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過後,離春節越來越近了。對于每個人來說,傳統的春節是新時代的開始,老鼠歡迎牛,可以扭轉局面。由于2020年全球肺炎疫情爆發,很多人期待好年頭,近期"兩龍治水,11牛養殖"的傳播預示着這一年和農業收成。其實,辛醜年也屬于"10隻老鼠搶食物,12隻老虎争肉",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這些說法來自古老的黃曆,也被稱為"皇家曆","農民曆",在農村廣泛流傳。由于我國采用混合月曆,舊的黃曆是公曆、陰曆和幹曆的綜合月曆。
古老的黃曆在古代發揮了重要作用,由皇帝頒布,作為人們的行為準則。此外,月曆還包含天文學、氣象學和季節性,常用于農戶耕作指導,在生産中具有實際作用。
"10隻老鼠搶食物"是什麼意思?
這種說法來源于古代幹枝曆法,它用10天的幹枝和12根支流形成60個幹枝來計算時間。"10隻老鼠搶食物",是一年中第一個月(老鼠)的第一天,決定了它的數量。辛醜年十為年初的騾子幹枝,是以,它被稱為"十隻老鼠搶食"。
"10隻老鼠搶食物"有什麼意義?
我們都知道老鼠是四大罪惡之一,破壞莊稼,偷食食物。老鼠多了,當然不是一件好事,但在古代農村,老鼠是财富的象征,商人往往為老鼠服務金錢,凸顯了财富的美麗内涵。從這個角度來看,"10隻老鼠搶糧"應該是個好年頭,而口語化的"牛馬年,好耕種"結合起來,明年的農業收成不會錯。
"12隻老虎為肉而戰"是什麼意思?
同上,從春節後第一個月開始。第一天(虎)出現在當月12日,幹枝為蛞蝓,代表明年屬于"12虎鬥肉"。
老虎作為外來物種,在古代農村代表着精明的人,當時相對于對龍的崇拜,老虎非常兇猛,是以虎肉的數量代表肉,數量決定了繁殖的難度,而"12虎鬥肉"實際上反映了肉的缺乏。
2019年初以來,肉類價格漲幅過大,從最初的6元/斤漲至30元/斤,雖然重創行業已經複蘇80%,生豬數量已經足夠,但肉類價格依然強勢。
肉類價格的上漲帶來深重的危害,引發價格上漲,引發通貨膨脹;2021年,"九生屠豬"的論調比較多,還是說明年肉價不會便宜。
您如何看待這兩句話?
其實對于古人來說,相當多的口語從經驗的積累中,甚至隻是一個美好的願望,缺乏科研,早已失去了它的指導作用。相反,随着科學技術提高生産力,機械化和汗水能夠抵禦自然災害,農業收成可以得到控制和預期。至于豬肉,豬期貨今天已經上市,有助于2021年肉類價格的回歸,相信肉類價格将再次回到人們的餐桌上。
朋友們,你們怎麼看農村的這句話?歡迎各界朋友留言,我們渴望一起交流。農民培育#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