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起源于中國,
盛行于世界。
5月21日是聯合國确定的“國際茶日”。
今天,讓我們共飲一杯茶——
視訊加載中...
茶是世界三大飲品之一,
全球産茶國和地區達60多個,
飲茶人口超過20億。

↑這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走馬鎮木耳山景觀茶園(4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楊順丕 攝)
品茗飲茶
在中國被視為生活之雅事,盛世之清尚。
↑這是2019年3月26日拍攝的浙江杭州淳安縣鸠坑鄉塘聯自然村村民沖泡茶葉。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一片綠葉帶富了一方百姓。
如今在中國很多傳統茶鄉,
茶更是與科技、産業緊密結合,
成為鄉村振興、百姓緻富的金葉子。
↑5月6日,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鎮仙凡茶廠勞工在制作武夷岩茶(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雲南勐海大益茶庭的茶藝師陳夷在制作冰滴普洱茶(5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茶也廣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
各國的不同的茶文化成為文化交流的“名片”。
日本·抹茶
抹茶起源于中國,興盛于日本。飲用抹茶時,将茶碾成粉末狀,加以熱水攪拌飲用。除了按照茶道的方式飲用外,抹茶也可以用作多種食品的原料。
↑這是5月15日在日本埼玉縣入間市裡千家流派茶道教授淺見宗重家拍攝的一碗制作完成的抹茶。新華社發(孫佳林攝)
↑5月15日,在日本埼玉縣入間市,茶道學生梁赟用茶勺将抹茶舀入茶碗中。新華社發(孫佳林攝)
馬來西亞·拉茶
拉茶是馬來西亞最普遍和最受歡迎的國民飲料之一。拉茶的主要成分是茶葉和煉乳,其制作過程是使用兩個大茶缸,把沖泡好的茶水與煉乳混合後來回多次從高處往下倒,動作猶如将茶湯在兩個茶缸間來回拉,這樣可以使茶水和煉乳混合更為充分。拉得越長,起泡越多,茶香與奶香越能獲得充分發揮,口感也會更加順滑。
↑5月18日,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的必打靈查亞,穆赫德·紮布裡在制作拉茶。新華社發(張紋綜攝)
↑這是5月18日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的必打靈查亞拍攝的制作好的拉茶。新華社發(張紋綜攝)
土耳其·紅茶
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土耳其紅茶是當地市民和遊客喜愛的飲品。伊斯坦布爾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橫跨亞歐兩個大陸,海峽的風光,吸引着四方來客。在海峽遊輪上點一杯當地特色紅茶,坐着輪船從亞洲到歐洲,從歐洲到亞洲,感受時空的轉換,品味茶的醇厚甘甜。
↑5月15日,在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的一艘船上,從業人員為乘客送茶飲。新華社記者 沙達提 攝
↑這是5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拍攝的土耳其紅茶。新華社記者 沙達提 攝
英國·英式下午茶
英式下午茶是英國的重要文化印記。英國人多把飲茶看作聯絡感情的社交方式。茶和點心是英式下午茶的基本配置。點心由三層塔盤裝盛,茶點的食用是從底層開始往上吃,由鹹至甜。在精緻的桌布、考究的茶具、豐盛的點心、氤氲的茶香中,英式下午茶沉澱着經典的英倫風情。
↑5月19日,在英國倫敦一家傳統茶店福南梅森,顧客享用英式下午茶。新華社記者 李穎 攝
↑這是5月19日在英國倫敦一家英式傳統茶店福南梅森拍攝的英式下午茶。新華社記者 李穎 攝
俄羅斯·俄式茶炊
俄式茶炊是俄羅斯人飲茶時用的傳統器具,主要用途是将水加熱,俄語有“沒有茶炊,不算喝茶”的說法。茶炊于18世紀在俄羅斯出現并流行,逐漸成為俄羅斯飲茶文化的象征。
↑這是5月18日在俄羅斯圖拉州的茶炊博物館拍攝的俄式茶炊。新華社發(亞曆山大攝)
↑5月18日,在俄羅斯圖拉州的茶炊博物館,孩子們學習如何使用傳統俄式茶炊。新華社發(亞曆山大攝)
巴西·馬黛茶
馬黛茶是南美洲的一種傳統茶飲,在南美許多國家廣受歡迎。茶罐和吸管是飲用馬黛茶必不可少的器具,茶罐大多用竹筒或葫蘆挖空制作,吸管由金屬制成。
↑5月12日,在巴西南大河州格拉馬杜,一名店員将吸管放入泡好的馬黛茶中。新華社記者 王天聰 攝
↑5月12日,在巴西南大河州格拉馬杜,一名商店店員來到路邊享用馬黛茶。新華社發(盧西奧·塔沃拉 攝)
統籌:武巍
編輯:伍婧丹 潘思危 張帆 張晨岑 邬惠我
新華社攝影部制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