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下)

作者:弘毅文旅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成吉思汗的生平,成吉思汗第一個強大的聯盟——紮木合,草原争雄,今天我們繼續追尋曆史的腳步,解密更多關于成吉思汗的曆史。

04 群汗逐鹿

鐵木真的逃亡

曆經二十多年的努力之後,鐵木真掌控了大部分蒙古人,但是他仍未戰勝對手紮木合。而且汪罕為了平衡他們的實力,依舊在兩位次級可汗之間挑撥離間。1203年,鐵木真決定通過求婚的方式,也就是汪罕将女兒許配給他的長子術赤,解決這個問題。倘若汪罕接受這一求婚,也就是承認了鐵木真是高于紮木合的心腹。由于汪罕親生兒子桑昆的反對,汪罕傲慢的拒絕了鐵木真。毫無疑問,這時候的鐵木真已經被視為草原上最優秀的軍事統帥,而且汪罕也明白自己不能在戰争中對鐵木真形成威脅。于是,他想通過設計欺騙的方式,除去鐵木真對自己的威脅。于是汪罕派人送信給鐵木真,告訴鐵木真自己改變了主意,表示樂意接受兩個家族間的聯姻,并且定好日子,邀請鐵木真帶着家人來舉行婚禮。鐵木真顯然是信任他這位義父的,他留下軍隊,隻帶了少量随從,前往指定的地點參加婚禮宴席。

在距離汪罕廷帳僅一天騎馬路程的時候,鐵木真獲悉這個通婚隻是陷害他的密謀而已。汪罕已經秘密調集軍隊,企圖加害鐵木真并且掃滅他的家族。由于僅帶了少部分的随從,并且離自己主力部隊的距離較遠,鐵木真不敢冒險一戰。于是鐵木真指令随從迅速向四方散開,自己則在汪罕的軍隊開始追捕之前,帶着幾個心腹,快速向東部逃奔。

鐵木真此次面臨的危機将是對他最大的考驗。經過數日疲憊而又缺乏給養的不斷逃亡之後,鐵木真來到了巴泐渚納湖岸。他檢視身邊幸存下來的人數,隻剩十九人。在這個遙遠的逃亡之地,他們将會面臨饑餓。正當他們在此地休息,并商量下一步行動的時候,突然從北方出現了一匹野馬。鐵木真的弟弟哈撒兒上前去追捕它,并将它擊倒,大家迅速剝了馬皮。吃了馬肉并且用馬皮制成裝肉和裝水的大皮囊。他們将野馬現身當成是神的恩賜,而不僅僅是果腹的食物。在馬肉之餐的最後,鐵木真一隻手高高舉起,另一隻手則用敬酒的方式,舉着裝有巴泐渚納渾水的皮囊,他對部下的忠誠表示感謝,并且誓言永不忘卻。大家同飲渾水,并且發誓永遠效忠于他。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巴泐渚納誓約”,這段時期是鐵木真軍事生涯的最低潮。

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下)
鐵木真與汪罕之戰

在巴泐渚納躲藏期間,鐵木真制定了反擊計劃。當汪罕仍然沉浸在永久地除去鐵木真的威脅的時候,鐵木真知道自己必須迅速行動。他向草原上被驅散的部衆們發出反攻計劃的消息。當鐵木真從巴泐渚納向西進軍,他的部衆也從四面八方重新聚集到他的麾下。

汪罕錯誤的認為鐵木真部衆已被驅散,認為鐵木真仍然在遙遠的東部,沒有覺察到草原之外正在發生的事情。鐵木真的軍隊朝宴會地點迅速挺進,因為他知道那裡也許毫無防備。本以為遠在好幾天馬程的鐵木真,猛然撲向飲酒狂歡的人群。他的部衆迅速包圍了整個營地,經過三天的鏖戰,汪罕的軍隊棄陣而逃。汪罕的部衆們四處逃竄,各自顧命。汪罕的兒子向南奔逃,随後便被仆人抛棄,渴死于沙漠之中。紮木合則與部衆向西逃往乃蠻的領地,汪罕也設法逃亡乃蠻部落避難。據傳汪罕來到乃蠻領地後遇到了一位邊境守衛者,他不相信面前的這位老人是可汗,便把他殺死了。

