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有一盆花枝招展的金雀花在我手裡送命,因為心懷歉意,是以對它印象特别深刻。至于死因,直到現在我也沒有總結出有指向性的原因,養花有時也很玄學,你覺得你哪哪哪兒做得都很好,沒做什麼對不起它的事,可它就是不明就理地絕情而去了,留下你為對着空空的花盆怅然若失。
以前養花,越挫越勇,死了一盆,一定要再買一盆一樣的,直到養活為止,現在開始顧忌手裡的花命案,一定要認真學習好怎麼養,才敢再次嘗試。
金雀花很美,是以我在花市一見鐘情,毫不猶豫抱得美花歸。
它的黃又嬌嫩,又明亮,明黃的花色,碧綠的葉片,一眼看去,便無限生機與美好。豆科植物特有的唇形花瓣,像一隻隻展翅欲飛的小小金色鳥雀,是以才被稱為金雀花。
但是,植物界經常有些植物互相撞臉撞名,讓人分不清哪個是哪個,金雀花也有和它同名同姓長相相似的同類。是以,到底誰是金我雀花,感覺像美猴王們讓人真假難辨。
去植物志一點兒名,居然有三種豆科小仙女喊“到”,着實吓了我一跳,既然都和雀有關系,就逐一認一遍。
No.1【金雀花】
豆科,錦雞兒屬。
别名:錦雞兒、大繡花針、土黃芪、黃雀花、黃棘
看完這些别名,相信你應該會有一些猜測,往下看看,看是不是與真相不謀而合。
清朝陳淏子所著《花鏡》中對金雀花這樣描述:”金雀花,枝柯似迎春、葉如槐而有小刺,仲春開黃花,其形尖,而旁開兩瓣,勢如飛雀可愛。乘花放時,取根上有須者,栽陰處即活。用鹽湯焯幹,可作茶供。“
這段描述可以看出,金雀花有刺,是以被稱為大繡花針和黃棘;它的花朵形态狀如飛雀,是以得名金雀花、黃雀花;葉片與槐樹葉片相似,為羽狀複葉比較容易扡插;還可以用來泡茶。
再看它的别名”土黃芪“,不難看出它是一味藥材,以花和根入藥。
No.2【紫雀花】
豆科紫雀花屬。
别名:金雀花、生血草
這個有點兒氣人,你開紫花你就好好叫紫雀不好嗎?非得湊熱鬧來搶人家金雀的名字,這名字香嗎?可是你也不金啊!
叫了金雀開紫花,這還不算,還模仿酢漿草的葉子,我說酢漿草不熟悉植物的人可能不知道什麼樣,我如果說幸運草或三葉草你就有概念了,但還真學什麼像什麼,幾乎學得一模一樣,如果不開花,還真難以區分。
不過,有個辦法可以在它們不開花的時候認出它們,那就是掐斷看看它們會不會“流血”,相信你看到這兒可能會比較吃驚,什麼?植物也會流血?是的,它們也和人類一樣,有自己的血液,有些是綠色的,有些如同牛奶一樣是白色的,還有些是紅色的。紫雀花的“血”就是紅的。是以,它的别名又叫“生血草”。
通過這點就可以迅速區分它們,但是要犧牲一片葉子。
No.3【金雀兒】
豆科金雀花屬。
高可達80-250厘米。
上部常為單葉,下部為掌狀三出複葉。
它是和金雀花(錦雞兒)最容易混淆的植物。很多人把它們當成一種植物。
其實,它們也容易差別,錦雞兒花一朵一朵,金雀兒一串一串,花朵比較密集。
這是最直覺的差別。
金雀兒
錦雞兒
金雀兒
細看錦雞兒花帶紅色,金雀兒是純黃色。
花市上賣的盆栽基本都是金雀兒,錦雞兒不常見到。
葉片上看,錦雞兒葉片是羽狀複葉或假掌狀複葉,金雀是掌狀三出複葉,這兩個詞可能有點兒專業,看圖檔更直覺,實在記不住葉片差別,就記花吧,更容易。
看花曆上的圖檔,應該畫的是金雀兒,不是錦雞兒,不過,葉片畫得不太對頭。要想準确地了解每一種植物,并不是件特别容易的事,難為作者了。
今天特别挂念他,想借雀兒的翅膀飛到他身旁。
Flower
花 | 名 | 冊
文字:雲朵
圖檔來源于網絡,緻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