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大教授吳飛呼籲恢複土葬,火葬把人當垃圾處理,是對死者不尊重

作者:永記曆史
北大教授吳飛呼籲恢複土葬,火葬把人當垃圾處理,是對死者不尊重

前言

北大教授吳飛呼籲恢複土葬,火葬把人當垃圾處理,是對死者不尊重。

北大哲學系教授吳飛在一次汕大的演講中,他分析了現在喪禮的種種問題,以及喪葬改革和傳統喪禮的關系。

他表示,新中國要求實行火葬,不準土葬後,很多人将先人的骨灰放進棺材,修建混凝土墳頭,這種節省土地為初衷的改革,并沒有什麼意義。

北大教授吳飛呼籲恢複土葬,火葬把人當垃圾處理,是對死者不尊重

傳統

中國人講究五服,不需要祭拜高祖以上的先祖,随着時間先人的土墳會慢慢回歸于自然,他表示,現在的火葬被當做了處理屍體的事情,像處理垃圾一樣,切地失去了它的文化意義。

我們中華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曆史,地域廣闊,民族衆多,文化内容豐富,民族習慣更是豐富多樣。

北大教授吳飛呼籲恢複土葬,火葬把人當垃圾處理,是對死者不尊重

習俗

而關于喪葬,也有着許多不同的方式,有天葬,水葬,火葬,和土葬,在衆多喪葬方式中,土葬是很多地方的傳統喪葬方式。我們今天來分别講講土葬和火葬

土葬起源于原始社會,那時的人們為了避免同伴或者親人的遺體被野獸啃食,就用泥土來掩埋去世的人,漢族土葬有些幾千年的曆史。

北大教授吳飛呼籲恢複土葬,火葬把人當垃圾處理,是對死者不尊重

信仰

古代大陸中原地區,土地肥沃,百姓世代以農業為主,那是的人們信奉土地為生命之本,認為人死後埋于黃土之中,才是靈魂得意安息的最好方法。

漢族以黃土為本,崇尚黃色,入土為安的思想也一直影響至今,起初人們的土葬方式十分簡單,但進入階級社會以後,随着統治階級和禮教思想的需要。

北大教授吳飛呼籲恢複土葬,火葬把人當垃圾處理,是對死者不尊重

禮節

土葬的方式開始變得日益繁雜,後來的土葬講究厚葬才是孝道,往往會在至親去世之後為其舉辦隆重的下葬儀式,并在棺椁中放入陪葬品,立其墓碑。

而古代的王侯将認為,人民以黃土為生命之本,黃色居于五行中位,是最穩定堅固的,可以更好地儲存死者生前的權勢以及地位,為此更加重視自己的陵墓。

北大教授吳飛呼籲恢複土葬,火葬把人當垃圾處理,是對死者不尊重

曆史傳承

直到今天,大陸保護性發掘了許多陵墓,而這些陵墓對我們了解中國古代曆史和人物都有着極為重要的意義。火葬盛行于印度教,和佛教,以佛祖釋迦摩尼端坐圓寂後火葬留下舍利子聞名于世

火葬在大陸曆史上,起始于周代以前,盛行于宋代,那時的宋代受到佛教文化影響,以及國家的貧困,有一種估計認為,宋朝的火葬率高達10%-30%之間,但火葬在大陸古代并不盛行。

國際

在中世紀的歐洲部分地區,火葬甚至被法律嚴厲禁止,他們認為火葬是對異教徒的懲罰方式。新中國成立後,出于對土地的保護一直倡導火葬。

北大教授吳飛呼籲恢複土葬,火葬把人當垃圾處理,是對死者不尊重

盡管現在國家規定火葬,不允許土葬,但進展并沒有那麼順利,許多偏遠地區依舊采用傳統的土葬方式

優劣

火葬相比于土葬,大大減少了空間的利用,以及土葬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和一些疾病的傳播,火葬相比與土葬形式也更加的簡單。

北大教授吳飛呼籲恢複土葬,火葬把人當垃圾處理,是對死者不尊重

大陸推行火葬的本意是減少墓地對土地的占有率,但現在火葬後骨灰盒還要下葬,下葬的墓地在有些地方更是寸土寸金,越來越多的研究也表明,火葬對壞境的污染也有着顯著的影響

感言

在我認為,不管是土葬還是火葬,重要的應該是民族文化的平等,不應該直接禁止土葬,傳統的土葬确實有些許多的缺點,但我們應該做的是如何對傳統的土葬取其精華,取其糟粕,讓土葬的優良文化得以繼續延續。

北大教授吳飛呼籲恢複土葬,火葬把人當垃圾處理,是對死者不尊重

有條件的地方恢複土葬,也未嘗不可,出台更好的土葬政策,比如簡化傳統土葬的複雜繁瑣的喪葬儀式,傳染疾病等導緻死亡的經醫院鑒定不可土葬等等,當然以上隻是我個人的片面觀點。

日益變化

随着現在中國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的節奏也越來越快,親情,生死仿佛也越來越淡,以前的陌生的兩個人不管在何地相遇,隻要家譜中能找到一個相同的名字或是發現這個人和自己有着相同的老家,就會感覺無比的親切。

北大教授吳飛呼籲恢複土葬,火葬把人當垃圾處理,是對死者不尊重

我們每個人都身處于社會這個共同體中,而人們正是通過文化去和所處的社會環境互相協調适應,并由此建構出行為模式和價值觀,品德源于社會生活,在社會群體中才得以展現,而我們傳統土葬葬禮儀式,一方面傳遞了和強化了集體觀念意識。

北大教授吳飛呼籲恢複土葬,火葬把人當垃圾處理,是對死者不尊重

情感方面

另一方面也彰顯了人們的内在情感與道德品性,土葬展現了,愛與敬,傳統葬禮上主持葬禮的都是德高望重之人,受人敬仰,和現在的火葬過于缺少人情味。

北大教授吳飛呼籲恢複土葬,火葬把人當垃圾處理,是對死者不尊重

北大教授吳飛的呼籲,我覺得更多是對親情,傳承,凝聚力的呼籲

面對吳教授的觀點,不知道螢幕前的你,對于土葬和火葬更好看哪一種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