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北歐小國芬蘭,大家馬上會想到這是一個幸福度指數極高的國家,國民待遇好,教育體系完善,學校裡沒有考試,學生們沒有升學壓力,還會想到曾征服世界的諾基亞,想到二戰時用一杆步槍幹掉542個蘇軍的白色死神西門海耶。近日,芬蘭總理和總統在新聞釋出會上釋出了聯合聲明,将使芬蘭加入北約,芬蘭突然放下了數十年的中立倒向北約,這究竟是為什麼?

國家利益決定外交政策,俄羅斯烏克蘭的戰争讓僅有500萬人口的小國芬蘭感到極度不安全,要知道芬蘭和俄羅斯在曆史上是世仇,且有1300公裡的邊界線,此時加入北約才能自保,才是上上策。芬蘭在1917年前是沙皇俄國的一部分,蘇聯沙皇倒台之後,芬蘭在德國的支援下宣布獨立。1939年,蘇聯迫于德國的壓力,為了保全自己的東方防線,提出要芬蘭改變國界線并租界漢科半島的要求被拒後,斯大林便發動了蘇芬戰争。
本以為蘇聯将以大體量迅速壓垮弱小的芬蘭,誰曾想芬蘭百萬人民的抵抗異常強悍,蘇聯軍隊在這場戰争中表現非常拉胯,被芬蘭軍隊打的找不着北,戰争持續了幾個月,最終蘇軍傷亡20萬人以上。盡管最後蘇聯還是赢了,但赢的機極不光彩,刺激了希特勒吞沒蘇聯的野心。現在繼承了蘇聯衣缽的俄羅斯跟芬蘭的邊界線長達1300多公裡,芬蘭人民一直生活在恐懼當中。
芬蘭人民從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修各類掩體,多達5萬多個,足以容納全國550萬人口中的80%。其首都赫爾辛集城市内就有5500多個掩體,更牛的是,他們把赫爾辛基遊泳池裡的水抽幹用來做掩體。毫無疑問,俄羅斯帶給芬蘭人的壓力是最大的,但也不能否認北約沒有給他們帶來壓力。芬蘭趁此時俄烏戰争還沒有結果的時候,加入北約是其最好的選擇,一旦北約支援的烏克蘭獲勝,他們就不好加入北約了。如果此時不加入北約,他們懼怕俄羅斯危險的同時,還懼怕自己變成下一個南斯拉夫。加入北約的好處多多,可以省下一大部分的國防開支用于經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