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2016年泰國城市的街頭,除了能看到迷人的東南亞風光之外,還能看到一個不太和諧的景象:時不時會有一些流浪者坐在街邊向路人乞讨,他們絕大多數來自歐美國家,在泰國人群中白皙的膚色尤其顯眼。
随着時間的延長,這群人的隊伍似乎越發壯大,不僅會給遊客帶來不好的觀感,而且也對泰國當地治安造成了一定影響。

他們整日裡無所事事,到了晚上就用乞讨得來的錢去花天酒地,久而久之成為了泰國人民眼中的“毒瘤”。
衆所周知,歐美發達國家的社會福利是非常高的,隻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日常吃穿住行基本不成問題。
那麼這群人為何要流連于遠在東南亞的泰國,甯可街頭要飯也不回國工作呢?
01 “東方夏威夷”
而這一切還要從泰國一個有些特殊的城市說起,這個城市名叫芭提雅(Pattaya),位于泰國南端,與首都曼谷相距一個半小時的車程。
芭提雅和大陸深圳市有些相似,曾經都隻是海邊的一個小漁村,後來因為地理位置優越,是以被國家劃為經濟特區,從此發展迅速。
不同的是,相比泰國其他城市,芭提雅顯得有些“另類”。
泰國人民絕大多數信仰宗教,而泰國也成為了小乘宗教聖地,可芭提雅卻是依靠情色行業發展起來的。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對越南發動戰争,由于兩個國家之間距離遙遠,是以美國在泰國芭提雅建立了一座軍事基地,作為後方的補給站。
無數來自北美洲的士兵從芭提雅登陸,而他們的到來也讓這座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戰争持續的過程當中,從前線退下來休整的士兵當然要找機會好好享受、放松一番,而對于這些年輕健壯的士兵來說,最好的放松方式大概就是去娛樂場所徹夜不歸了。
在芭提雅駐紮的士兵數量衆多,有時能到達六七萬,巨大的消費市場刺激了芭提雅的産業變化。
無數專門為西方士兵開設的娛樂場所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在這裡那些士兵能得到最高的待遇。
他們可能前一天還在茂密的叢林中經曆了九死一生,警惕着不知會從何方出現的子彈,然後心驚膽戰地撿回了一條性命。
他們也不知道過幾天幸運之神是否還會再次眷顧自己,是以幹脆放棄思考那些事情,隻想着要把握好當下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
是以他們出手非常地闊綽,盡力不讓自己留下什麼遺憾。
而泰國本來物價也不高,面對這些大方的客人,自然是把他們捧到了非同一般的地位上。
美越戰争持續了十幾年,而這些年足以讓芭提雅徹底改變,并且讓那些當年的影子到今天也清晰可見。
如今在芭提雅旅遊的話,也會偶爾碰見一些容貌另類的混血兒,他們身上遺留下來的基因就是對那個年代最好的見證。
在戰争結束以後,大部分美軍都從芭提雅撤離了,但是至今仍會保持一年在這裡登陸兩三次。
不過相比從前大部分軍隊駐紮這裡,芭提雅的消費需求顯然下降了很多,這也使得這座城市一度陷入“經濟危機”。
西方人的豪爽與大方曾讓不少當地人民獲得過好處,他們當然希望這種生活可以持續下去,而且從這次戰争事件中來看,旅遊業确實可以拉動國家的經濟。
泰國由于自身地理位置優越,本身就具備發展旅遊業的條件,此後更是推出了“微笑之國”的宣傳政策,引得大批遊客前來觀光。
無論是做生意的小商販還是街邊的路人,隻要是遊客有需要,向他們請求幫助,當地人都會用開朗真誠的微笑來面對。
低廉的物價,加上友好的購物氛圍,“微笑之國”的名聲越傳越遠,除去那些曾來過這裡的美軍之外,還有更多的西方人慕名而來。
02 “白人”的天堂
或許是因為芭提雅的發展史比較特殊,很多泰國姑娘對西方男人更青睐,能和白人手挽手一起漫步在街頭對于她們來說算是一種驕傲。
她們可能不會去深究這個男人在他的國家從事何種工作,來泰國有何目的,又為什麼待在這裡遲遲不肯離開。相比于這些東西,她們喜愛的好像就隻是對方的膚色。
是以,對于一些收入很少,在自己國家沒什麼社會地位的西方男性而言,這裡簡直就是他們的“天堂”。
他們紛紛來到泰國,享受這裡天然的美景還有便宜的美食,還能欣賞那些熱情漂亮的泰國姑娘。
這裡普通飯菜以及啤酒的價格相對他們國内來說可能隻有一半的價錢,舒适的熱帶季風吹得人醉醺醺,簡直要樂不思蜀。
到了夜晚之後,芭提雅就會展露它最真實的面貌,所有高樓街道的霓虹燈牌全部亮起,照得這裡恍若白晝。
熱情奔放的女孩在路上随處可見,她們絲毫不介意展示自己火辣的身材,興許還會微笑着問路人想不想一起喝杯酒。
