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征,源于一個“乞丐”提供的絕密情報

作者:方圓教

本文來源公衆号:腦洞時史

一次,一位衣衫褴褛,掉了四顆門牙的“叫花子”,顫顫巍巍地拿着一份密報遞給了周總理。周總理看後百感交集,感動之情無以言表。不久,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征就開始了。

這位“叫花子”叫項與年,是一位長期處于隐蔽戰線的紅色尖兵。

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征,源于一個“乞丐”提供的絕密情報

1894年,項與年出生在福建省連城縣朋口鄉的一個農民家庭,後來化名梁明德。因為幼年時家境十分貧困,是以從未上過學。但他從小機靈聰明,沒有學上的項與年就刻苦自學。

1918年,24歲的項與年去南京看望在法院任職法官的哥哥項延爵時,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革命的力量,血氣方剛的他毅然決然了的參加了孫中山上司的革命運動,想為改變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項與年1925年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并于不久後受海外黨組織派遣前往荷屬東印度婆羅州三馬林達,在當地華人華僑中開展勞工運動。項與年隻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就成為了當地華僑華工的領袖,發動了多起勞工罷工運動。

1927年項與年回國後不久,就在周恩來的安排下前往上海勃生路(今為長壽路)創辦複炎國小,親自擔任校長。

在外人看來,項與年是一位歸國華人,國小校長,隻有項與年和少數人知道,其實他的真實身份是中央特科的一名紅色特工。

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征,源于一個“乞丐”提供的絕密情報

1929年8月30日,我黨農民運動領袖彭湃被叛徒出賣,不幸犧牲,中央特科經過調查,最後查出了罪魁禍首,就是時任中央軍委秘書的白鑫。

中央特科決定除掉這個叛徒,為彭湃報仇,這個任務,就落在了特科紅隊主要隊員項與年身上。

當時,白鑫已經察覺到我黨盯上了他,惶惶不可終日,隻能住在國民黨上海市黨部常委、情報處長範争波家裡,并提出到意大利避避風頭,國民黨同意了他的請求,準備安排他離開。

這天早上,白鑫在國民黨特務的保護下,走出範争波家的大門,剛要鑽進小汽車時,早已等候在不遠處的項與年便帶着幾名同志快步沖了上來,對着白鑫開槍射擊。

白鑫中槍後,還想逃竄,項與年追上去,親手将他擊斃,除掉了這個可恥的叛徒。

是以,項與年很早就是我黨在秘密戰線上的精英人物,後來之是以能受命傳送那麼重要的情報,也跟他長期鍛煉出來的經驗分不開。

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征,源于一個“乞丐”提供的絕密情報

1934年9月,為了執行“剿共”的政策,蔣介石在廬山召開了秘密軍事會議。時任國軍贛北第四行政專員兼保安司令的中共地下情報員莫雄,也出席了這場會議。

會議的主要日程主要是一門心思拿出圍剿紅軍的辦法來。最後,蔣介石拍闆定下了一個計劃,史稱“鐵桶計劃”。這個計劃的主要内容就是,國民黨派150萬大軍、270架飛機和200門大炮,瞄準紅軍的聚集地——江西瑞金,對瑞金進行全方位包圍。

而且他們還有一個更毒的計策,那就是,将士們每天前進5公裡,不着急進行攻擊,而是先修築鐵絲網和碉堡工事。修築工事的主要目的就是形成封鎖線以及全方位的碉堡,把紅軍徹底困在瑞金,斷絕紅軍的一切物資來源,最終實作全殲紅軍的目的。提出計劃之後的蔣介石,顯得很是自信,或許也覺得自己是實在是太有才了。而且,在會議上,他還信誓旦旦發表講話:“剿共大業,畢其功于此役! ”

會議結束後,莫雄深深地吸了一口冷氣,若此計劃實施成功,紅軍的處境不堪設想。

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征,源于一個“乞丐”提供的絕密情報

7天之後,莫雄在掌燈時分回到了德安。他稍作休息,立刻通知項與年、劉啞佛、盧志英到他的辦公室,開始了秘密會談,他們要幹一件大事了。

莫雄從身邊取過幾個沉重的牛皮紙口袋,足足有三四斤重,裡面全部是牯嶺軍事會議的檔案,每個檔案的右上方都打了一個藍色的“絕密”字樣,并有編排的序号。

三位共産黨員開始了緊張的工作。一個小時後,他們看完了所有的檔案。下一步就是如何把這些秘密計劃告訴德安南邊的中央紅軍。

項與年們是這樣做的:他們先把“鐵桶圍剿”計劃的中心點以特急電報發往瑞金,然後分頭将檔案的詳細内容用密語抄寫在四本學生字典上。下一步就是派誰把情報送到瑞金去。

這一份情報可以說是十萬火急,它關系到10多萬人的生死。從德安到瑞金,中間要經過永修、建立、南昌、豐城、崇仁、樂安、甯都、石城8個縣市,幾乎縱貫大半個江西。一路上高山激流、狼蟲虎豹、敵軍關卡,任何一項都可以置人于死地。這就需要送情報的人要同時具備勇氣、智慧、體力、毅力,甚至是冥冥之中的運氣。

項與年、劉啞佛、盧志英三位共産黨員都搶着要去,他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而且,這三個人都具備上面所說的條件。

在争執過程中,項與年怒吼道:“不要再争了,個人生死事小,黨的存亡事大,我會這裡的方言,也熟悉這裡的人情地貌,由我去最合适不過了。”

