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6年魯迅深夜身亡,獨守空房41年的朱安,說了句有名的怨言

作者:曉燕說曆史

作為中國著名的近代文學家,魯迅創作出了許許多多的經典文學作品。在他的筆下,多少人物都有了自己的靈魂與思想。

他将作品與當時的社會環境相融合,用文學來喚醒沉睡中的中華兒女。

1936年魯迅深夜身亡,獨守空房41年的朱安,說了句有名的怨言

那時的中國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面對危機,魯迅并未自亂陣腳。他清楚地認識到,想要徹底解決中國的困境,必須經曆思想解放。他以文字作為自己的武器,一次又一次地重拳出擊,目的就是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加入到救國運動之中。

魯迅是熱血豪邁的,是憂國憂民的。從他的文章中就能夠看出,當時的他有多麼急切想要改變中國的現狀。而許許多多的中華兒女,也正是受到了魯迅的鼓舞,最終才選擇加入到革命的隊伍之中。相信大多數人都隻了解魯迅的文學作品,而對他的感情生活卻知之甚少。

1936年魯迅深夜身亡,獨守空房41年的朱安,說了句有名的怨言

魯迅這一生經曆過兩段婚姻,但對于魯迅而言,隻有與許廣平的那段婚姻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婚姻。在許廣平之前,魯迅還曾娶過一個名叫朱安的女子。

朱安出生于商賈人家,是典型傳統女性的模樣,不僅沒有接受過新式教育,甚至連書都沒有看過幾本。可對于魯迅的母親而言,這樣的女子才是娶媳婦的首選。

于是在沒有詢問魯迅意見的情況下,魯迅母親便與朱家結為親家。此時的魯迅在日本求學,聽到這樣的消息自然氣不打一處來。魯迅追求的是思想上的契合,面對這樣一個大字不識的女子,魯迅實在不願将就結婚。

1936年魯迅深夜身亡,獨守空房41年的朱安,說了句有名的怨言

這婚期一拖就是五六年,最後還是魯迅母親以自己病重為由,這才将魯迅騙回國内讓兩人完婚。魯迅與朱安基本沒有過交流,在新婚的第三天,魯迅便收拾行李回到了日本。

面對丈夫的冷漠無情,朱安并沒有過多的怨言。這或許是傳統女性最大的優點,不論身處于何種境地,永遠不忘侍奉公婆。

三年後,魯迅從日本學成回國,回國後的他依舊盡可能地避免自己與朱安的交流。在朱安的心中,其實是非常敬仰自己的這位丈夫的。她敬重他有文化、有思想,她照顧着他的日常起居,對于朱安而言,隻要能夠就這樣陪在魯迅身旁,也就足夠了。

1936年魯迅深夜身亡,獨守空房41年的朱安,說了句有名的怨言

直到許廣平的出現,讓朱安徹底死心了。

1927年,魯迅與許廣平在一起,第二年又生下了兒子周海嬰。或許直到這時朱安才明白,自己與魯迅本就不是一路人,遲早是要分開的。面對魯迅的所作所為,魯迅的母親也十分氣憤,可這絲毫不影響魯迅與許廣平兩人的感情。

在接下來近十年的時間裡,朱安依舊盡心盡力地伺候公公婆婆。雖然時而會聽到一些與自己相關的傳聞,但朱安并不會太過在意。

1936年,魯迅逝世。在魯迅與朱安結婚的這許多年裡,魯迅可以說并未盡到一個做丈夫的責任。

但當時的魯迅雖然已經接受了新式教育,仍舊不願直接違抗父母之命。而朱安這一生更是可悲的,作為富戶之女,朱安原本可以找到一個更好的人嫁了,但受封建思想的影響,朱安也隻懂得一味地順從父母。當魯迅三番兩次不願成婚的時候,朱安就應該料想到這段婚姻不會幸福。

1936年魯迅深夜身亡,獨守空房41年的朱安,說了句有名的怨言

可朱安仍舊對魯迅抱有一絲幻想,即便是他不願與自己共處一室,朱安依舊還是任勞任怨地照顧他的生活。朱安的心中難道真的沒有怨言嗎?當然不是,隻是她将這些怨言埋在了自己的心中。

魯迅去世後,朱安決定将魯迅的遺物售出,防止自己睹物思人。但這一行為卻遭到了許多文人的反對,朱安抱怨道:“你們總說魯迅的遺物要儲存,我也是魯迅的遺物,你們也得儲存我呀。”這是朱安成為魯迅的妻子後,第一次開口抱怨。

1936年魯迅深夜身亡,獨守空房41年的朱安,說了句有名的怨言

不過最終朱安還是聽從了大家的意見,将魯迅的遺物保留了下來。朱安的婚姻狀态其實是許多傳統女人婚後的真實寫照,她們沒有選擇,也不敢反抗,她們隻能夠任勞任怨地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而對于丈夫的行為,她們無法限制,隻能一味地順從。

現如今大家有權利自由戀愛,更應該珍惜這樣的機會,積極地去尋找自己的另一半。而不是對自己的感情不負責任,随意撩撥他人情感,隻有真正尊重他人感情的人,才會受到他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