草原上的決戰

1204年,這一年是控制蒙古的決勝年,鐵木真發動了對乃蠻人的戰争。鐵木真運用了新的戰術,不斷取得對乃蠻人戰争的勝利。紮木合則消失在森林之中,與一小群追随者,以狩獵為生,過着被驅逐的強盜般的生活。1205年,幾個因絕望而又甘願認輸的紮木合部下,把紮木合捆綁起來,交給了鐵木真。紮木合并沒有請求寬恕,而是隻求一死,并且有一個請求,要求他以最高貴的方式來處死他,不要使他的血流到地面上或者暴露在太陽和天空之下。紮木合曾是鐵木真的第一個對手,而今作為反對他的最後一個蒙古貴族,被鐵木真處死了。

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下)
鐵木真稱汗

鐵木真擊敗了草原上的每一個部落,成為遼闊土地上無可争議的統治者,控制了從南部戈壁到北極凍土地帶,從東部中國的東北森林地帶到西部阿爾泰山的所有一切。

1206年,鐵木真傳回聖山不兒罕合勒敦附近的斡難河上遊源頭處召開忽裡台大會,以獲得境内所有代表的承認。就如每次重大的政治活動一樣,年輕人都要進行摔跤、騎馬及射箭比賽,這種傳統的遊戲被稱為“那達慕”。鐵木真從源于自己部落的名稱中為這個新帝國選擇了一個全新的名稱,即“大蒙古國”。而他自己則選擇了自己部衆可能已經稱呼過他的一個名稱“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就職典禮是在開闊空曠的大草原上進行的,那裡可以容納無數的部衆。

05 蒙古人的世界征戰

成吉思汗與女真人的征戰

1210年,是成吉思汗48歲,也是他新國家建立的第四年,金朝代表團來到成吉思汗的營地,他們宣布,大金國的新可汗已經即位,成吉思汗和蒙古人必須臣服于新君,因為蒙古是金的附屬國。因為汪罕曾經效忠過他們,成吉思汗又取代了汪罕成為草原上最權威的人物,女真人為了重申對成吉思汗的優越感,特派使團來到草原宣布新國君即位。臣服需要某種儀式,謙恭的跪在地上,深表謝意,承認自己是一個低能的蒙古奴隸等等。成吉思汗顯然不想再對任何人下跪叩頭,他不再是任何人的你奴隸。成吉思汗一接到要臣服的指令,就轉身朝南而唾,對黃金可汗(即女真人的新可汗)發洩了一通報複性的辱罵,随後翻身上馬,向北而去。成吉思汗對黃金可汗的公然唾棄,無異于向女真人宣戰。而女真人要求成吉思汗臣服,又給了他發動進攻的借口。成吉思汗立即召開了忽裡台會議,讨論進行這樣一場戰争的必要性。

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下)

1211年,成吉思汗決定跨越戈壁,侵擾大金國。蒙古人非常适合長距離奔襲,每個人都精準的攜帶着他們所需的東西,其他則一點都不帶。蒙古軍隊具有極強的機動性,蒙古軍隊的機動性取決于兩個因素,一個因素是,蒙古軍隊完全由騎兵組成,而且都是武裝騎兵,沒有一個步兵。第二個因素就是,他們遠距離行軍,總有着伴随士兵左右的巨大馬匹儲備量,然而卻沒有一個軍糧庫或者笨重的後勤補給線,行軍途中,他們擠馬奶解渴,并且宰殺它們作為食物,或者通過打獵及搶劫自給自足。蒙古勇士可在長時間行軍中僅靠少許食物和水就可生存下來,因為他們無需生火做飯,是以整個軍隊紮營住宿,毫無煙火。最初,蒙古人是缺乏摧毀厚重城牆的武器和知識的,成吉思汗通過多種方式逐漸瓦解敵人。首先是在城市周圍的鄉村發動戰争,制造恐慌,然後迅速消失,在城市看來安全後,又出其不意的再度出現。再就是把契丹人從女真人那裡分化出來,成吉思汗指令哲别和哈撒兒進軍契丹舊都,并于1212年正式恢複契丹君主國,作為蒙古帝國的一個附屬國。通過建立附屬國的方式,成吉思汗進一步分化了女真人。

