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穿過一片寂靜的森林,遇到了一隻巨大的史前生物,比如翼展70厘米的蜻蜓。然後再想象一下看到世界上最大的陸地無脊椎動物:一條1.8米長的巨大千足蟲。在賓夕法尼亞時期,這種巨大的蟲子就在北美遊蕩,最大的被稱為遠古蜈蚣蟲(Arthropleura),它是森林中的千足蟲王。它有驚人的0.46米寬,長接近2.2米。而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千足蟲化石,包括該生物的足迹,證明了節肢動物在3億年前,統治了北美的沼澤森林。
就像巨齒鲨,一種約18.3米長的史前鲨魚一樣,節肢動物比它的後代,也就是今天的千足蟲要大得多。在恐龍出現之前,節肢動物和許多其他史前生物一起統治着地球。
它是曆史上最大的陸生無脊椎動物

巨大的遠古蜈蚣蟲在大約3.2億到2.9億年前繁榮發展,與此同時,為北美和歐洲的煤礦儲量豐富奠定了基礎。雖然其他水生節肢動物在大小上超過了節肢動物,但在陸地上卻無人能與之匹敵。
但是遠古蜈蚣蟲到底有多大呢?科學家們認為它一般在1.83米多長,0.46米寬。是以這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龐大生物,爬行動物界的森林之王。
它沒有已知的捕食者
很難想象千足蟲會處于食物鍊的頂端,但是遠古蜈蚣蟲真的沒有已知的捕食者。科學家們通過觀察這種生物的甲殼,确定了這一事實。研究人員奧托·克勞斯是千足蟲專家,卡斯滕·布勞克曼是史前節肢動物專家,他們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即甲殼本身相當薄。
表面隻有幾毫米厚,與現代甲殼類動物的外骨骼不同,它不含堅硬的碳酸鈣成分。是以這一證據表明,遠古蜈蚣蟲在當時很少或沒有敵人想要試圖抓住并吃掉它。
它有1.83米長
到底遠古蜈蚣蟲有多大呢?如果一個中等身高的人躺在石炭紀的沼澤裡,那麼成年的關節遠古蜈蚣蟲可以完全覆寫他的身體。而且學者們認為,遠古蜈蚣蟲至少長有兩米。
然而,他們仍然沒有從這種生物身上找到完整的化石,是以史前千足蟲有可能還會有更大的。
它曾經在美國的森林裡狩獵
史前千足蟲在哪裡生活?大約3億年前,許多人把現在的美國稱為史前千足蟲的家。這是科學家們在化石記錄中發現的故事,因為在肯塔基州和新墨西哥州發現了史前千足蟲化石。
一名研究人員,将這種巨型千足蟲在新墨西哥州留下的痕迹,描述為類似于車輛的輪胎痕迹。
它可能是一種頂級掠食者
除了沒有已知的捕食者外,遠古蜈蚣蟲本身可能就是一種捕食者。在《向陸地進軍》一書中,作者托姆·霍姆斯深入研究了史前千足蟲吃什麼。雖然科學家們認為遠古蜈蚣蟲可能以從大片森林的潮濕地面上,收集的腐爛的有機物質為食,但它也可能喜歡吃肉。
除了吃昆蟲,科學家們推測,它甚至可能會捕食那些不幸與這種巨大生物相遇的小型脊椎動物。
科學家們不确定它到底吃什麼
史前千足蟲的化石遺迹,揭示了它們的大小、形狀和生活方式。但根據化石記錄,有一件事科學家無法确定:遠古蜈蚣蟲到底以吃什麼為生。
科學家們仍然沒有發現遠古蜈蚣蟲的嘴,這使得很難确定這種生物吃什麼。它可能是食草動物,就像許多現代的千足蟲一樣,不慣也可能是食肉動物。從遠古蜈蚣蟲糞便化石來看,它看起來像是吃植物的生物,包括蕨類植物。
它的足迹,顯示了它的巨大成長過程
在化石挖掘過程中,科學家有時會發現古代生物的化石足迹,遠古蜈蚣蟲也不例外。2001年,Michael C. Rygel拍下了在加拿大東南部新斯科舍省,發現的千足蟲巨大足迹的照片。
這些足迹不僅揭示了千足蟲的大小,還提供了有關這種生物栖息地的一些線索。一些史前的足迹顯示,遠古蜈蚣蟲在它繁衍的森林中繞着樹木溜達。
它生活在北美洲的煤炭沼澤中
在石炭紀(Carboniferous Period),節肢動物在“煤田”(coal swamp)時期占主導地位。大約3億年前,歐洲和北美的大部分地區被茂密的森林覆寫。随後這些在濕地腐爛成泥炭,最終變成了煤。