衆人思慮過後,也想不到理由反駁,隻好把這個挽救紅軍的重任托付給了項與年。

于是,項與年僞裝成了一名教書先生,當天便從德安出發,日夜兼程趕往瑞金,沿途遭遇國民黨哨卡盤查的時候,項與年便主動将字典交出,以證明自己的“教師”身份,國民黨反動派沒發現項與年有什麼問題,便将他放行了。

後來,項與年遭遇反動派的設卡盤問越來越嚴格,其地下黨身份暴露的風險越來越大。

泰和的山區,到處都遍布着國民政府的封鎖關卡,經過此處都要進行嚴格搜身,國民政府一旦發現可疑人員就會立刻逮捕;越靠近瑞金,路上的盤査越嚴格,防線可以說是密不容針心急如焚、束手無策的項與年,終于想到了一個辦法。

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征,源于一個“乞丐”提供的絕密情報

他撿起了一塊石頭,對着自己的門牙就是一頓猛敲,鮮血直流。砸斷牙齒後,項與年躺下就開始睡覺。

等到第二天起來後,由于一滿嘴傷痕導緻了他的腮幫子腫脹得厲害,一呼吸滿口血腥味,再加上他很瘦,頭發跟雞窩一樣,再配上早就被樹枝刮得爛七八糟的衣服,項與年此時的形象比真的乞丐還要像乞丐。

下山以後,沿途查崗的哨兵看見這個衣衫褴褛、蓬頭垢面,遠遠就能聞到一股渾身臭味的叫花子,隻好将他趕走。

項與年堅韌頑強,平常人拔一顆牙都疼痛難忍,項老卻自己打掉四顆。對項與年來說自己早已以身許國,又有何事不敢為呢?

在這樣的僞裝下,躲避搜查,查崗的人就放了行。就這樣,他一路堅持了6天6夜,10月7日終于到達了中央蘇區。

到了瑞金之後,他趕忙跑去找黨的臨時中央。由于項與年的形象太過驚奇,是以門衛也不讓他進,情急之下他指名道姓就要見周恩來。而周恩來聽到通報後,立刻跟着李克農走了出來。

兩人一見面,項與年高興不已,一邊說自己是項與年,一邊趕忙把絕密情報拿了出來。周恩來和李克農此時正用着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項與年,當初他們在中央特科相識,如今剛分别三年,項與年已經完全讓人認不出來了。

周總理聽完項與年的彙報後,立馬召開了緊急會議,最終做出了三天後撤離中央蘇區、進行紅軍長征的最高決議。

1934年十月初,國民黨軍隊推進到中央根據地腹地,紅軍主力實行了戰略大轉移。十月十日,紅軍開始了舉世聞名的萬裡長征。

不難想象,要是項與年沒有及時傳遞這份情報的話,後果不堪設想,這對紅軍以及黨中央來說都是一個緻命的打擊。

慶幸的是,在關鍵時刻項與年送來了這份關系紅軍命運的情報。

項與年當年也跟随大部隊踏上了長征之路,不過中途又被組織派往香港開展秘密工作,不久回到上海從事情報工作。在這期間,他表現突出,被組織授予“反特鬥争勝利獎”。

1937年,項與年到延安學習。1940年,項與年從延安黨校畢業配置設定到陝西關中工作。後來,他擔任了區委統戰部長。

抗争勝利後,又奔赴東北,曆任松江省延壽縣縣長,松江省建設廳廳長;建國後,先後擔任遼甯省工業廳副廳長、遼甯省監察廳副廳長等職。

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征,源于一個“乞丐”提供的絕密情報

1956年國慶節,中央軍委特派項與年專程到廣州接莫雄赴北京出席國慶典禮。李克農代表中央軍委設宴招待莫雄和項與年,葉劍英元帥也在家中擺酒宴請兩位英雄。

1969年,項與年回到家鄉,深知百姓艱苦的他,将自己攢下來的幾千塊錢都以捐款的方式,捐給了家鄉發展水電事業。

1972年,遼甯省革委會為項與年前輩補發工資。而項與年拿到錢的第一件事就是補交自己之前欠下的黨費,然後又将剩下的錢,為家鄉的公路建設而捐了出去。

作為唯一的血脈親人,項德崇不止一次想将父親接到自己身邊照顧,但卻都被項與年給拒絕了。而就在此時,項與年病倒了,他患上了非常嚴重的肺炎,再加上早年間經常風餐露宿,他的身體留下了非常嚴重的病根,以至于很多專科醫生前往治療都無濟于事。

等項德崇趕到父親身邊時,項與年正眯着眼似睡非睡地躺在那裡,看起來很是虛弱。直到兒子出聲,他才顫顫巍巍地伸出手。将死之人的手是徹骨冰涼的,不管怎麼暖都不會熱。強忍着悲痛,項德崇一直守着他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征,源于一個“乞丐”提供的絕密情報

1978年10月2日,項與年病逝于龍岩,龍岩本地政府為這位英雄舉行了追悼會,與此同時,項與年前輩生前工作的機關遼甯省委方面,在得知這一消息後也緻電哀悼,并開展哀悼會,很多項與年生前的戰友紛紛參加。

禮堂上,相片上的老人腼腆溫和,而正是這樣的一個人,在為革命事業付出生命的同時,更讓百姓感受到了共産黨艱苦謙虛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