1214年,成吉思汗最終包圍了中都(即今天的北京)的黃金可汗宮廷,黃金可汗同意與蒙古人和解,以換取他們的撤軍。黃金可汗與蒙古簽訂協定,獻給蒙古人大量綢緞、金銀以及三千匹馬和五百童男童女,黃金可汗承認自己是成吉思汗的附庸,并将一位公主送給成吉思汗做妻子。作為回應,成吉思汗同意退兵,解除了中都之圍,并開始跋涉,傳回蒙古家鄉。

成吉思汗剛從新征服的領土上撤走,女真人就開始違反協定。黃金可汗撤出首都中都,整個朝廷南逃開封,女真人認為那裡很安全,蒙古軍隊無力突破。對成吉思汗來說,黃金可汗的出逃是一種背叛盟約的行為,是一種背叛。盡管成吉思汗已經離開家鄉三年多,他還是準備再度征戰女真人,并馬上組織了一隻軍隊,揮師南下,回到曾經突襲過的中都。這次成吉思汗輕而易舉的就占領了中都并且劫掠和毀滅了這座城市。成吉思汗将劫掠到的金銀珠寶、绫羅綢緞統統運回了蒙古草原。整個1215年上半年,蒙古人帶着成隊的群眾、牲畜及貨物,從毀滅的中都前往蒙古草原。

其後,成吉思汗又發動了對北方的西伯利亞部落和西南方畏兀兒的戰争并獲得勝利。

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下)
第一次西征

由于搶奪蒙古商隊的貨物并殺死了蒙古商人,成吉思汗派遣使臣前去交涉,傲慢的算端處死了部分使臣,并将其餘人毀容,1219年,憤怒的成吉思汗發動了對花剌子模的戰争。在1220年春天,成吉思汗穿越沙漠抵達那裡,忽然出現在算端防線的縱深處。在這一年結束時,蒙古人已經占領了花剌子模的所有主要城市,而算端則被其人民抛棄,在裡海的一個孤島上垂死掙紮。

蒙古人越來越深入到新的地區作戰,在四年的征戰中,他們就像拍打蒼蠅一樣,橫掃中亞的各個城市。從喜馬拉雅山脈到高加索山脈,從印度河流域到伏爾加河流域,成吉思汗擊敗了他們在任何地方遇到的任何軍隊,沒有任何城市能抵抗沖擊,我們來看一看這一串城市的名字:布哈拉、撒馬爾罕、訛答剌、玉龍傑赤、巴裡黑、費納卡忒、忽氈、梅爾夫、你沙不兒、鐵爾梅茲、也裡、巴米揚、哥疾甯、白沙瓦、可疾雲、哈馬丹、阿爾傑比爾、馬剌合、大不裡士、第比利斯、打耳班、阿拉特拉罕。

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下)

成吉思汗每征服一座城市都會進行屠殺,更準确的說成吉思汗是一個城市毀滅者,因為除了基于報複或者制造恐怖外,他還常常出于戰略上的考慮,将整個城市夷為平地。

此役結束之後,蒙古疆界已經北達高加索山,南抵波斯和阿富汗。

關于繼承權的争奪

在中亞地區的四年征戰之後,成吉思汗已經六十歲了。他正處于權利巅峰,既沒有來自部落内部的挑戰,也沒有來自外部的威脅。但是,相比較于戰場上的勢如破竹,他的家族内部卻是一團糟。成吉思汗出發征戰前,讓他最小的弟弟斡赤斤留守,他帶着四個兒子征戰中亞,他希望兒子們在那裡學到生存的技能以及如何并肩作戰。他要在這四個兒子中挑選出來一個成為大汗,先說一下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長子術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窩闊台,四子拖雷,托雷咱們都熟悉,也就是武俠片中郭靖的安答。如何挑選繼承人,确實是成吉思汗頭疼的問題,在出征花剌子模前,關于繼承問題的讨論時,長子術赤和次子察合台就已經僵持不下,甚至大打出手。

