天天看點

印度自主研發,号稱“第一”的阿塔格斯,為何首測帶走4名專家?

作者:林中捕影
印度自主研發,号稱“第一”的阿塔格斯,為何首測帶走4名專家?

2020年,印度最新式的阿塔格斯火炮完成了研制,根據軍方的說法,該火炮擁有48公裡的射程,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也正因如此,在阿塔格斯試射的當天,不僅各方專家齊聚一堂,甚至連陸軍總司令都來到了現場參觀。

或許是不相信士兵的水準,亦或許是想在總司令面前露臉。總之在火炮試射之前,4名專家足足在火炮周圍忙活了1個多小時,然而,就在一名專家拉動發射牽引繩的一瞬間,一聲巨響卻讓火炮周圍産生了濃重的煙霧,而當煙霧散去後,在場的官兵才明白發生了什麼。

印度自主研發,号稱“第一”的阿塔格斯,為何首測帶走4名專家?

原來,該火炮的第一次試射就發生了炸膛事故,強大的氣浪直接吹飛了2名距離較遠的專家,哪怕後來醫生使出了渾身解數,可仍舊無力回天;比他倆更慘的是站在火炮旁邊的2名專家,因為距離炸膛點太近,他們甚至連屍首都沒能留下。

第一次試射就折損了4名軍工專家,這自然讓印度軍方十分不滿,不過讓人疑惑的是,在此次事故後,軍方依舊将該火炮送上了“前線”服役,可以說完全不顧炮兵們的生命安全。

印度自主研發,号稱“第一”的阿塔格斯,為何首測帶走4名專家?

印度軍方宣稱,其實炸死4名專家的原因根本就不是火炮的問題,而是國企OFB集團生産的炮彈做工太次了。可就在印度軍方嘲諷完國産彈藥後,OFB的老總卻站了出來,他表示軍方自己的能力不行還要賴炮彈炸膛。

一時間,OFB集團與印度軍方的口水戰也在網絡上爆火,而在後來,軍方甚至一度放棄了與國企的合作,轉頭向私企采購彈藥,當然,這也讓外界産生了滿滿的疑問,到底是印度新式火炮有問題,還是炮彈會自爆呢?

印度自主研發,号稱“第一”的阿塔格斯,為何首測帶走4名專家?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印度自主生産的彈藥是否真的難堪大用?而此次炸膛事故又是否是軍方的“甩鍋”行為呢?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此次火炮炸膛事故隻能算是一個導火索,因為印度軍方與國企OFB集團之間的梁子,早在2014年OFB接手陸軍彈藥生意時就結下了,其實除了士兵使用的子彈之外,該企業也負責生産炮彈、地雷、手雷等武器。

不得不說,此時的OFB集團确實算得上風頭無兩。要知道,印度陸軍号稱雄兵百萬,坦克、火炮等武器更是換着花樣列裝,與此同時,印軍自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就不斷研發新式武器,甭管後來是否服役,這些武器在實驗時期,彈藥的需求量無疑是十分巨大的。

印度自主研發,号稱“第一”的阿塔格斯,為何首測帶走4名專家?

另一方面,印度陸軍向來都有窮兵黩武的特點,這就使得,為了彰顯戰鬥力,他們很喜歡囤積“彈藥”,并時不時開放軍火庫供媒體報道,以增強國民信心。也正因如此,OFB公司瞬間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企業,成為了全球排名靠前的軍火公司,不僅在生意上賺的盆滿缽滿,更是獲得了“無限”的曝光量。

可令印度軍方沒想到的是,雙方合作還沒半年,他們就被OFB集團狠狠擺了一道。2015年年初,印度曾在德幹高原上舉行了一次軍演,雖說相比于以往的海陸空集體出動,此次軍演隻有陸軍參加,但在高原上進行大規模的沖鋒訓練,無疑是很有針對性的,這自然讓一部分印度人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印度自主研發,号稱“第一”的阿塔格斯,為何首測帶走4名專家?

然而,一向好大喜功的印度軍方卻在這次演習後偃旗息鼓了,不但沒有向媒體透露任何演習的“盛況”,當記者詢問該次演習的結果時,發言人更是對細節閉口不談。不過,軍方如此的隐瞞,卻激發了外界的好奇心,很快,就有“黑客”進入了軍方的内部網站,而當他們看到現場視訊之後,才明白陸軍為何會對演習諱莫如深。

原來,很多印度士兵在進行射擊訓練時,槍械都遇到了炸膛的現象。在這其中,有的槍管直接炸成了花瓣形狀,有的直接在彈夾内就擊發了,更有甚者,連帶着撞針,直接将槍機甩到了士兵的臉上。在如此惡劣的射擊條件下,許多印度士兵都被飛散的槍械零件“打”的鼻青臉腫,有的甚至還沒體驗新式子彈,就被擊斷了雙手或眼睛,失去了上陣殺敵的機會。

印度自主研發,号稱“第一”的阿塔格斯,為何首測帶走4名專家?

