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困擾毛主席40年的一樁命案,卻在1989年被兩名地質工作者意外破獲

作者:康叔戰争說

1935年10月7日,駐紮在六盤山耿灣鎮外的300餘名紅軍戰士突然在一夜之間全部離奇犧牲,頓時引發中央震怒。然而,任憑中央保衛科如何調查,戰士們的死因卻一直都沒能查到,這起案件也由此成為了毛主席心中揮之不去的一個心結。直到去世前,毛主席依舊沒有放棄對六盤山紅軍遇害案的調查,可惜并沒能夠有所查獲。

但有意思的是,就是這麼一起困擾了毛主席40年的案件,卻在1989年被兩名地質工作者意外破獲了,這也算代替主席給了遇害紅軍戰士們一個交代。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連毛主席都沒能破獲的案件,為何會被兩名地質工作者破獲?殺害紅軍的真兇又到底是誰?今天康叔就為大家講述這段令人痛心的六盤山事件。

困擾毛主席40年的一樁命案,卻在1989年被兩名地質工作者意外破獲

六盤山

六盤山是紅軍長征路上的最後一座大山,隻要翻過去便是一片坦途,同時這裡也是紅軍開赴陝北的必經之地。為此,翻越六盤山是紅軍不得不面對的一個挑戰。

然而,六盤山位于陝甘甯三省交界,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當時盤踞在這裡的勢力也是錯綜複雜,不僅有東北軍和甯夏本地的軍閥勢力馬家軍,更有規模較大的有國民黨正規軍。是以紅軍想要翻過這裡,決不是一件易事。

不過,毛主席很快就找到了解決方案。他利用三股力量間互相猜疑的弱點,指揮部隊在三方的勢力範圍内不斷穿插,而在紅軍的巧妙周旋下,同床異夢的三方勢力被搞得苦不堪言,隻能不斷調動軍隊填補防線。最終,毛主席抓準時機指揮部隊從敵三方勢力薄弱的青石嘴地區突圍,直接打了國軍一個措手不及。

青石嘴地區位于國民黨軍隊的後方,敵人怎麼也想不到我軍會繞到這裡突圍,是以守備青石嘴的隻有國民黨的一個騎兵團。抵達青石嘴後,毛主席指令林彪和左權盡快突破防線,結果隻不到2個小時,敵軍便被徹底擊潰,我軍迅速突圍。

翻過了六盤山,意味着長征勝利就在眼前,為此毛主席詩興大發,大筆一揮寫下了脍炙人口的《清平樂·六盤山》一詞。這堪稱千古佳作的幾句,不僅将紅軍的意氣風發展現得淋漓盡緻,更使得六盤山從此名聲大噪,一躍跻身名山之列。

困擾毛主席40年的一樁命案,卻在1989年被兩名地質工作者意外破獲

《清平樂·六盤山》毛主席手書

翻過六盤山後,将士們已經辛苦奔勞了一整天,為了保全體力,紅軍決定在山下歇息一夜。但不曾想,正是這短短一晚的歇息,卻出了大事。

10月8日一早,毛主席剛剛處理完一夜工作,一封報告便被加急送到了他的面前,毛主席一看,一行觸目驚心的文字瞬間刺痛了他的内心:駐紮在耿灣鎮外的三百餘名紅軍一夜間全部犧牲!

要知道,這些紅軍戰士可全都是從中央蘇區跟着大部隊一路走過來的,曆經了長征淬火的他們一個個都是能打勝仗的寶貝,是革命的火種。如今就這麼突然長眠在了六盤山上,毛主席的心裡怎能好受。

怒不可遏的毛主席立即指令中央保衛科徹查此案,務必要揪出兇手。而中央保衛科也不敢怠慢,随即前往耿灣鎮尋找線索。當到達耿灣鎮後,眼前的一幕讓保衛科的人百思不得其解,因為現場沒有任何打鬥過的痕迹,戰士們一個個都保持着安詳的睡狀,看起來就像是睡着了一般。

可當湊近,才會發現,戰士們已經全都沒有了呼吸。

看着三百多名戰士就這麼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死去,中央保衛科的同志們心如刀絞,同時下定決心要找出兇手告慰英烈,絕不能讓戰士們死得不明不白。

通過對村民的問詢,中央保衛科了解到這三百多名戰士于前一日傍晚抵達耿灣鎮後,就在一個小村子外面駐紮了下來,并沒有任何戰士進過村。

困擾毛主席40年的一樁命案,卻在1989年被兩名地質工作者意外破獲

六盤山紅軍小道

根據事發現場的情況和戰士們的死狀,保衛科調查人員判斷戰士們的死因最很可能是中毒,而戰士們所尋找的水和食物,就是被投毒的首要對象。要知道,在青石嘴突圍時為了能迅速通過,戰士們奉命丢掉了身上的所有負重,其中就包括水和幹糧。一天奔波下來,戰士們又渴又餓,但鑒于中央不許擾民的規定,大家都沒有去敲村民的門,隻能自己去尋找食物和水。可是,任憑調查人員翻遍事發現場,卻沒有發現任何食物的痕迹。

