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随着歲月的流逝,新中國開國的老一輩革命家均已離世。

他們的事迹、風采,後輩人隻能通過曆史記載來進行學習和感悟。

在新中國建立的過程中,毛主席作為新中國的締造者,他的身邊始終站着一個瘦削而挺拔的身影,那就是周總理。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到20世紀70年代,毛主席因為年老體弱,已經有一段時間不出現在外人面前。

然而在1972年1月10日,他卻出人意料地出席了陳毅的追悼會,這是足以令世人震驚的消息。

可是陳毅追悼會卻出現了一個意外,當時,追悼會上的擴音機突然發出了震耳欲聾的巨響。

警惕性極強的周總理立即讓毛主席提前離開,以防再出現更大的意外情況。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逝世後追悼會突然升格

1972年1月6日深夜,新中國開國十大元帥之一的陳毅,被直腸癌奪走了生命。

最先得知消息的周總理強忍悲痛,與幾位老帥商議陳毅元帥的治喪規格。

可是因為種種原因,最後隻能确定為比上将、副總參謀長的規格略高一點。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而陳毅的悼詞草拟,又是一個難題。

最後,周總理親自動筆,他沉吟良久才落筆,陳毅的一生“努力為人民服務,有功亦有過,但功大于過……”

随後,放下筆仰天長歎的周總理将陳毅的悼詞送給毛主席審閱,請他最後定奪。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1月8日,毛主席将陳毅悼詞中關于評價陳毅一生功過的文字悉數勾去,并在稿紙一邊批示道:“基本可用”、“功過的評論,不宜在追悼會上作”。

當天,毛主席還圈發了有關召開陳毅追悼會的檔案,包括陳毅追悼會的規格。

按照檔案所定規格:陳毅的追悼會由中央軍委出面組織。

參加追悼會的人數為500人,定于1月10日下午3時在八寶山烈士公墓禮堂舉行。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然而很多人卻強烈要求出席陳毅的追悼會,他們中,有國家副主席宋慶齡,以及高棉西哈努克親王,這使得周總理左右為難。

而這兩天随侍在毛主席左右的警衛隊長陳長江發現,毛主席的精神狀态很不好。

不管見誰,他都闆着面孔,吃飯、睡覺也都不正常起來。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1月10日午飯後,按慣例毛主席是要休息一會兒的。

可是他裹着米色睡衣,在一側堆滿線裝書的卧床上躺着,輾轉難眠。

随後,他在攙扶下走進書房看書。

毛主席手邊沒有月曆,桌子上沒放鐘表,也沒有任何人提醒他。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然而在陳毅追悼會快要開始之前,他突然開口問時間。

當得知是一點半鐘的時候,他拍打了一下沙發扶手:“調車,我要去參加陳毅同志的追悼會!”

這讓陳長江措手不及,他立即抓起紅機電話,向中央警衛局局長汪東興做了彙報,并随即向周總理辦公室報告。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得知消息的周總理,第一時間撥通了中央辦公廳的電話。

他聲音洪亮而有力地說:“我是周總理。請馬上通知在京的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務必出席陳毅同志追悼會。”

接着,他又打電話告知外交部,請轉告西哈努克親王出席陳毅追悼會。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毛主席的座駕,是1950年斯大林贈送的吉斯牌防彈車。

在服務人員攙扶下,毛主席穿着睡衣,外面套件風衣,下身穿着一條絨毛褲,帽子也沒戴,迎着凜冽的寒風坐進車内。

毛主席到達時,周總理、宋慶齡、朱德、葉劍英、李先念、鄧穎超、康克清等人已經到達。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禮堂内雖然沒有暖氣,但卻很暖和。

原來早在毛主席到來之前,細心的周總理就要求在禮堂裡生起火爐,讓主席來有個暖洋洋的舒适落腳處。

周總理在禮堂前廳迎接毛主席,兩人親切地握手,卻沒說什麼話。

随後,毛主席與在座的人一一握手。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恰在這時,陳毅的夫人張茜趕了過來。

毛主席看見她後想要從沙發上站起來迎接,陳長江随即扶他站起。

張茜緊走幾步,淚花在眼眶裡盤旋:“主席,您怎麼來了?”