在濕地森林的地面上,節肢動物四處溜達,作為陸地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主宰着這裡。
它可能是由于氣候變化而滅絕的
遠古蜈蚣蟲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生無脊椎動物。但它最終還是被滅絕了,可能是由于氣候變化。史前的千足蟲在賓夕法尼亞時代,由于高濃度的氧氣和潮濕的條件而繁榮發展。但氣候在大約2.9億年前,二疊紀初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地球變得越來越幹燥,使得遠古蜈蚣蟲難以生存。科學家說,遠古蜈蚣蟲的現代近親是現代蜈蚣。謝天謝地,它們現在都長不到1.83米了。
它與現代千足蟲有許多共同特征
雖然它比今天的千足蟲長得多,但節肢動物與其後代還是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首先,它保持了相同的身體段與腿對的比例。這種生物大約有30節,大約40條腿。像大多數現代千足動物一樣,遠古蜈蚣蟲遠沒有它的名字所暗示的上千條腿。
史前的千足蟲有一個扁平的形狀,身體兩側的闆延伸到身體的長度,并保護到了腿。這些甲殼通常會在死後分解,這使得依靠化石記錄來重建這種生物的全貌,成為一項挑戰。
所有的蟲子在當時,都是比較大的
是的沒錯,那時的蟲子曾經都很大。在遠古蜈蚣蟲的時代,它隻是許多巨大昆蟲和節肢動物中的一種。以巨脈蜻蜓為例,它是一種史前昆蟲,它的系譜可以追溯到今天的蜻蜓。在它最大的時候,其中的一個變種的翼展可以超過61厘米,使它成為已知的最大的昆蟲之一。
但是為什麼像千足蟲和蜻蜓這樣的生物的祖先,會長得這麼大呢?因為地球的大氣層在過去與現在有很大的不同。在巨型昆蟲的全盛時期,那時地球更溫暖、更潮濕,氧氣濃度也更高,這意味着它成為了巨型昆蟲的完美繁殖地。
巨型千足蟲不太可能回來了
科學家認為,遠古蜈蚣蟲長得如此之大的一個原因,是大約3億年前大氣中氧氣濃度更高。但實體學意味着,比節肢動物更大的巨型千足蟲,不太可能在地球上肆虐。
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漢斯·蘇伊士解釋說,作為一種節肢動物,千足蟲受到了一定的尺寸限制。這種生物的外骨骼意味着,比遠古蜈蚣蟲大得多的節肢動物,将無法正常行走,因為它需要更強壯的腿部。而且大型節肢動物也很難在全身傳遞氧氣,是以這可能是氧氣水準下降時,遠古蜈蚣蟲消失的原因之一。
科學家們仍在尋找完整的化石
自從1854年遠古蜈蚣蟲被命名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這種生物的完整大型化石。在德國,他們發現了一塊僅約0.91米長的部分化石。在新斯科舍省,學者們發現了可能來自遠古蜈蚣蟲的足迹,這意味着該生物超過1.5米長。
這些痕迹并不是推斷遠古蜈蚣蟲大小的唯一線索。來自巨大铠甲的化石記錄表明,它可能超過1.83米長。是以如果科學家們能找到這種生物的完整化石,他們可能會了解到更多的資訊。
科學家們對此仍有很多疑問
雖然科學家在1854年首次發現了遠古蜈蚣蟲,但關于史前千足蟲仍有存在許多疑問。例如,科學家對遠古蜈蚣蟲的生命階段知之甚少,包括它的幼蟲階段。這是因為隻發現了足迹和部分片段的化石,而科學家們仍然缺乏完整的成年化石。而這種生物的确切頭部結構,也讓科學家們感到困惑,因為在大多數化石中,頭部和下巴區域仍然不完整。
我們發現這種史前生物最好的線索來自它的足迹,畢竟這些足迹已經在歐洲和北美的許多地方被發現。不敢這些足迹有助于确定遠古蜈蚣蟲的巨大尺寸,但不能解釋它的其他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