當然,雖說擊傷了一衆士兵,但相比于此前總因火藥受潮,或是毛刺太多導緻卡彈的狀況,OFB集團此次生産的子彈統統都沒有出現過,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生産的子彈,至少在内部火藥的成色上是足斤足兩的。

不過,相比于此次參加演習的步兵來說,印度坦克與炮兵部隊就遭了殃,因為炮彈品質問題,有3輛坦克的炮彈直接在倉内引爆,直接将坦克開了“天靈蓋”;有6座榴彈炮也因擊發時炸膛,将炮兵們轟了個四分五裂。

印度自主研發,号稱“第一”的阿塔格斯,為何首測帶走4名專家?

面對這樣的情況,印度陸軍立刻銷毀了此次參加演習的所有彈藥,并向OFB集團下達通牒,必須要在1年之内生産出符合要求的彈藥,與此同時,還要将此前銷毀的窟窿補上。

不得不說,一向糊塗的印度軍方終于是機靈了一回,畢竟這樣的彈藥若是放在戰場上,一定會成為印度陸軍的頭号大敵。不過,有道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因為此次演習沒有使用地雷,是以軍方顯然忘了,地雷對士兵的殺傷能力強于其他武器,是以在2016年,他們因為忘記銷毀OFB集團的地雷,付出了代價。

印度自主研發,号稱“第一”的阿塔格斯,為何首測帶走4名專家?

當年7月,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座軍火庫突然爆炸,因為引發了連鎖反應,整個工廠都在很短的時間内被大火所吞噬,在這其中,有7名守衛直接被炸死,重傷緻殘人數更是達到了40多人。而在有關部門經過調查後得知,此次事故正是因為OFB生産的地雷造成的。

該型地雷是新式反步兵雷,按理說,反步兵雷主要靠彈片傷人,換言之,它不應該有能引爆工廠的威力,可不知為何,OFB卻将其做成了反坦克地雷,而這也正是它能引發如此大火,死亡士兵卻基本上沒有被彈片擊中的原因。

印度自主研發,号稱“第一”的阿塔格斯,為何首測帶走4名專家?

自從OFB接手印度陸軍彈藥生意以來,此類的情況時有發生,隻不過是有大有小罷了。在2014年至2019年的5年間,一共發生了430多起事故,僅是軍官的死亡人數都有27人,更别提普通士兵了,與此同時,有将近170人也因為劣質彈藥落下了終生殘疾。

讓我們回到一開始的問題,2020年,印度新型阿塔格斯火炮在試射時炸膛,使用的仍然是OFB集團提供的炮彈,而此次之是以沒有軍官死亡,或許是他們學聰明躲遠了的緣故。那麼,是否真如同印度軍方所宣稱的那樣,此次事故應該由OFB集團負全責呢?

印度自主研發,号稱“第一”的阿塔格斯,為何首測帶走4名專家?

其實在阿塔格斯火炮“傷人”之前,印度還試射過一門叫丹奴什的榴彈炮,兩種火炮是一定程度上的競争産品,都屬于印度邁向完全自主研發的第一步。

在丹奴什火炮試射當天,軍官一聲令下,火炮炮管在一聲悶響後,冒着黑煙,直接四散成了百合花花瓣的形狀,隻可憐參與試射的炮兵們,與阿塔格斯火炮的結果一樣,他們也被炸了個七零八落。

印度自主研發,号稱“第一”的阿塔格斯,為何首測帶走4名專家?

當然,兩種火炮發生事故的原因也大有不同,阿塔格斯火炮是因為炮彈在剛剛被擊發時爆炸,使得整個火炮瞬間被複原成了零件狀态;而丹奴什火炮是因為炮彈在飛出炮管時,碰撞到了炮口的制退器,而這也正是它僅有炮管被炸成花瓣的原因。

要知道,在丹奴什火炮試射時,使用的一樣是OFB集團生産的炮彈,甚至還是問題最大的那一批,然而,事故的原因隻不過是因為炮口制退器的規格太粗糙,刮到了炮彈而已,與炮彈品質并無太大關系。更何況,該火炮在發生事故之前,已經成功發射了6發。

印度自主研發,号稱“第一”的阿塔格斯,為何首測帶走4名專家?

從這個角度來看,印度軍工的品質一樣令人堪憂。雖說印度軍方宣稱,丹奴什與阿塔格斯火炮都是完全“國産”,但實際上,丹奴什火炮是世界知名火炮FH77B的改裝版,該火炮本就是以低故障率,使用壽命高聞名的;而印度軍方隻是将該火炮重新組裝了而已,反觀阿塔格斯火炮,它則是全須全尾的印度國産,換句話來說,即便彈藥沒有問題,他依然有很高的炸膛可能。

不得不說,自印度斯坦航空生産的飛機屢次墜落後,OFB集團生産的炮彈一次就結果了4名專家的性命,大有取代斯坦航空,成為印軍新一代“頭号大敵”之意,當然,生産火炮的印度軍工企業也不能完全推卸責任,畢竟在彈藥沒問題時,火炮一樣會炸膛。是以,對于印度軍工與OFB集團的口水仗,隻能說是互相“甩鍋”罷了。

印度自主研發,号稱“第一”的阿塔格斯,為何首測帶走4名專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