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來這兩種鳥上過電視,難怪看着這麼眼熟

作者:第四微度

在千百年的時光中,鳥類似乎已經漸漸融入了我們的生活、文化之中,就連我們的電視廣告中,也經常出現它們的身影。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那些曾經在我們電視廣告裡出現過的鳥類。

第一種就是衆所周知的明星鳥類是紅鹳(俗稱火烈鳥),另外一種則是葵花藥業制作的“小葵花媽媽課堂”廣告,其中的主角小葵花鳳頭鹦鹉!

原來這兩種鳥上過電視,難怪看着這麼眼熟

紅衣貴婦——火烈鳥

火烈鳥的學名叫做紅鹳,是鳥類中非常古老的一個種群,曾經在美洲大陸發現過許多該族群的化石。不過該族群傳承到了現在,隻剩下了三屬六個種,在亞歐美三洲都有分布。現象大家對這種鳥類一定很熟悉,畢竟它們可是電視廣告的寵兒。

原來這兩種鳥上過電視,難怪看着這麼眼熟

作為大型涉禽,火烈鳥成年後體型可達一米,體型比列有點奇特,呈現上下細,中間粗的形态。脖子和腿都很細長,小腦袋和高挑的體型看着有點不協調,不過這樣的頭型能幫助火烈鳥在水中覓食時緩解水對眼睛的壓力。

一雙又細又長的大長腿,能讓火烈鳥在沼澤地裡如履平地,筆直的雙腿和彎曲的脖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過從整體效果上來看,給人的感覺非常的高雅,靜站時亭亭玉立,漫步時文靜典雅,十分迷人。

原來這兩種鳥上過電視,難怪看着這麼眼熟

火烈鳥喜歡成群結隊的生活,尤其是美洲的火烈鳥種群,數量龐大,少則上千隻,多則上萬隻。它們聚集在一起密密麻麻的互相簇擁着,時不時發出類似大雁一般的叫聲,聲音震耳欲聾,從遠處望去,就像一片野火在沼澤中燃燒,讓人驚歎。

大部分時間火烈鳥都在忙着覓食,但這不代表它們的飛行能力差。一般火烈鳥種群有一隻帶頭起飛,整個族群的火烈鳥都會飛起來。它們把脖子和雙腿伸直,翅膀張開,形成一個紅色“十”字,層層疊疊的飛翔天空,場面蔚為壯觀。

原來這兩種鳥上過電視,難怪看着這麼眼熟

其實火烈鳥原本不是紅色的,才出生時的火烈鳥通體雪白,之是以變紅,是由于後期使用了大量含有色素的食物導緻的。在火烈鳥的食譜中,有一種含有葉紅素的螺旋藻是它們的最愛。

然而火烈鳥吞噬這些食物之後,無法消化或者排出色素,于是這些色素就在羽毛中存積了起來,随着年齡的增長,羽毛也就随之變得如烈火般鮮紅了。

原來這兩種鳥上過電視,難怪看着這麼眼熟

野外的火烈鳥在繁殖季節也是集體行動的,上百隻雄性火烈鳥注冊一個“新郎”求偶團去尋找另一半。雖然是集體求偶,但火烈鳥秉持一夫一妻制的傳統,不會三心二意。它們的巢穴則是建築在三面環水的小土堆上,或者用水草在水裡築建一個“島嶼”,十分堅固耐用。

原來這兩種鳥上過電視,難怪看着這麼眼熟

火烈鳥的卵是淡白色的,一窩能産一到兩枚蛋,而孵蛋的工作,則由雙方共同負責。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之下,火烈鳥寶寶一個月就能出生,等到幾個小時之後,羽毛被吹幹,就能在地下行走,第二天就能和父母一起下水,三個月就能嘗試飛翔。

美麗的火烈鳥在大陸分布得并不多,以前都沒有記載,是從近代才逐漸出現的。這也成為了一個迷,不知道火烈鳥是如何在大陸擴散開的?是自然擴散,亦或是從動物園裡跑出來的呢?

原來這兩種鳥上過電視,難怪看着這麼眼熟

白衣小可愛——小葵花鳳頭鹦鹉

小時候沒有手機玩,唯一能用來消遣的便是那一台34寸的電視了,當時聽到過很多洗腦的廣告,其中就有“小葵花媽媽課堂開課了!”,至今記憶猶新。經過這幾天的資料收集,才發現裡面的那隻鹦鹉,原名叫小葵花鳳頭鹦鹉。

原來這兩種鳥上過電視,難怪看着這麼眼熟

小葵花鳳頭鹦鹉屬于鳳頭鹦鹉科,一共有四個亞種,其名字來源于它們頭部的黃色鳳頭冠羽。生氣的時候腦袋上收縮的羽毛會炸開,就像一把傘一樣打開,觀賞性非常高。

這群可愛的小鹦鹉喜歡群體活動,不過數量不多,一般5隻左右組成一群。活躍在森林、平原以及農田上,對于農民來說,這群小家夥是一群貪吃鬼,天天糟蹋糧食,專吃植物的種子和花苞,又不抓害蟲,很讨人厭。

原來這兩種鳥上過電視,難怪看着這麼眼熟

不過對于鳥類愛好者來說,小葵花鳳頭鹦鹉憑借驚豔的外表,在寵物市場上很受歡迎,許多國家都有引進的行為。作為寵物,小葵花鳳頭鹦鹉很好飼養,并且正常壽命平均能到五十年左右,比小貓小狗陪伴的時間更長。

原來這兩種鳥上過電視,難怪看着這麼眼熟

不過可惜的是,由于寵物市場的熱愛,野生小葵花鳳頭鹦鹉被捕捉得太多了,導緻其野生種群成為了瀕危物種。可笑的是,小葵花鳳頭鹦鹉的繁殖能力并不弱,每次能産6枚左右的蛋,不考慮人為捕捉的話,穩定增長是不成問題的。

可見,再厲害的繁殖能力,在人類的力量面前,都是十分脆弱的。

原來這兩種鳥上過電視,難怪看着這麼眼熟

總結

火烈鳥和小葵花鳳頭鹦鹉都是廣告上的常客,大家對它們也很熟悉,不過小葵花鳳頭鹦鹉的命運卻很凄慘。看來長得好看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呀!

你更喜歡哪種鳥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