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軍旅人生丨李麗:帶領精神疾病患者種菜的“心靈天使”

作者:中國軍号

來源:央廣軍事·中國軍号 作者:山森淼 汪學潮 劉奕麟 劉轶甯

李麗,聯勤保障部隊第967醫院心理康複科護士長。從軍近30年間,她多次放棄調崗機會,一直堅守在精神心理病患護理一線,大膽創新護理療法,幫助患者早日康複回歸社會。2020年随中國第八批赴馬裡維和醫療分隊執行維和任務。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榮獲金質“學雷鋒榮譽章”。

軍旅人生丨李麗:帶領精神疾病患者種菜的“心靈天使”

李麗(中)和患者一起種菜

午後陽光正暖。住院樓前,李麗護士長迎面向記者走來。她身材纖瘦,步伐輕快,一頭短發顯得十分幹練,明亮的眼睛、甜甜的笑容,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院區一側有塊菜田,李麗告訴記者,這裡就是她創新的“農藝康複療法”試驗田,平日裡她會和患者一起開墾種菜。

李麗:我們帶領患者種菜,會選擇像蘿蔔、生菜、辣椒這樣可以生吃的東西,避免誤食出現危險。

記者:您怎麼會想到開一塊菜田,帶大家種菜?

李麗:有很多患者不能安心住院,我就會琢磨各式各樣的辦法幫助患者。我跟醫院申請,讓我們開辟一塊田地,我要帶着患者種菜。

這樣一來,患者可以感受從播種到收獲的喜悅。一是讓他們安心住院,二是讓他們覺得自己有技能、有成就感。這其實也是一種功能鍛煉,幫助患者逐漸恢複社會功能。

既要做“偵察兵”,又要當“運動健将”

軍旅人生丨李麗:帶領精神疾病患者種菜的“心靈天使”

李麗與患者一起做遊戲

李麗所在的心理康複科,收治的是精神疾病患者。這些患者大多在病發時行為不受控制,會無意識地傷害自己或他人。李麗說,這就需要護理人員留心觀察患者的一舉一動,日積月累不僅練就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偵察兵”本領,還練出了過硬的賽跑技能。她說,自己3000米考核成績一貫優秀。

李麗:剛從學校畢業來醫院工作沒多久,有一次,我帶患者出去做檢查。突然間,有一位患者從2樓跑下去了。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去追患者,我兩步并成一步直接沖到樓下,開始追他。跑了将近2000米的時候,患者停下來說,“我不跑了,我跑不過你,我跑不動了。”

從此以後,我更加明确了,跑步不僅是鍛煉自己的身體,更是工作中需要掌握的一項技能,因為在我工作這20多年時間裡,追患者是時常發生的事。

軍旅人生丨李麗:帶領精神疾病患者種菜的“心靈天使”

李麗(中)帶領患者在戶外活動

記者:突發狀況很多吧,需要您“眼觀六路”?

李麗:對,這項護理工作要求我們必須有很好的觀察能力,要膽大心細。我記得,也是我剛上班沒多長時間的時候,我發現有位患者走路不太穩,我就趕緊通知醫生了。

經過檢查發現,這是因為服藥後産生了副作用,出現了惡性綜合征,如果嚴重的話,患者有70%-80%的機率可能會死亡。但因為我們早發現、早處置,這位患者沒有出現生命危險。其實,類似的突發情況有很多,根本無法預料,是以我們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也比較大。

軍旅人生丨李麗:帶領精神疾病患者種菜的“心靈天使”

李麗上學期間利用課餘時間練習護理技能

因為李麗的膽大心細,高中畢業後她報考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大連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選擇學護理、當護士;還是因為膽大心細,她畢業後義無反顧地選擇來到精神科。出身軍人世家的李麗,在軍營裡長大,當好兵、盡好責讓她感到很自豪。

李麗:我從小在軍營中長大,我認為當一名女兵很驕傲,特别喜歡這身軍裝。同時,我也覺得,學習護理專業、當護士也挺适合我的。

畢業後,我主動選擇到精神科工作。我已經工作20多年了,我覺得患者有的時候還是挺可愛的。有的時候我休假回來,他們都會主動跟我說,“護士長,休假回來了,這麼長時間沒見,我都想你了。”每當這個時候,我就覺得挺有成就感的。

孩子,媽媽照顧精神疾病患者不髒

當朝氣蓬勃的李麗走出校園,以全部熱情投入到工作中時,世俗的眼光卻給她潑了一盆冷水。

李麗: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感覺精神科不被社會所接受,來自外界的偏見挺多的。比如,有些人會說,“精神科護士都是一人拿一個電棍”。我就很想反駁說,“我們哪裡有電棍了?我們兩手空空!”其實,女護士在精神科工作确實挺不容易的。

那時的李麗,并沒有将這些偏見放在心上,對她而言,兢兢業業悉心護理患者是本職工作,更是責任使然。直到有一次她聽同僚說起,孩子覺得媽媽照顧精神疾病患者很髒,是以很嫌棄。看到同僚傷心不已,極為震驚的李麗決定探一探自己在女兒心中的樣子。

李麗:我女兒上國小三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我問她:“你們同學知道你的媽媽是幹什麼工作的嗎?”