因為她記得,毛主席在1944年參加過戰士張思德的追悼會後,再沒有出現過他人的追悼會。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可是現在主席卻拖着病體、冒着嚴寒來出席陳毅的追悼會,這使得張茜萬分感動。

看着淚痕滿臉、哽咽不已的張茜,毛主席的眼眶也紅了。

他的話語格外緩慢、沉重:“我也來悼念陳毅同志嘛!陳毅同志是一個好人,也是一個好同志……”

毛主席還對陳毅的幾個孩子說了許多勉勵的話,希望他們繼承父親的遺願,好好學習,好好工作。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看到主席神态疲倦,張茜關切地說:“主席,您坐一下就回去吧。”

毛主席微微搖頭:“不,我也要參加追悼會,給我一個黑紗。”

于是,從業人員把一塊寬大的黑紗戴在了毛主席風衣的左袖上。

下午3時整,追悼會準時開始。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追悼會由李德生主持,周總理緻悼詞。

不足600字的悼詞,周總理竟讀得兩次哽咽失語……

此時此刻,1500多人的會場被哀痛的氣氛所籠罩,人群裡不時傳來嗚咽聲。

當周總理最後念到“陳毅同志安息吧”,話音未落,就聽到擴音機裡傳出“嗡”的一聲巨響。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所有的人都大吃一驚,擡起頭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大廳裡的周總理沉着冷靜,他先是用手敲了兩下擴音器,見沒有反應,估計是發生了預想不到的事情。

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為以防萬一,必須確定毛主席和外國元首的安全,周總理毅然決定,請毛主席和西哈努克親王離開大廳傳回住地。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周總理把毛主席和西哈努克親王送上車,看着他們在警衛的護衛下離開八寶山,才傳回大廳。

他對治喪委員會負責人說道:“這是怎麼回事?馬上搞清楚。”接着示意李德生繼續主持追悼會。

在大廳東側,負責擴音裝置的廣播事業局的從業人員吓壞了,毛主席來參加追悼會卻出了故障,這可是事故。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事故原因查出來了嗎?”

周總理自打擴音器發生故障後就寸步不離、盯在這裡的公安人員問道。

“可能是燒了一個管子,具體原因還待回去後再查。”

後來,幾個從業人員回去後都做了檢查,廣播事業局也向中央寫出了檢查報告。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革命生涯曆盡波劫

這一次,71歲的陳毅終于沒能以自己的大無畏、以自己的智慧逃過死神的魔掌,。

遙想在他革命的一生中,曾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但陳毅都以冷靜、沉着和機智,保全了自己,也保證了革命事業的不斷向前。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1926年,從法國留學歸來的陳毅參與策劃發動順(慶)泸(州)起義,結果未能成功。

陳毅隻身冒險轉赴武漢,于1927年5月任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黨委書記。

之後,他率領由武漢中央軍校改編、隸屬于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的教導團2000餘人,前往南昌參加武裝起義,但趕到時大部隊已經撤離南昌。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後來經過重重險阻,陳毅和肖勁在宜黃追上起義軍,陳毅被配置設定到起義軍第二十五師七十三團任團指導員。

當進上司隊伍的周總理不無歉意地說:“派你做的工作太小了,你不要嫌小!”

陳毅誠摯而喜悅地說:“什麼小不小,你叫我當連指導員我也幹。隻要拿武裝我就幹!”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這是周總理和陳毅在革命路上的第一次相識,但他們早已神交很久,因而一點也沒有尴尬和隔閡。

兩人一個爽朗大氣,一個沉肅安甯,配合得絲絲入扣。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被迫實行戰略轉移,踏上了漫漫長征路。

此時的陳毅因為右胯骨中彈行動不便,被留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堅持鬥争。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10月10日,正在安排轉移工作的周總理遇到了陳毅。