那麼,有沒有可能是戰士們找到的水源被投毒了呢?在鄉親們的帶領下,保衛科很快就找到了距離事發地最近的一汪泉水,泉水周邊有着非常多的新鮮腳印,戰士們應該就是在這裡喝的水。不過,據鄉親們表示,這裡一直以來都是他們的重要水源地,村裡人喝了從沒出現過問題,而調查人員也并沒有在水中發現任何異樣。

一番調查下來,保衛科的從業人員徹底犯了迷糊,整整三百多人的事發現場,竟查不到關于死因的任何線索。而就在調查人員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個壞消息又突然傳來,國民黨和馬家軍正在步步逼近!對此,紅軍隻能緊急轉移,調查工作也不得不是以擱置。

數日後,中央紅軍順利抵達吳起鎮,兩萬五千裡長征宣告勝利結束。

困擾毛主席40年的一樁命案,卻在1989年被兩名地質工作者意外破獲

吳起鎮會師

雖然長征結束,革命開始了新征程,但六盤山下的那三百多名烈士卻成為了毛主席的一個心結。抵達延安後,毛主席又多次派遣中央保衛科前往耿灣鎮調查,表示一定要揪出兇手,好給戰士們一個交代。

可是,盡管調查人員傾盡全力,調查工作卻始終沒能有所進展。而且随着時間的流逝,破案的難度還越來越大,久而久之,這起案件逐漸并定性為了懸案,被寫進了中共的軍史中。

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還是放不下當年的三百多名戰士,他囑托周總理調查此事,并訓示看看能不能從國民黨特務那裡找到一些線索。周總理為此命人幾乎查遍了當時全國各地所有的國民黨特務資料,可依舊無果。

之後的時間裡,毛主席每隔一陣子都會要求當地政府前去調查一番,盡管他知道破案的可能性并不大。随着毛主席去世,這起案件從此沒有人再關心,它隻偶爾被當做一樁懸案為人所津津樂道。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六盤山300多名烈士離奇犧牲54年後的一天,這起被毛主席惦記了多年卻始終難解的案件,竟被兩位地質工作者撥開了層層迷霧。

1989年,蘭州軍區駐紮在甯夏的某部給水團奉上級訓示,前往六盤山地區的環縣進行水質勘探調查,當時給水團勘察的第一個地點就是耿灣鄉。而這個耿灣鄉,正是之前300多名紅軍戰士離奇身亡的地方。

困擾毛主席40年的一樁命案,卻在1989年被兩名地質工作者意外破獲

給水團戰士

耿灣鄉背靠大山,空氣清新,但當地居民的身體狀況卻很不理想。給水團的水文地質工程師王學印和王森林認為影響村民健康的罪魁禍首是當地水質,于是便讓村民帶他們到當地水源進行采樣。

結果,就在當年紅軍取水的那汪泉眼裡,王學印和王森林發現了大量的鉀離子。鉀離子本無大害,但長期飲用富含鉀離子的水,就會導緻各種身體疾病,輕者精神萎靡,重則還會對心髒造成嚴重負擔。顯然,村民的整體健康情況較差,就是長期飲用這種水導緻的。

由于對紅軍當年在此地的境遇有所耳聞,王學印二人便試圖着手去調查這起案件。通過大量資料佐證,王學印二人認為,當年導緻紅軍突然中毒而亡的很有可能就是這潭泉水。

不過,鉀離子雖然對人體有害,可還遠遠達不到一夜之間就緻人突然死亡的地步。是以導緻300多名紅軍遇害的“真兇”絕不隻是那麼簡單。

為了搞清真相,王學印和王森林回到了耿灣鄉,準備對那潭泉水進行更深入的探索。一番研究過後,二人在泉水中果然發現了異樣。

就在那潭泉水中,王學印發現泉底不斷有氣泡冒出,而且還帶有一種淡淡的杏仁的味道。此後,根據兩人的勘測,發現耿灣鄉附近有石油分布,而從泉底冒出來的氣泡中攜帶的很有可能就是氰氣。如此一來,氰氣和泉水中的鉀離子很可能會發生反應形成氰化鉀,而這正是一種劇毒物質,完全有可能導緻紅軍在一夜之間身亡!

困擾毛主席40年的一樁命案,卻在1989年被兩名地質工作者意外破獲

氰化鉀

可是,如果泉水中含有氰化鉀,那為什麼當地村民飲用了那麼多年卻沒有任何事呢?本着這個疑問,王學印和王森林開始對當地進行了進一步的勘測,同時還将水源樣本送到更專業的研究所進行化驗。

經過一番鑒定和勘測,王學印和王森林終于确定,當年導緻300多名紅軍戰士離奇身故的罪魁禍首正是那潭富含了氰化鉀的泉水。隻不過,當地的地質非常穩定,氰氣一般每隔十幾年才會集中噴發一次,而每次噴發都會導緻泉水渾濁不堪,根本無法飲用。

當年紅軍到達此地,很可能就是碰上了氰氣噴發,但當時天色已晚,加之戰士們口渴難耐,是以并沒有注意到泉水的異樣,這才導緻了悲劇的發生。

由此,當年困擾了毛主席四十年的懸案,終于在科學條件進步的幾十年後被偵破,也算是給了紅軍烈士們一個交代。不過,曆經了千難萬險經過長征淬煉的紅軍戰士們,沒能夠在革命之路上創造更大的輝煌,卻被小小一汪泉水奪去了性命,這不得不令人唏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