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理性探讨|全世界在催生,要生孩子嗎?

作者:宇宙新一
我是新一,點選右上方“關注”,分享更多普通人的【成長幹貨】+【自救指南】,一起【行動變現】。
理性探讨|全世界在催生,要生孩子嗎?

本文共3753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

[月亮]

去年10月中旬,在父母的催促下,我和楊先生在老家出席了,由父母全權操辦的傳統婚禮。沒有什麼備婚時間,我們像被推着往前走。

在老家出席完婚禮後,全世界開始催我生孩子。最誇張的就是,我的母親大人。我回,暫時沒有備孕計劃,并說也能接受一輩子丁克,孩子不是人生的必需品。她說,等你老了以後一事無成,崽也沒一個。是親媽沒錯了,受着吧。

更多的聲音是,“不要錯過最佳生育時間啊,畢竟年紀不小了,順其自然,該生就生吧。”朋友聊天,也會問,什麼時候生孩子啊。我說還沒準備好。然後畫風就變成了這樣:什麼事情是準備好了才開始的,不都是上了戰場,才扛起了大炮......

最過分的是,我去請教創業有所成就的大姐夫。說到他當年創業的動力,他居然告訴我來自于有了孩子。好家夥,我是不是不生個孩子,這輩子就沒法做出成績了?

我承認人生是立體和多面的,事業成功的決定因素,當然不僅僅是生了孩子。不想再被人推着往前走了,既然逃避沒有用,那就好好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吧。

01.

其實之是以,我會感受到全世界都在催生,是因為自己很重視這件事情。或者說自己内心深處也是想生孩子的,如果毫不在意,壓力就無孔而入了。是以在我們感受到巨大壓力時,正是看清自己真實想法的時機。

婚前我和楊先生有過這樣的探讨,生命中對我們很重要的人,在我們心中的排序是怎樣的。很多人說,重要的人都很重要,哪來的排序。但事實是,排序是客觀存在的,隻是你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而已。就拿父母來說,一樣都是自己肚子出來的孩子,卻總有偏愛的那一個,一碗水也做不到一直端平。

那麼重要的人在我心中是怎麼排序的呢?

1、自己

2、伴侶

3、父母和孩子

4、朋友和親戚

楊先生在清楚上面的順序後,笑着說,“等着打臉吧,有了孩子以後,人會變的。”我當然明白他說這話不是空穴來風,我也觀察到身邊有太多人在有了孩子之後,性情大變。這裡不僅僅是說媽媽們,也包含爸爸們,當然媽媽們更誇張一些。

楊先生的排序與我截然相反:

1、伴侶

2、父母和孩子

3、自己

4、朋友和親戚

楊先生的排序,其實不能代表大多數男性。我跟一些男性朋友交流過,發現他們基本都把孩子放在伴侶之前的位置,最後才是自己。當然這樣的取樣,其實也說明不了什麼,樣本太少。這裡就純粹分享,僅供參考。

02.

偶然在網上看到一個女生的分享,說她在二十七八歲的年紀,突然找不到人生的意義了,甚至想過去死。在人生的至暗時刻,她意外懷了寶寶。這個寶寶,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她的焦慮和茫然。

是以生育這件事,到底是會給女性帶來焦慮,還是能幫我們緩解焦慮?

粗略一想,作為新手父母,生育必然會帶來新的焦慮。但孩子的到來,需要媽媽的很多注意力,是以也在另一方面,充實了父母的生命。就像我表姐說的,剛結婚時還會跟姐夫吵架,現在忙工作忙兩個孩子,根本沒工夫吵架。

以前我不想生孩子,是害怕自己的時間會被孩子占據,也害怕自己照顧不好另一個生命,更害怕自己變成那種眼裡隻有孩子的媽媽。

婚後有段時間,說到生孩子,我就本能地抗拒。後來我才明白,不敢生孩子,是在逃避承擔育兒的辛苦和責任。從商業的角度來看,生育是一個極其不劃算的項目,風險全部由父母承擔。而女性付出的生育代價,父母付出的養育成本,是無法用簡單數字進行估量的。

可能多數人養兒是為了養老,這種傳統思想或許是刻在了大部分人的骨子裡。不然也不會出現,『大多數父母以兒子為主,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這種現象。現在商業比較發達,就算沒有孩子,養老也不用太擔心。如果養兒僅僅是為了防老,那這個投資回報率實在是太低了。

更多的人其實也沒有想好,要不要生孩子,就稀裡糊塗地當了父母,這是一條無法回頭的路。我觀察身邊很多人,都是生了一胎後,就堅持不再生二胎。原因當然有很多,但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生一胎時,完全不知道自己面臨的是什麼,無知是以無畏。看到大部隊人手一張生育卡,就乖乖随大流申領了。少部分人,是思考清楚,也準備好了以後,才選擇要孩子的。而我希望自己,是後者。

就像我從來不認為結婚是必要的,也不認為生孩子是必要的。被催婚時,好像結婚能治百病,能解決所有問題。現在又輪到催生了,我想說的是生孩子從來不是一種拯救,更不是完成義務,而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

03.

