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幹法》3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逆襲法則

作者:潇灑讀書筆記分享

@潇灑讀書筆記分享-第三部分,共分三部分分享全書:

詳解:

唐太宗李世民在地飯裡邊說過,曲法于上,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意思是,要達到上這個标準,無疑需要設立更高的目标。京瓷公司創業之初坐落在日本京都中京區西京園丁。一有機會,稻盛和夫就會向員工說,啊,我們要成為西京園丁第一的企業,達到西京園丁第一以後,就要瞄準中京區,抵達到中京區第一以後,就要争取京東第一。達到京東第一以後,就要争取日本第一,當然最後是要達到世界第一的。此時的京瓷公司資本微薄裝置落後,員工隻有28名,不要說日本第一、世界第一了,就是在西京園丁和中京區,他也根本比不上已經遙遙領先的巨無霸汽。乍看起來,稻盛和夫是完全自不量力,癡人說夢,但就是這樣貌似荒謬的目标,使得他和京瓷人竭盡全力的最高目标而奮鬥。稻盛和夫說,當你竭盡全力時,神靈就會顯身。這不是封建迷信,也不是怪力亂神,而是自助者天助的另一種說法。稻盛和夫故京瓷員工将無論如何一定要這樣做的願望滲透到了潛意識當中。用百米賽的速度跑馬拉松,這就是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而付出的這種努力,也就是玩命的工作以後,當初看似不可企及的目标竟不知不覺地就達到了。第二,要每天努力,持續進步。在稻盛和夫看來,那些讓人啧啧稱奇的偉業,幾乎都是極為普通的人。兢兢業業,一步一步的持續積累的結果。當稻盛和夫開始自己職業生涯的時候,童年有的拿了獎學金赴美留學,有的在大企業裡用最尖端的裝置做着最先進的實驗。展望未來,他也确實看不出落魄的自己做着單調的實驗會有怎樣的前景。此時,他不再像一般人那樣暢想未來,而是留意當下,發誓一定要完成今天的工作。今天比昨天哪怕隻是前進一厘米,也要前進。同時還每天檢討今天的工作依舊,明天有一點改良,找到一點竅門。就這樣,先試一天,再試一個月,接着是一年,然後是五年十年,锲而不舍的稻盛和夫進入了一個當初根本無法想象的境界。當京瓷公司成立以後,他個人的持續進步的做法擴充成為整個企業的哲學。在京瓷,一方面有着成為日本第一、世界第一的偉大願景,另一方面卻和其他企業不同,從沒有什麼三年五年規劃。在稻盛和夫的指導思想下,京瓷人隻建立一年的,年度經營計劃。假以時日,憑借每天的一點一滴努力,持續進步,終于成為同行業當中首屈一指的企業。第三是要出色工作,追求完美。怎樣才能出色工作呢?稻盛和夫的回答是,追求完美,之前每天的持續進步,并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而是要求每一天的工作都要追求完美。稻盛和夫曾經狠狠地批評用橡皮擦去錯誤數字的财務部長。因為他認為,在工作當中有許多橡皮絕對擦不掉的事情,而如果有了錯誤就改一下,馬馬虎虎做事,小的錯誤就會頻繁發生,最終将導緻不可挽回的重大錯誤。正是基于這個認識,稻盛和夫認為,最佳不該是追求的目标,因為最佳是同别人比較的相對價值觀,是以矮子裡面也能拔高個兒,水準很低的群體中也存在所謂最佳。稻盛和夫給京瓷設定的目标,從來不是最佳,而是完美,不是更好,而是至高無上。這個标準是絕對性的,不是同他人比較,而是自己就具備颠撲不破的寶貴價值。因為追求的是完美,是以要完成一個産品99%的努力是不夠的,一點差錯,一點疏忽、一點馬乎都不允許存在,任何時候都要求100%的完美主義。舉個例子在京瓷,哪怕一個産品性能尚可,但是如果顔色不夠鮮亮,外觀令人賞心悅目,會被視為不合格品,回爐重做。這就是稻盛和夫對于出色工作的了解。第四是要日積月累,銳意創新。在稻盛和夫這裡,苦幹固然占了很大比重,但巧幹也是不可或缺的。隻是在巧被一般人誤讀為占便宜、鑽空子的浮躁時代,稻盛和夫這種巧不太容易被人了解。