很多白人都無法拒絕這種誘惑,隻要點頭答應,那麼後面的“堕落”就再容易不過。
他們的膚色以及五官就是最好的招牌,有時甚至不需要付出太多成本,就能體會到在自己國家從沒享受過的待遇。
曾有人面對記者的走訪表現得非常得意,聲稱因為我是歐美人,是以很受歡迎,甚至還有姑娘願意主動給他花錢。
但是這些人本來就沒有多少積蓄,過來泰國旅遊的資金沒多久就會用完,由于他們已經沉醉在這種生活中,導緻他們不願回到自己的國家。
此時有些人可能略微勤快一點,會去泰國當地餐館之類的店鋪打些零工,但是有些人不願意付出任何勞動,隻想着舒适安逸的生活。
就算是那些願意打零工賺取生活費用的人,沒過多久也會發現這樣的工作收入給得很低,遠遠比不上西方國家的時薪。
因為泰國以物價低廉吸引遊客,這也意味着商販們走的都是薄利多銷的路線,較低的物價就導緻人們的收入也不高,自然也就不會給勞工很高的薪水。
于是這些白人又會去想其他的方法求助,他們會找到自己國家駐泰國大使館請求救濟,然後靠着自己國家給的補助金繼續在泰國得過且過。
租不起房子,那就随便睡在路邊,泰國一年到頭的氣溫都比較高,如果是稍微冷一些的天氣,他們會随便用什麼東西給自己搭個避風的場地。
還有部分白人會成天抱着一把已經有些生鏽的吉他,坐在路邊随意哼唱兩句,他們認為自己的行為并非是在“乞讨”,而更趨近于一種自由的行為藝術。
他們留在這裡除了貪戀豐富的娛樂生活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泰國足夠安全。
即使是露宿街頭,他們也不需要擔心自己有生命危險,這裡不會有突然發生的恐怖事件,也聽不到槍擊聲音。
03 “乞讨式”旅遊的興起
随着泰國街頭白人流浪漢數量的增加,可能有些西方人也聽說過某個曾和自己有過交集的人,去了泰國很久都沒回來,即使不工作也在那邊生活得很安逸。
曾有一位來自美國的中年大叔,家中父輩參與過美越戰争,還向他講述過芭提雅的夜晚是多麼充滿魅力,引得他小時候就對泰國心生向往。
後來他如願以償來到了泰國,成日流浪在芭提雅的海邊,随時準備開始一段新的邂逅。
隻要有人和他搭話,他多半都會聊到自己對生活現狀有多麼滿意,已經打算好了要在這裡度過自己的下半生。
近些年來,一種被戲稱為“乞讨式”旅遊的出行方式在歐美國家興起,主角當然都是一群沒什麼積蓄還想出去看看世界的人。
他們可能連機票錢都負擔不起,一路上隻帶着一個簡單的行囊,所有花銷都靠和路人“借”。
他們口中最常用的說辭就是:不想讓現實攔住我渴望前行的腳步,希望你能幫助我實作夢想。
雖然吃了上頓之後還不知道下頓在哪裡,但是他們相信總能遇到善良的人願意施以援手。
當然,在許多人眼裡看來這完全就是一種道德綁架,是以對他們不予理睬,但是泰國人民好客和熱情的名聲還是使得他們經常對這些人提供幫助。
當地人開始可能認為這些外來者确實遭遇了困境,還會真誠地鼓勵他們要努力渡過難關,一切都會過去。
然而時間一久,大家紛紛發現這些人中有相當一部分可能就是好吃懶做而已,打着幌子來欺騙有同理心的人。
他們在泰國逗留的時間越久,人民不滿的聲音就越大,對此泰國政府也不得不想辦法來解決。
根據泰國的法律,沿街乞讨是違法行為,嚴重者甚至會被處以有期徒刑。
但是即使抓了一部分乞讨者,他們也會堅持說自己沒有在乞讨,轉而用“流浪”、“享受生活”等一些詞語來美化自己的行為。
就算把這些人抓起來關上一段時間,他們出來後還是老樣子,不會是以有所收斂。
而且在獄中的生活對他們來說并不難熬,起碼還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
泰國警察在街道巡邏期間如果看見這些乞丐,也會立刻下車前去驗證他們的護照,一旦發現簽證過期就會聯系他們國家的大使館,想辦法把這些人遣送回國。
面對泰國警方這一做法,乞丐們也有自己的應對招數。
他們故意弄丢甚至撕毀自己的護照,讓警方沒辦法得知他究竟來自哪個國家,然後就可以繼續心安理得地賴在這裡。
警方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還會在泰國一些著名景點周圍分發傳單提醒遊客,不要對這些人施以援手,但是每年來泰國的遊客那麼多,這種做法起到的作用仍然很微小。
結語
現如今白人乞丐這一群體在泰國越發壯大,對當地旅遊經濟等多方面都産生了負面影響,是政府一直頭疼的一個問題。
他們也嘗試過聯系西方國家大使館,但是由于缺少護照等證明身份的資訊,幾乎沒有大使館願意出來認領,畢竟遣傳回國費力不說對自己國家的名聲還不太好。
這些乞丐不僅對泰國的經濟發展毫無貢獻,還要消耗泰國納稅者的錢财,的确已經慢慢演化成了“毒瘤”一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