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概念股熱炒之後,猴痘檢測産品來了

(文/李鵬濤 編輯/馬媛媛)當新冠肺炎病毒席卷世界兩年半還未消散之時,最近出現的猴痘病毒又挑起了人們敏感的神經。

世衛組織表示,自5月13日至21日,全球12個未流行猴痘病毒的國家向其報告92例實驗室确診病例和28例正在進行調查的疑似猴痘病例。

作為曆史上主要發生在非洲地區的猴痘疫情,此次報告的病例與流行地區沒有确定的旅行聯系。世衛組織預計,随着監測在非流行國家的擴大,将會發現更多的猴痘病例。

當猴痘還未被定論為“下一個流行病”時,資本市場相關概念股則已聞風而動。5月23日,之江生物領漲20%;優甯維則收獲20CM漲停,達安基因、碩世生物、聖湘生物等也紛紛跟漲。

但好景不長,今日猴痘概念股一改昨日的沖天态勢,股價開始下挫。其中,之江生物收跌1.37%至48.88元/股,碩世生物收跌3.85%,迪安診斷收跌1.67%,聖湘生物收跌6.29%

盡管不少猴痘概念股企業先後公開表示,已研制出猴痘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但其相關産品的研發和應用仍在起步階段,同時多家上市公司表示,“目前對業績影響尚不确定”。

國聯證券等多家機構則研報中指出,由于病毒的疫苗開發周期長,而檢測試劑開發周期相對短,後者在短期内或存在一定的投資機會;但放眼長期,投資者仍要回歸基本面,對相關概念企業的可持續增長空間做出理性判斷。

“猴痘傳播性極低”

公開資料顯示,猴痘病毒是由猴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是罕見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該病毒與天花病毒病毒是近親,主要是通過被感染動物的皮膚、呼吸道或眼睛周圍或鼻子和口腔粘膜的傷口傳播給人類。

猴痘病毒分為西非株和剛果盆地株,其中西非株病死率約為3.6%,剛果盆地株病死率約為10.6%;不過,猴痘病毒的人際傳播力不強,剛果盆地株估計RO(基本傳染指數)約在0.6-1.0之間,西非株預計RO更低,而天花RO預計在3.5-6.0之間。

曆史上猴痘疫情主要發生在非洲地區,但今年5月以來的猴痘感染者主要來自于英國、西班牙和葡萄牙,其餘分布在澳洲、比利時、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瑞典和美國。目前檢測到的猴痘毒株均為症狀較輕的西非株。

本次猴痘疫情與以往不同的是,上述涉及猴痘病例的國家均不是該病毒流行的國家,且許多病例并未有前往猴痘疫區的相關旅行史,其感染來源、傳播途徑并不明确;另外此次猴痘疫情已遍及歐洲多國,表明其傳播可能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

從傳播角度來看,猴痘不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歐洲疾控中心(ECDC)在風險評估報告中指出,此次猴痘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是通過密切接觸感染者皮膚損傷處的傳染性物質、長時間面對面接觸時的呼吸道飛沫和污染物而發生的。

歐洲疾控中主任阿蒙 (Andrea Ammon)認為,“目前的大多數病例都出現了輕微疾病症狀,對于更廣泛的人群來說,傳播的可能性非常低。”

即使猴痘的傳播可能性較低,但在經曆過新冠疫情後,人們逐漸提高了對于具有傳染性流行病毒的警覺性。

美國在發現本土首例猴痘病例後,迅速向丹麥生物公司Bavarian Nordic訂購了1.19億美元的猴痘疫苗,預計2023年傳遞。Bavarian Nordic公司透露,除了1.19億美元的疫苗外,他們還額外準備了1.8億美元的疫苗,以備美國政府購買。

據悉,适應症為天花和猴痘的JYNNEOS疫苗是由丹麥生物公司Bavarian Nordic開發,于2019年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準許(FDA)上市,JYNNEOS疫苗是美國僅有的兩種被準許用于天花病毒預防的疫苗之一,也是美國目前唯一被許可專門用于預防猴痘的疫苗。

目前還未有專門的猴痘疫苗,但WHO資料顯示,天花疫苗對猴痘病毒的有效性約為85%。

産品或處于“概念”階段

在國内,目前還未有猴痘确診病例的報道,但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在微信公衆号“華山感染”中提示,“傳染病沒有國界,猴痘病毒輸入大陸的風險将持續存在,并随着歐美出現疫情,大陸輸入性病例的風險也會相應增加。”

“華山感染”認為,在密切關注國際猴痘流行疫情的同時,應該提前做好準備,加強類似症狀病例的監測,開發診斷方法和試劑,同時,應該着手儲備特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藥物,以免出現病例後處于被動局面。

事實上,在診斷試劑方面,大陸已有部分IVD企業開啟了猴痘病毒檢測試劑盒的儲備工作。

5月22日,之江生物在官微表示,該公司已有的CE注冊産品—猴痘病毒核酸測定試劑盒(熒光PCR法)通過特異性熒光法測定猴痘病毒的基因片段,可準确鑒别猴痘病毒,助力相關疾病的精準診斷與防控。

第二天當晚,熱景生物也于官微表示,已開發出猴痘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PCR-熒光探針法),可檢測猴痘病毒特異性靶基因,靈敏度高,相容熒光PCR平台,操作簡單,可快速實作對猴痘病毒的鑒别診斷。

截至目前,還有達安基因、聖湘生物、華大基因、碩世生物和迪安診斷等公司紛紛表示,已研制出獲已儲備猴痘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其中達安基因的檢測産品已獲得CE認證,迪安診斷的檢測産品也正在申請CE認證。

觀察者網向業内人士了解到,上述企業在研發猴痘核酸檢測試劑盒時,研發者隻需要擷取該病毒的全基因序列就能研發相關核酸檢測試劑,而病毒的全基因序列是公共資源。

需要指出的是,“國内IVD企業可以根據病毒基因序列制造出核酸試劑,但沒有真實病毒驗證,說明還是未經驗證的實驗品,核酸檢測試劑盒是需要實際病毒去驗證調試。如果國内生物公司在海外擁有實驗室和從業人員就可以在國外研發試劑盒,或将試劑盒寄到國外疫區去驗證。”上述業内人士向觀察者網表示。

觀察者網注意到,在上述IVD企業中,僅之江生物和華大基因在其官方網站中披露了海外擁實驗室的相關資訊。其中,之江生物海外實驗室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亞哥,華大基因則在歐洲、美洲、亞太等地區設有海外中心和核心實驗室。

此外,在疫苗技術和特效藥方面,中國生物5月22日在官微表示,作為大陸生物醫藥的國家隊,已在消滅天花後,對“牛痘”安全地進行了封存,以備不時之需。雖然目前并無治療猴痘的特效藥,但在2018年7月,美國準許使用特考韋瑞(Tecovirimat)治療天花。這種藥物可以保護非人靈長類動物免受緻命的猴痘病毒感染,并且可能對人類的這種感染也有效。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