他看到陳毅步履艱難、臉色蠟黃,立即上前詢問傷勢。

得知他腿部子彈沒有被取出來時,當時由于已經決定主力轉移,紅軍總醫院的X光機和手術等醫療器械已經打包裝箱。

周總理找到衛生部長賀誠,要求立即開箱,并由賀誠親自給陳毅做手術。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于是當天下午,在瑞金下肖村一座民房裡,陳毅終于得到了開刀救治,從他的股骨中取出了一發“七九”步槍子彈。

後來陳毅對張茜說:“我這雙腿,也可以說這條性命,是恩來同志給保住的。”

蔣介石察覺中央紅軍主力的動向後,調集20多個師的數十萬大軍圍攻中央革命根據地。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為指揮打赢這場反“清剿”鬥争,陳毅拖着傷腿,以樹棍為拐杖,帶着兩名警衛員日夜奔波于各遊擊區之間,常常因為事先未聯絡好,或時間算得不準而遭遇敵人。

一天晚上,他們突遇一個連的保安團,隻好躲進路旁水溝的蘆葦中,手握短槍,決心一旦被發現,就和敵人拼死一搏。

敵軍一名排長打着手電筒,光束在陳毅身上幾次掠過。

突然,那排長大叫,他搜到了一隻鞋,遂将蘆葦一翻,卻把陳毅蓋了個嚴嚴實實。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保安團撤走後,陳毅和警衛員們直到後半夜才走出蘆葦叢。

1937 年七七事變的次日, 中國共産黨即通電全國, 要求“國共兩黨親密合作”,共同抗日。

8月13日,蔣介石公開發表實際上承認共産黨合法地位的談話,由此宣告國共兩黨重新合作和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形成。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當時,有些紅軍遊擊隊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不了解,拒不接受下山改編。

陳毅為此決定,親自前往這些遊擊隊,進行深入細緻的宣傳動員工作。

11月中旬,他來到湘贛邊遊擊隊駐地,卻被當成“叛徒”給扭送到中共湘贛臨時省委駐地甘子山,請省委書記譚餘保處理。

陳毅一到那裡,就被捆綁在竹棚子一邊。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聽到省委在研究讨論如何處置他時,陳毅大聲叫道:“不能殺,殺掉我,你們要犯大錯誤!”

這裡的人都沒有見過陳毅,于是譚餘保決定召集衆人對陳毅進行公審。

陳毅與他們進行辯論,結果說服了參加公審的一部分人。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他們紛紛建議先将陳毅關押幾天,視山下敵軍的反應再作處理。

此後,經過與陳毅的多次交談,譚餘保對他的懷疑有所動搖。

不久見山下國民黨軍确實撤走了,譚餘保決定派交通員去吉安了解情況。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該交通員從剛成立不久的新四軍通訊處,很快帶回了确證陳毅是黨代表的一紙公函以及黨中央告全黨同志書。

譚餘保看後,激動而愧疚地說:“我魯莽,險些誤了大事。”并連忙給陳毅松綁,賠禮道歉。

陳毅卻說:“你是個堅決的老革命,是個好同志!”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1938年,陳毅在茅山莊湖村與日軍遭遇,在撤退時碰到相熟的長工李陶元。

兩人體型相似,都穿着長衫,但顔色不同,于是李陶元主動與陳毅互換外衣。

日軍抓到李陶元時,發現抓錯了人,才打道回府,陳毅又逃過了一劫。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長達40多年戰火磨難考驗的情誼

而毛主席之是以出席陳毅的追悼會,應該是緣于兩人長達44年的情誼。

可以說,毛主席與陳毅既是終生親密的戰友,又是“詩情”深厚的詩友。

1927年10月,朱德和陳毅率領南昌起義部隊來到大餘縣内。

聽聞毛主席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到了井岡山,于是便萌生了“到井岡山去找毛主席”的想法。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1928年,他們一行來到井岡山,同毛主席上司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

陳毅永遠記得,他與毛主席在龍江書院第一次見面的情景。

那一天他說出了心裡話:“我們早就盼望上井岡山來,今天終于如願了。”