她說:“不知道,我從來不告訴同學。”

我說:“媽媽是個軍人,你為什麼不跟他們說?”她覺得我這份工作特别不體面,說不出口。

軍旅人生丨李麗:帶領精神疾病患者種菜的“心靈天使”

李麗(左)一家三口合影

女兒的話讓李麗心頭一陣刺痛,那天晚上,她摟着女兒溫和又耐心地講起自己的工作,講起那些被病痛折磨的患者多麼需要醫護人員的幫助。女兒似懂非懂,卻一直在認真傾聽。更讓李麗感覺幸運且幸福的是,身為精神科醫生的丈夫,用無限的愛和支援撐起了一個溫暖的家。

李麗:那時候,我和我夫妻在一個科室工作,有時候他會跟我開玩笑說:“你還記不記得那天給你寫情書的那個患者,給你起名叫李文麗。為什麼叫你李文麗?因為你不文靜。”我夫妻還是挺有奉獻精神的,尤其是在照顧孩子這方面,他更細心一些。

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把細心都放在患者上了,對家庭的付出就少一些。

李麗對患者的大愛潤物無聲,也沁潤着女兒的心田,女兒越來越了解媽媽。一位患者的父親出了車禍,李麗動員同僚和親朋捐款救助,女兒主動把積攢的零花錢交到媽媽手裡。李麗說,那一刻自己的淚水奪眶而出。

李麗:從我女兒小的時候,她覺得我這份工作不體面,到現在她能夠主動拿出錢來幫助患者家屬,我覺得也是她對我工作的一種認可。孩子了解我了,這讓我非常感動。

遠赴馬裡維和,長壽面是一碗過期的友善面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李麗的女兒面臨聯考。也是這一年,李麗面臨是否随中國第八批赴馬裡維和醫療分隊出征的選擇。一邊是軍人的使命,一邊是母親的責任,李麗心中充滿沖突。

李麗:我對女兒說,“有一項去國外維和的任務,這段時間正好你要聯考,我如果選擇去,我不能照顧你的話,我也挺遺憾的。但我也覺得,媽媽是當兵的,有這樣的機會很不容易。是以,我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見”。

她說:“媽媽,你去吧,咱倆共同努力。”

軍旅人生丨李麗:帶領精神疾病患者種菜的“心靈天使”

李麗在馬裡執行維和任務期間護理傷員

帶着女兒的了解和支援,盛夏時節,李麗踏上了西非馬裡的土地,成為一名參加維和行動的“藍盔天使”。在異國維和戰場,她和戰友們一起,時刻準備投入戰鬥。

李麗:我們一共有7名護士,同時負責門診和住院。咱們現在強調提高“備戰打仗”意識,但到了馬裡以後我才發現,戰争真的離我們很近。

在那邊有很多簡易爆炸物,比如不知道哪裡埋着一顆地雷,當有人開車路過時就引起爆炸,人員被炸傷了。是以,我們救治的患者大多是骨折、顱腦外傷和槍傷。

我們還經常遇到襲擊,發生襲擊的時候會拉警報,這時如果有患者在,我們必須得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警報響了以後,我們要趕緊沖進病房通知患者。

回憶起維和期間躲進掩體的經曆,李麗翻出手機裡的一張照片給記者看,照片拍的是一碗點綴着三四塊香腸的清湯面。

李麗:有一次,早晨5點半聽到警報聲,我們趕緊躲進掩體,直到早晨8點多警報解除才出來。出來後,同僚給我做了兩碗面條,因為那天我過生日。我們當時物資并不充足,友善面、香腸都是過期的,即使這樣,我還是覺得面很香。

在我看來,去馬裡執行維和任務的經曆是非常有意義的,讓我對自己的認知、對軍人使命的認知都有了提升。而且到了國外以後,更加能感受到祖國的偉大,自己作為一名中國軍人非常自豪。

軍旅人生丨李麗:帶領精神疾病患者種菜的“心靈天使”

在馬裡執行維和任務期間,李麗(左一)參與救治傷員

記者:這一年多在外維和,您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李麗:對自己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我以前在精神科工作了20多年,以為自己隻能幹精神科的工作,其實并不是。在馬裡遇到各種襲擊,對傷員進行一些處置,仔細護理他們直至康複出院……我可以把護理專業幹得很好。

從桃李年華到年過不惑,20多個春秋過去,在李麗和同僚們的傾情呵護下,一個又一個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病情好轉,回歸社會。曾經,一位病愈出院的患者創作了一首歌,來表達對李麗和醫護人員們的感激之情,歌中這樣寫道:“住了一次院,生命全改變,再也不會跑到懸崖邊……”李麗說,這些年自己時常被感動和成就感包圍着,患者需要自己,就值得去全力以赴,這樣的堅守就是一種成就。

李麗:無論在哪個崗位上,都要把自己沉下來,做好專業,呵護好生命,這樣才能更好地展現自身價值。這20多年,無論是在醫院裡,還是去馬裡維和,我都有很多難忘的經曆。身上的軍裝也一直激勵着我,不管多大的困難,都要勇敢面對,沖鋒在前。

(央廣軍事·中國軍号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