由于察合台在與術赤争執時,關于術赤生父的質疑惹得成吉思汗大怒,他知道父親是不會同意他繼承汗位的,但他仍想阻止術赤得到汗位,于是,察合台就提出了一種折中的方案,他說自己和術赤都不該做可汗,是以,繼承權應該給第三個兒子,窩闊台。窩闊台老成持重、性情溫和,但是卻嗜酒如命。

由于除了戰争已無其他選擇,術赤同意了這個妥協方案,認可窩闊台為繼承人。成吉思汗随即把土地和牧群配置設定給兒子們,并且把術赤和察合台的封地分開,讓他們每人各守封國。

成吉思汗去世

1222年,蒙古人征戰的腳步停留在了木爾坦城,今天巴基斯坦的一座城市。由于地理環境和氣候的原因,成吉思汗留下一部分軍隊,其餘的跟随成吉思汗回到故土。在人生最後階段,成吉思汗發動了最後一場戰争,對西夏的征戰,他打算在西夏境内建立一個可靠的基地,然後向南挺進,直指最後一個目标——南宋。1227年,也就是在對西夏取得勝利後僅僅幾天的時間,成吉思汗去世了。

成吉思汗是一位極具争議性的人物。自其崛起以來,便被視為野蠻殘忍的侵略者。近代以來,也有觀點認為鐵木真及其繼承人上司下的蒙古帝國發動的對外征服戰争,促進了歐亞大陸間的互相影響,對之後的世界曆史程序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此外,他對蒙古諸部的統一戰争,對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吉思汗至今仍被蒙古人視為民族英雄,成為蒙古國的國家象征。

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之形成(下)
成吉思汗子孫對世界的征戰

成吉思汗去世後,蒙古人在第二任大汗窩闊台的帶領下繼續進行世界征戰,窩闊台指派術赤長子拔都、察合台長子拜答兒、窩闊台長子貴由和拖雷長子蒙哥各率本部兵馬西征東歐草原,這也是第二次西征。曆時六年的西征最終以窩闊台汗的去世告終,除拔都不願班師回朝之外,其餘蒙古諸王均傳回本部奔喪。在這六年的征服行動中,蒙古人從俄羅斯轉戰到匈牙利,再到南部的巴爾幹半島,西部勢力範圍基本形成後來金帳汗國的雛形。蒙哥汗即位後又發動了第三次西征,三次西征之後,蒙古東、南、北三個方向分别抵達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西部也毗鄰大西洋延伸的地中海,控制面積達到約3450萬平方公裡,曆史再沒有任何一個陸地勢力或國家能夠達到這樣的規模。

成吉思汗用武力和意志掃平了東亞,征服了伊斯蘭世界的許多國家,摧毀了歐洲陳腐的騎士方陣。在他的指揮排程下,蒙古帝國從未一次派出超過10萬人的大規模軍團,卻在25年的時間裡征服了比羅馬帝國400年征戰還要廣闊的土地。他建立的帝國邊界從西伯利亞到印度,從越南到匈牙利,從北韓半島直到巴爾幹半島。蒙古帝國打破了此疆彼界的阻隔,重新勾畫了世界版圖,把原來互相隔絕的文明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為新時代的到來劃定了新的秩序。成吉思汗固然有其冷血的一面,制造恐怖、屠殺,但是他的貢獻同樣不可磨滅,他是一個高瞻遠矚、富于創新的上司者。他将法律的力量置于自身權力之上、鼓勵宗教自由、創辦公立學校、準予外交豁免權,并開通自由貿易。他所建立的貿易路線不僅促進了商業發展,也促進了思想、技術以及專業知識的交流。正是在成吉思汗和他的帝國的刺激下,歐洲開始了空前的技術、貿易和思想革命,由此揭開了現代世界的大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