這是因為稻盛和夫的巧是大巧若拙的巧,它對創新的了解更印證了這一點,隻知道别人的後塵,絕不可能開拓新的事業,而無人涉足的新路,盡管看似寸步難行,未來可以有許多新的發現和巨大的成果。喬丹和創新不是走捷徑,每天都有一點鑽研創新,今天比昨天進一步,這種上進心才是進入真正的創造之門的秘訣。因為這個理念,稻盛和夫不太欣賞所謂的才子,因為才子。往往自視才高八鬥,厭煩像烏龜那樣認真過好每一個今天,總是想象兔子般尋找最短距離,而真正可貴的卻是看似蠢笨的人不選擇捷徑,一步步一天天踏實努力,這才是創新的源泉。不過需要強調指出的是,稻盛和夫說的持續不是重複,不是漫不經心,長時間重複的做一件事而沒有思考和檢討是不可取的。必須要不斷追問自己有沒有改進創新的可能,既要志存高遠,定下目标,也要每天努力,持續進步,更要出色工作,追求完美,日積月累,銳意創新。這是稻盛和夫告訴我們,在具體工作的實際操作中需要做到的最重要的四點。最後稻盛和夫一個方程式來總結自己的工作觀乃至人生觀,那就是人生和工作的結果等于思維方式乘以熱情乘以能力。在稻盛和夫看來,這個方程式中的三個要素,思維方式最為重要,熱情、誠實,能力排第三。這個排序并不代表能力不重要,而是說明拼命工作的熱情這個要素更為舉足輕重,這一點在之前我們已經做了介紹了。這裡需要強調的是,思維方式與能力和熱情的分值都是從零分到100分不同,思維方式的分值是從負100到100分。不厭辛勞,願意為大家的幸福拼命工作,這樣的思維方式就是正值,反之,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真誠的人生态度,這樣的思維方式就是負值。打一個比方,稻盛和夫方程式中的思維方式就是驚濤駭浪的商海中的定海神針。闡述這些的時候,稻盛和夫其實不無後怕,他自己年輕時候也差點因為一念之差踏入平穩。大學畢業之際,因為找不到正經工作,稻盛和夫很認真的想過,在一個弱者吃虧的社會裡,加入講義氣講人情的黑社會或許是一個好選擇。自己讀過大學,就是當古惑仔,也是一個有文化的知識性古惑仔,不光是想當初的他都已經走到了黑社會事務所門口,隻是念及親人們的期待才懸崖勒馬。假設當初稻盛和夫入夥黑幫,評他的才幹,或許也會穿金戴銀,大茶飯吃得飽飽的,但按照它的方程式,這樣的話,他的能力和熱情無疑是要乘以一個負值,後來的人生結果可能是萬劫不複的。這個例子也從反面說明了思維方式的重要性。思維方式的重要性其實是跨文化、跨國界的。在中國古代,也有儒商的說法。所謂儒商的氣質修養,不是現代東施效颦者們的穿唐裝、盤手串兒,是大則兼濟天下的遠大抱負,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憂患意識。有一副對聯說得好,溫良恭儉讓,讓中取利,仁義禮智信,信内求财。這是對儒商風範的完美刻畫,說的是修齊治平,以人為本,義字當頭,立在其中。這一股君子愛财、取之有道的清流,支撐起了中國經營者的風骨,這也正是分值為正的思維方式給經營帶來正面影響的一個典型寫照。說到這裡,這本書就介紹的差不多了,我再給你總結一下,本期内容主要是來解讀幹法,首先呢,介紹了我們為什麼需要工作,因為工作能夠幫助我們提升心智,磨煉靈魂,也是對治貪嗔癡三毒的修行。其次強調我們該如何投入工作,那就是要調整心态,喜歡上自己的工作,自我燃燒,轉起漩渦,主動成為工作的核心任務。第三,闡述了具體工作的實際操作當中最重要的四個方面,包括了志存高遠、定下目标、每天努力、持續進步、出色工作、追求完美和日積月累的銳意創新。最後,用人生和工作的結果等于思維方式乘以熱情乘以能力這個方程式進一步概括了本書的宗旨。海爾集團CEO張瑞敏曾經說過,稻盛和夫是我最尊敬的企業家,他的著作讓我很受啟發。阿裡巴巴集團主席馬雲也說過,我把做企業從當成一種樂趣到做成事業,再把它當成做人一樣,這一路我學到了很多。我對稻盛和夫的思想哲學觀點尤為贊賞。無論身處制造業還是網際網路,許多商業領袖對稻盛和夫先生充滿欽佩之情。即使你并不打算從商,從稻盛和夫先生身上仍然可以獲得很多積極的能量。出色的工作唯有出色的人才能完成。好幹法,這本書就為你解讀到這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