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動車的崛起提供了一次重新分地盤、切蛋糕的機會,隻是牌桌上的主角早已不是印象中的那幾位。
在新能源車時代,誰會是特斯拉最大的對手?說傳統車企的在第一層,吹捧“蔚小理”這些造車新勢力的在第五層;而看到百度、谷歌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的,這波屬實是在大氣層了。

近日有消息稱,小度與蔚來汽車達成合作,雙方将圍繞蔚來汽車車載語音作業系統使用體驗進行優化更新。據介紹,未來小度将作為内容生态方,聯合蔚來汽車進一步提升人車互動體驗。
兜兜轉轉,看似“倔強”的造車新勢力,最後還是拜倒在百度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的石榴裙下。
“蔚小理”能力的有限
如果說打工的盡頭是考編制的話,那麼今天能看得到的造車路盡頭,則是汽車作為連接配接替代手機,或者說與手機一同作為互聯萬物的工具,具有極大的想象空間。
目前汽車與手機已經有一定程度上的關聯,從最早的手機映射到車機上執行部分功能,再到後來的手機APP成為了監測車輛狀況的工具,甚至可以成為啟動汽車鑰匙。再往後,汽車與智能家電進行關聯,也不是不可能。
設想一下,當你下班後開着一台智能汽車回家,在離家還有800米的時候,智能家電就自動檢測到你即将歸家的資訊,并提前打開空調調整到合适溫度,拉開窗簾,開啟熱水器,為迎接你回家做好準備。在這個過程中,你甚至都不需要通過語音去遠端控制。
再想象一下,未來有一天,你在客廳看到一半的電視劇,甚至可以通過一句話将它換到汽車大螢幕上,讓資訊在各個平台無縫流轉。
這就是此次蔚來會跟小度合作的重點了。
從最基本的遙控開空調、語音開關燈到更為複雜的動作識别和自動化場景關聯,智能家居可以說已經覆寫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小度助手現在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對話式語音作業系統,在家庭、酒店/地産、車載、随身四大場景位列全國第一。
而這些,都是“蔚小理”們基本沒有涉足的領域,也是它們在走向智能汽車最終形态繞不開的路徑,與百度、小米、華為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合作就是最直接的辦法。
通過合作做大蛋糕,實作規模落地
事實上,這正是目前市場對科技網際網路巨頭造車報有極高熱情的原因之一。
在一台智能汽車上接入更多的日常生活應用生态,是将汽車重新定義為第四空間的關鍵一步。要想踏出這一步,指望傳統車企是很難的,畢竟曾經的行業霸主遇到高次元崛起的新規,便會形成一個“諾基亞時刻”。
在這個時刻,縱觀行業,市場的颠覆性創新,往往不會由行業内的傳統巨頭開啟,反而是由跨界巨頭來開啟,而當下的蘋果、百度、華為等科技網際網路巨頭,便是具備開啟汽車市場颠覆性創新的“種子選手”。
以百度來說,它在人工智能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技術實力,百度Apollo早已是自動駕駛領域的老牌玩家,國内超過1000萬公裡的L4級自動駕駛累積測試裡程,樂高式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已成為全球車企智能化技術量産的首選。
甚至就自動駕駛層面來說,百度會比蘋果更具優勢。蘋果雖然擁有對消費需求的明銳洞察以及領先的工業設計、軟體系統、晶片設計等能力,但在關乎汽車未來發展的自動駕駛技術領域,其并未展現出強勢競争力。
相比之下,百度有晶片,有雲計算,有國内最強AI技術,有ACE智能交通引擎,有Apollo自動駕駛,還有高精地圖,就差自己造車了,實作完美閉環。
可以說,今天的百度,像極了當初的特斯拉,如果說有一天百度會成為特斯拉的最大對手,我一點都不會感到意外。
當然了,Apollo自動駕駛其實隻是百度Apollo能力的一部分,Apollo的完整能力還包括智能汽車和智能交通,三者正構成Apollo前行的三駕馬車。而要想真正拉動這三駕馬車,僅靠百度一家是不行的,相對于技術因素,成本因素更為關鍵。
成本(産品售價)于市場競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前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在采訪中就表示:“智能手機的颠覆就是從便宜的智能手機開始的”。
對于各家廠商而言,當下的當務之急是各方均盡最大努力,推動各種技術路線向前發展,持續降低各種技術路線量産成本,進而共同做大蛋糕,推進技術的大規模化落地。
蔚來與小度達成合作,無疑是極具前瞻性的。這就類似谷歌當年委托華為制造Nexus産品,憑借更為迅速、直接的擷取技術回報,實作更快速的技術疊代。
至于技術路線的孰優孰劣,交給市場判斷和檢驗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