井岡山會師後,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正式成立,朱德任軍長,毛主席任黨代表,陳毅任政治部主任。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在毛主席的正确上司下,紅四軍一戰黃坳、五鬥江,二戰草市坳、永新城,三戰新老七溪嶺、龍源口,戰績輝煌。

當時,毛主席給陳毅寫過一封信,其中有“相見恨晚,相慰平生,希遇事相商。”的字句。

3個“相”字,充分說明毛主席對陳毅的信賴,也表達出毛主席需要陳毅在精神和軍事上雙重支援的迫切心情。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但是随後,陳毅帶領紅四軍冒進湘南卻造成了“八月失敗”,毛主席抱病親赴湘南接應陳毅部隊,陳毅做了深刻檢讨。

在重回井岡山的路上,兩人邊走邊談,毛主席以他寬廣的視角和深邃的思想一舉征服了陳毅。

随着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失敗,毛主席同中央紅軍開始了長征,陳毅因腿傷被留在江西中央蘇區堅持戰鬥。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在敵人攻陷中央蘇區縣城的危機情況下,陳毅親自安排可靠關系,把毛主席與賀子珍的兒子毛毛、毛澤覃的妻子以及毛主席的嶽父母安排到贛州郊區隐藏起來。

在共同的理想信念下,在革命戰火的淬煉中,毛主席與陳毅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同時,詩詞作為他們兩人共同的愛好,也在他們之間架起了一條心意相通的橋梁。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兩人一有空閑時間,就聚在一起談論詩詞歌賦。

1929年,毛主席曾為陳毅《反攻下汀州龍岩》一詩提出修改意見。

是以陳毅才将“敗軍氣猶壯”一句,改為“鐵軍真是鐵”,整首詩的氣勢立刻凸顯了出來。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而陳毅與周總理兩人早在南昌起義時就相識相知,後來更是一個成為全國總理,一個是副總理,兩人可謂一對搭檔。

1955年,陳毅陪同周總理參加著名的“萬隆會議”。

自喻為“學生”和“練習生”的陳毅,配合周總理在萬隆會議上達成了團結反帝的“十項原則”。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1958年,陳毅接替周總理任外交部部長。

陳毅在日記中曾這樣誠惶誠恐地記述自己最初獲悉任命時的心情:“瞻念前途,實有绠短汲深之懼。”

他向周總理讨教工作,得到“外交工作,授權有限”八字真言。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而除了工作外,周總理還曾經為陳毅調和家庭沖突。

有一次,陳毅出國通路回來,與代表團其他成員在飯店聯歡。

張茜因擔心陳毅的身體,就勸他早些回來休息,以養足精神。陳毅也滿口答應。

由于聯歡晚會散場很晚,陳毅直到淩晨2點才回去。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張茜生氣了,一賭氣就将陳毅關在了門外。

陳毅連連敲門也不開,便真動了肝火,他讓衛士找來秘書,見面就嚷道:“離婚,離婚!”

周總理知道後,便在第二天飯後請陳毅夫婦、羅瑞卿夫婦一同散步。

這時,忽然有一隻風筝在頭頂飄過。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望着蔚藍的天空中悠悠飄蕩的風筝,周總理微笑着走到張茜身邊,指着天空說:“張茜,我給你提個建議,你管陳老總,也要像放風筝,線頭在你手裡,你要把線繩拉得不緊不松,如果線繃得太緊,‘嘣’,線繩斷了,風筝就會飛了!”

旁邊的羅瑞卿夫婦不禁笑起來,張茜也馬上了解了周總理的意思和一番好心,點頭稱是。

毛主席、周總理與陳毅的友誼都長達40餘年,他們又都是文武雙全。

因中國革命的偉大事業而相識、相知,經曆互相碰撞到互相配合,結下了深厚的友情,為後人所稱贊。

文/藍風燭塵

1972年陳毅逝世,追悼會上突然發出巨響,周總理立刻讓毛主席離開

參考文獻:

[1]關泠,軍事家陳毅,百年潮,2021(8);

[2]彭德寶,陳毅莊湖脫險記,鐵軍,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