我們來簡單地,列舉兩種選擇的好處吧。

選擇不生孩子的好處:

1、避免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恐懼和痛苦。

2、避免了女性因為生育造成,不可逆轉的身體變化和損耗。

3、避免精神和心理上的各種損耗,如産後抑郁。

4、避免了養兒育女的辛苦和麻煩,以及可能出現的親子沖突。

5、避免了因為有娃,而丢失的生活秩序,以及可能在一地雞毛中,丢掉了自己。

6、避免了因為有娃,而影響自己的事業發展。

6、擁有充分的時間、空間、精力。

7、節省了一大筆育兒經費。

……

選擇生孩子的好處:

1、孕育生命的成就感和價值感。

2、親子關系帶來的另一種人生體驗和幸福感。

3、和孩子一起重新成長了一次,讓自己身心發展更成熟,生命更完整。

4、陪伴一個新生命,一個獨立個體成長,創造一段難忘的經曆,再學會體面地退出。

……

現在,我們可以得出肉眼可見的答案了。但生育作為寫在人類基因裡的本能,在經過理性分析後,就隻有反本能這一種意義嗎?那為什麼富人,都把孩子當成珍貴而稀缺的資産。

女性的價值,當然不是隻有生育。但一個人的價值,怎麼就不可以來自于生兒育女?你介意的,不過是你的價值,隻有生育而已。人生是多元度的,你的價值,怎麼可能隻有生育而已?多種沖突和欲望,才有了豐富生活。

04.

我關注了很久的連叔——連嶽,在他的文章中提到,讀者對他的攻擊:“自己丁克卻勸别人生二胎三胎,足證其虛僞。”他強調,丁克是自己人生的失誤,現在自己和太太都很後悔,隻是他們都50多歲了,補救難度太大,是以才勸年輕人珍惜時間,珍惜孩子讓自己成長的機會。

生了孩子,真的後悔了也隻能繼續前行。選擇丁克,老了也有可能會後悔。每一種選擇的背後,都有相應的代價,人生從來沒有兩全。

可能生了孩子,迎難直上的,大機率是在辛苦和孩子叛逆時,閃過幾絲後悔的念頭。等到辛苦散去,孩子相伴的幸福感又大過了一切。而丁克,年輕時可能落得一些輕松和自在,卻缺少了人生很重要的親子體驗。

以上這些,不過是我輕描淡寫的臆想。還沒有實實在在經曆過,我說的話也不具備任何說服力。但作為一個理性的樂觀派,兩相比較,我可能還是會選擇要這份體驗。但在我還沒有真正去做這件事之前,變數都很大。人生嘛,以萬變應萬變。

05.

那麼選擇生孩子,需要做哪些準備?

夫妻溝通:

1、為什麼想跟對方生孩子?

2、為什麼決定要孩子?

3、計劃什麼時候生?生幾胎?

4、身體和心理上是否做好當父母的準備?

5、有了孩子後,是否會影響夫妻關系?

6、有了孩子後,是否會影響事業發展?

7、有了孩子後,主要由誰來照顧孩子?家庭如何分工?

8、充分了解生育前,需要做好的具體準備。

9、充分認識生育後,需要承擔的具體責任。

10、是否儲備足夠的備孕、孕期、哺乳期、育兒知識?

11、雙方的育兒觀有什麼不同?怎樣求同存異?

……

經濟基礎:

1、生産醫院。

2、月子中心、月嫂。

3、新生兒必需品。

4、早教機構。

5、育兒嫂。

6、幼稚園。

7、教育基金。

……

充分了解選擇當媽媽,可能會面臨的困境:

1、生理方面:身材走樣、變胖、變醜、長斑、妊娠紋、乳腺炎、陰道損傷、盆底肌損傷、腹直肌分離等。

2、心理方面:孕期的辛苦、分娩的痛苦、産後抑郁、經濟壓力等。

3、事業方面:職場歧視、職業發展受限等。

……

充分了解選擇當爸爸,可能面臨的困境:

1、生理方面:發福(跟着妻子吃月子餐、過勞肥等原因)。

2、心理方面:責任壓力、經濟壓力等。

3、事業方面:無。

……

這些準備,讓我不得不再一次感歎,生育成本之高。也必須承認,女性在生育中要承擔更多。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決定生孩子,希望自己是在做好了以上各種準備後進行的。

​​​[月亮]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為什麼要生孩子,過好自己的生活不就行了?”

下面有一個7.1W贊的回答,來自【ze ran】知友:

在三四十歲的某一天,你會突然發現,生命中最好的事,都已經發生過了,剩下的隻是重複和老去,一年年,一天天。

而孩子會沖走重複,讓生活重新變得未知。他/她讓你煩惱,讓你牽挂,讓你歡喜,讓你驚訝,讓你再經曆一次童年,讓你明白當年父母的心境,讓你有理由買曾經求而不得的玩具,讓你痛苦時堅強,危機中冷靜,讓你看到童年時的自己,看到他的勇敢,他的好奇,他的局促,他的不安,進而更好的了解自己,接受自己。

父母養育了孩子,孩子也陪伴了父母,父母和孩子滋養了彼此,也成就了彼此。

在飛逝的時光中,他讓未來有了期待。

是的,我們其實不用一遍遍地追問,每一件事情的意義。

最後,想以泰戈爾的一句話作為結尾:

人生的意義不在于留下什麼,隻要你經曆過,就是最大的美好,這不是無能,而是一種超然。

- END -

理性探讨|全世界在催生,要生孩子嗎?

封面 / 插圖 《現在去見你》

作者介紹:

新一,愛思考的坦誠寫作者,終身學習的實踐派,分享普通人的成長幹貨+自救指南,這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很開心與你同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