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軍事5月16日援引俄媒報道,5月16日,10名亞速鋼鐵廠烏軍走出地下堡壘,舉着白旗向俄軍投降。這是俄媒第二次報道亞速鋼鐵廠内烏軍投降的消息,5月7日,俄媒證明,一隊亞速營士兵舉白旗出現在鋼鐵廠的平民撤離區域,俄方派出代表與其舉行俄方圍困亞速鋼鐵廠以來,雙方的首次面對面會談。
俄媒接連兩次曝出亞速鋼鐵廠内烏軍投降的消息,這顯示着籠罩在馬裡烏波爾亞速鋼鐵廠上方的迷霧,正在逐漸散去。傳聞有着“北約大魚”的亞速鋼鐵廠,到了快水落石出的時候。随着俄軍第二階段特别軍事行動的逐漸推進,馬裡烏波爾局勢大體已定,盡管有美國的榴彈炮等重武器支援,但烏軍并沒有能力重新掌控馬裡烏波爾,俄軍全面圍困的情況下,亞速鋼鐵廠内的亞速營、西方雇傭兵、北約人員,正一步步被俄軍收網抓獲。

5月16日曝出的鋼鐵廠内10名烏軍向俄方投降,與俄軍在完成鋼鐵廠内平民撤離後,繼續開展的軍事行動有關。5月15日,媒體援引不願露面的俄軍士兵話語指出,俄方正對亞速鋼鐵廠進行進一步轟炸,預計在1-2周時間中,俄方将完全掌控亞速鋼鐵廠。介時,關于亞速鋼鐵廠“加拿大中将”、“北約進階軍事人員”、“美國生物武器證據”等相關猜測,将真相大白。
俄軍從三月初逐漸縮減對馬裡烏波爾的包圍圈,再到完全包圍亞速鋼鐵廠,再到如今将完全掌控亞速鋼鐵廠,烏克蘭及美西方采取了種種方式試圖讓鋼鐵廠内人員從俄包圍圈中撤出。烏方先後放話稱,“願就亞速鋼鐵廠同俄方無條件談判”、“如鋼鐵廠人員被消滅,俄烏一切談判終止”。
5月初,聯合國及國際紅十字會參與下,亞速鋼鐵廠内平民撤離行動啟動,俄方對平民撤離予以配合,俄軍連續多日保持幫助平民撤離的“靜默狀态”。5月3日,烏軍利用靜默狀态的突圍行動失敗,俄軍首次進入亞速鋼鐵廠地下部分。5月7日,平民撤離行動結束。鋼鐵廠内烏軍及西方雇傭兵難以僞裝成平民撤離,也未能借平民撤離機會突圍,俄烏雙方在鋼鐵廠再度陷入“包圍”-“突圍”的對峙中。
這種對峙在最近幾天被打破,俄烏沖突的爆點在俄西北方向被引爆:芬蘭、瑞典兩國決定加入北約。北約成員國土耳其起初公開反對兩國加入,後立場出現軟化。
5月13日,烏副總理韋列修克證明,土耳其已經同意在亞速鋼鐵廠人員撤離中擔任調停國,相關談判程序艱難。韋列修克同時稱,鋼鐵廠内除軍人外、還有警察、邊防軍,廠内有38人重傷,應當對這些人快速進行轉移。韋列修克沒有提及鋼鐵廠内的北約軍事人員及西方雇傭兵。
5月14日,土耳其總統發言人則表示,土方提議将“重傷人員”以土派遣船隻方式轉移到土耳其境内。繼平民撤離後,亞速鋼鐵廠内“不明身份”軍事人員的第二個撤離機會出現。俄方目前對土方提議予以拒絕。
芬蘭、瑞典兩國進行加入北約程序這一事件,正在直接影響着亞速鋼鐵廠戰事的進展。美國主導下,北約以第六輪東擴對俄發難,而随着5月16日俄媒公開證明10名鋼鐵廠内人員投降。亞速鋼鐵廠内同樣将給北約緻命一擊的“大魚”們,到了俄方收網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