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喝水有妙招,保健防血栓

作者:超級爆龍神

補足水分,能降低血液粘稠、降低各類血栓、中風的發生率,這件事,經常看健康養生‬的朋友們肯定不陌生。但是相信很多人不知道,如果能在最關鍵的時刻喝上一杯,預防效果更好!

喝水有妙招,保健防血栓

關鍵時刻一:起床後

補充夜裡流失水分

這杯水大家肯定不陌生了。早晨是人體生理性血壓升高的時刻,血小闆活性增加,加之睡了一夜的覺,排尿、皮膚蒸發及口鼻呼吸等均使不少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增高。起床後飲水有助于降低血黏度,進而降低血栓風險。一般來說,牛奶、果汁、冰水以及鹽水,都不适合作為早上第一杯水飲用,溫白開水才是最好的選擇。

喝水有妙招,保健防血栓

關鍵時刻二:晨練前後

補充流汗散失水分

不少人都習慣晨練後喝水,但晨練前就應少量飲水,這能降低運動引起的脫水、血液黏稠的風險,進而有助預防血栓。

氣溫高時,身體缺水速度也會加快,很多人習慣大口大口地喝水。但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一般 150~200 毫升即可。

如果喝水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在腸内被吸收,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心髒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嚴重的可能導緻心肌梗死。

關鍵時刻三:飯後半小時

降低血液粘稠、防止燒心

飯後不要立刻喝水,否則會沖淡、稀釋唾液和胃液,使蛋白酶的活性減弱,影響消化吸收。

建議飯後半小時再飲水,200 毫升左右,有助于緩解餐後的血黏度升高。但要小口小口地喝,否則頻繁、大量飲水容易燒心。容易燒心的人宜在飯後 2~3 小時,每間隔 20~30 分鐘喝 3~4 小口。

喝水有妙招,保健防血栓

關鍵時刻四:睡覺前

提前補充夜間流失,防腦血栓

睡前應抿兩口水再睡覺。因為當人熟睡時,體内水分會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減少,血液黏稠度變高。

臨睡前适當喝點水,可以緩解該現象,進而降低發生腦血栓的風險。此外,老年人睡前最好在床邊常備一杯水,感覺口渴時馬上喝幾口。

喝水有妙招,保健防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