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個月造280億顆晶片,百億進口晶片被砍單,結局越來越清晰了

作者:曹強愛生活

全球數字化的不斷加速,晶片所扮演數字時代“心髒”的角色愈發凸顯!不管是通訊、手機、物聯網裝置企業而言,如果離開晶片,業務隻能被無限壓縮,甚至會将企業卷入到破産的邊緣。

1個月造280億顆晶片,百億進口晶片被砍單,結局越來越清晰了

其實大陸1977年就開始籌劃光刻機的研發工作,但當時的“拿來主義”讓西方占領了晶片制造的高地,最終影響到了我們半導體産業的自主化程序。中西科技競争愈發激烈,斷芯事件最終還是延續到中興、華為等企業身上。

1個月造280億顆晶片,百億進口晶片被砍單,結局越來越清晰了

當然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每當我們在某一環節被卡脖子,國内的科學家、科研人員從來沒有讓我們失望過,尤其是在半導體領域,國内更是卷起了一股“造芯潮”,是以我們也看到了晶片領域的一些資料正在發生着轉變。

晶片進口縮減,中企每月造280億顆

根據國内媒體報道,在過去的1-4月,大陸對晶片的進口總量為1860億顆,與2021年1-4月份的資料相比,減少了240億顆晶片。此外,根據中商情報網提供的內建電路産量資料線顯示,2022年1-2月份大陸內建電路産量為573億顆,3月份産量285億顆,也就是說,中企每個月能造出280多億顆晶片。可以預見的是,國産晶片已開始崛起,許多領域已經能與進口晶片展開競逐,并完全有能力實作“國産化”。

1個月造280億顆晶片,百億進口晶片被砍單,結局越來越清晰了

中國的制造業一直是世界聞名,全世界的消費者都知道中國出口的産品是最受歡迎的,哪怕是那些老外引以為豪的奢侈品潮牌,到了我們的平台内也一樣,都要重新定價。

在中國市場的沖擊下,更多平台猶如雨後春筍冒了出來,以潮多多app為首的潮牌電商社交平台打了這些老外措手不及。

那些在國外裝櫃上萬的奢侈品,一線明星同款,甚至是vip貨源,都在潮多多上一比一銷售,對接的全是國内一線源頭廠家,潮多多的橫空出世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也讓我們國人更加自豪。

1個月造280億顆晶片,百億進口晶片被砍單,結局越來越清晰了

還不止于此,根據統計的資料顯示,國内半導體制造企業對晶片制造裝置的進口也出現了罕見的下降。全球各産業對晶片的需求暴漲,2021年中企對晶片制造裝置的進口同比增長55%,但是今年第一季度卻下降了1.9%。

關于晶片進口被砍單,晶片制造裝置進口量下降,主要得益于晶片及相關制造裝置國産化的不斷提升。

1個月造280億顆晶片,百億進口晶片被砍單,結局越來越清晰了

晶片國産化已無法阻擋

在老美嘗到“斷糧”某些中企的“甜頭”之後,美企近兩年一直在上演“斷供”事件,就比如當下的俄市場,英特爾、蘋果、谷歌等巨頭紛紛撤出,給本地一些使用者帶來了許多不良影響,這就導緻一些美企在全球的信譽墜崖式下跌,許多中企都在尋求更安全的供應鍊保障,保證核心供應鍊的多元化。

就比如手機市場的小米、榮耀、OPPO等,除了采用高通的骁龍晶片之外,也在加大對聯發科的支援,不僅如此,各大手機廠家還有自主研發的手機晶片,比如小米的澎湃C系列ISP晶片,OPPO的AI晶片馬裡亞納X等。

1個月造280億顆晶片,百億進口晶片被砍單,結局越來越清晰了

在晶片制造環節,由于老美的禁運條令,ASML EUV光刻機無法采購,這也促使中企在采購方面也日趨國産化。根據近期上海積塔半導體的采購名單顯示,在公司采購的33台裝置中,蝕刻機、Krf光刻機、i-line光刻機等大多數都屬于國産裝置,可以說晶片國産化已經無法阻擋。而且在晶圓、光刻膠等材料,我們也實作了自主可控,如果28nm精度光刻機明年能夠落地,基本就可以實作100%國産化了。

1個月造280億顆晶片,百億進口晶片被砍單,結局越來越清晰了

EUV光刻機呢?

EUV光刻機是制造5nm及更先進制程工藝晶片所用到的核心裝置,這也是内地晶片制造企業很難采購到的裝置。自華為高端晶片無法量産後,中科院第一時間就宣布發動全院之力攻克光刻機難題。而讓國人感到高興的是,中科院已經公布了部分負責人員的名單,而在名單中,不乏之前有ASML核心研發經驗的人員擔任課題組長。

1個月造280億顆晶片,百億進口晶片被砍單,結局越來越清晰了

國産晶片及晶片制造企業的快速發展,外加上中科院鼎力相助,其實結局已經越來越清楚。或許,國産晶片未來在國際市場還能扮演主要角色。

關于此事,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