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護士涉嫌投毒?英國國民保健制度又曝醜聞

新華社倫敦5月24日電(記者杜鵑)英國伯明翰兒童醫院一名護士因涉嫌投毒并緻死患兒于日前被捕。“奪命醫院”醜聞将英國國民保健制度再次推上輿論風口浪尖。

護士涉嫌投毒?英國國民保健制度又曝醜聞

這是4月1日在英國利物浦一家醫院外拍攝的急救車。新華社發(喬恩·休珀攝)

英國國民保健制度近來醜聞頻出。前衛生大臣傑裡米·亨特在其新著中直言,國民保健制度“習慣性掩蓋”醫療事故導緻的病患死亡事件。

“奪命醫院”

伯明翰兒童醫院23日證明,一名護士涉嫌給在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的一名兒童投毒,導緻孩子死亡。涉事護士已經被停職,19日被捕。

按警方說法,這名護士涉嫌“以故意傷害他人生命為企圖”投毒,調查正在進行,護士暫時獲釋。警方正在對死亡兒童屍體進行法醫檢查。

伯明翰兒童醫院隸屬伯明翰婦女兒童國民保健制度基金會,每年治療逾9萬名16歲以下兒童。一名衛生部門官員告訴《泰晤士報》,護士投毒緻死患兒事件性質“非常嚴重,令人不安”,震驚基金會。

護士涉嫌投毒?英國國民保健制度又曝醜聞

4月1日,在英國利物浦一家醫院,一名醫護人員站在急救車上。新華社發(喬恩·休珀攝)

英國國民保健制度建立于1948年,緻力于讓英國群眾無論貧富都能得到良好醫療服務,是英國福利制度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許多英國人的驕傲。然而,“奪命醫院”等醜聞近年來屢次見諸報端,令這一制度陷入信任危機。

針對施魯斯伯裡和特爾福德國民保健制度基金會下屬醫院一項曆時三年多的官方調查顯示,醫院在産婦護理方面存在過失,20年間導緻200多名嬰兒夭折和9名産婦死亡,但涉事醫院将責任推給産婦,因而未被外部機構追責。

《泰晤士報》4月披露,英國醫療保健監管機構“護理品質委員會”對英格蘭地區國民保健署所轄醫院産科進行評級,結果顯示193家醫院産科中有80家被認定為“無法勝任”或“需要改進”,即沒有達到基本安全标準。

“封口協定”

英國議會下院衛生和社會保障委員會主席、前衛生大臣亨特在其關于國民保健制度的新書中揭批了該系統的結構性問題。

他在發表于《泰晤士報》的新書摘錄中說,面對一些本可避免的病患死亡事件,國民保健制度不夠誠實、缺乏透明,企圖掩蓋失誤。一些出現工作失誤的管理者往往被重新安排到其他地方上崗,又在新崗位犯同樣錯誤。

護士涉嫌投毒?英國國民保健制度又曝醜聞

4月1日,人們經過英國利物浦的一家醫院。新華社發(喬恩·休珀攝)

英國媒體21日披露的情況印證了亨特的觀點。報道說,隸屬于國民保健制度的英格蘭東北救護車基金會曾經掩蓋其急救人員操作不當緻人死亡事件。

按内部檢舉者說法,2018年12月,急救人員在達勒姆郡搶救一名17歲試圖自殺的少女時犯下基本錯誤,即在女孩心髒依然跳動時沒有努力為她清理呼吸道,也沒有繼續實施基本搶救措施。為掩蓋真相,東北救護車基金會人員篡改法醫證詞,加入“任何搶救措施都無法産生積極效果”的判斷。這一基金會還為自保而讓個别員工簽署所謂“封口協定”。

工黨籍下院議員、影子衛生大臣韋斯·斯特雷廷說,東北救護車基金會涉嫌掩蓋失誤一事是“全國的恥辱”。衛生部負責患者安全和初級保健事務的官員瑪麗亞·考爾菲爾德說,這起事件令人震驚,國民保健制度不應有“封口協定”存在,“患者安全永遠比管理者的名譽更重要”。

轉自:新華社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