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北京冬奧會吉祥物主創曹雪:設計是人文關懷要為城市服務

作者:南方都市報
專訪北京冬奧會吉祥物主創曹雪:設計是人文關懷要為城市服務

從事設計與設計教育40餘年,"先服務城市",是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設計組組長,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曹雪教授經常提到的概念。

今年兩屆全國釋出會期間,南方都市報N視訊、紅星新聞、新聞、北京青年報四大媒體聯合推出了2021年全國兩會。探索中國優質發展動力源"聯合規劃,以一套深入的觀察和線上訪談,為城市群的未來發展貢獻光明的未來發展。

藝術設計與城市的關系是什麼?曹雪在接受《南方都市報》采訪時表示,設計不僅是一種人文關懷,更是文明的展現,最終目标是服務城市人民。"如果你想為一個城市創造文明,我認為文學和藝術隻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他落戶粵港澳,希望通過更人性化、更貼心的設計,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專訪北京冬奧會吉祥物主創曹雪:設計是人文關懷要為城市服務

曹雪.

執行任務的吉祥物"冰"

2019年9月20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冰"、冬殘奧會吉祥物"融雪"在北京奧運公園的北京奧運會倒計時裝置上首次亮相。

專訪北京冬奧會吉祥物主創曹雪:設計是人文關懷要為城市服務

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

17日晚早些時候,北京首鋼公園國家冬季運動訓練中心冰球館舉行了盛大的吉祥物啟動儀式,吉祥物"冰"主力隊之一,是來自廣州美術學院的14名師生。

一年多後,團隊首席設計師、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曹雪教授向南都記者回憶起當時的情況。

2018年底,冬奧組委使命來到廣州美術學院的最後一站,此時,冬奧會吉祥物征集截止日期隻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代表團認為,廣州的大多數學生沒有見過冰雪,可能對冬季奧運會和冰上運動缺乏想象力。

另一方面,曹雪認為,"恰恰相反"。

抛開"狠話",曹雪帶領團隊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創作了14件作品,最後一天就送到了北京。38個國家,5816件作品送交冬奧組委,最終制作的前10名作品,3件作品,均來自曹雪的團隊。

成為吉祥物的"冰坩埚"經過七個月的修改後确定。"IceHomp"作為熊貓的原型設計和創造,将其與超能量冰晶殼相結合,反映了冬季冰雪運動和現代技術。

冰坩埚自誕生以來一直在執行一項任務。"任何一屆奧運會不僅是一項體育賽事,也是一項文化盛會。在創作過程中,文化元素從未離開過我們的創造性思維。曹雪對南都記者表示,冰不僅是吉祥物,更是中國文化和國際社會對美好生活渴望的融合。

曹雪對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充滿期待。"我相信冰會成為北京冬奧會的親善大使,我希望它能在冬奧會伊始以可愛的形象傳播更多的中國文化。

通過藝術和設計服務城市

從事設計教育40餘年,"服務城市"的曹雪經常提到設計理念。

除了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整體設計師的身份外,他還是廣州首個城市形象LOGO的設計師,亞洲美食節LOGO的設計師,廣州公安LOGO的設計師。

事實上,曹雪來自南京,因為一份臨時工調到廣州,已經在廣州生活了20多年。當他在2017年為廣州撰寫LOGO時,設計時間很短,但到那時他已經花了18年的時間測量這座城市。

"廣州是'世界人才之州'。這是我做廣州市簽的時候總結一句話。曹雪笑着說,20年後,廣州的城市魅力也越來越明顯,"無論是硬體設施還是文化建設,讓我沒有理由不愛城市。"

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釋出。規劃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僅是推動形成新時代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

作為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的見證人,曹雪從這些嘗試中受益匪淺。

"設計要求城市要有國際視野,要有更大的寬容意識。粵港澳大灣區比其他大灣區具有無可比拟的優勢。比如,作為一個人,我可以不時看到我們在港澳的同行,更别提與深圳、珠海、中山等地的交流與合作。"曹雪說。

在曹雪看來,設計不僅是一種人文關懷,更是文明的展現。他立足粵港澳,希望通過更人性化、更貼心的設計,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大到一棟樓,一個空間,小到一條街,一個角落,應該用專業的思維,服務城市。"例如,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有很多高層建築的城市,假設我們住在一棟高層建築上,從門到電梯,再到垃圾桶的分類,這條整條線路中的每個節點是如何設計的,是否反映了人文關懷,是一個值得設計師思考的問題,"他說。"

在共享共享中建構更美好的生活

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是一個經濟概念,更是一個文化概念。在文化方面,粵港澳開展全方位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同力共建、共享的格局早已形成。

2019年以來,圍繞文化、文學、藝術、産業等領域,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産業聯盟、音樂藝術聯盟、文化創意産業促進會、文學聯盟、文化教育交流中心等,有效促進了大灣區藝術交流、産業交流、文學互動。

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曹雪準備迎接大灣區新文學時代的到來。在他看來,文學文化不能是空談,它的訴求必須有對象和目标。"如果我們想為一個城市創造文明,我認為文學和藝術隻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

曹雪曾參與過許多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創作。在他看來,實作從态度到合同的轉變,不僅通過口号、口号,還通過一些專業的設計手段。

"廣州是一個務實的城市。無論站高,理念有多先進,都會有實施層面的内容。每一塊磚,每一條路,每一次顔色的變化,以及它帶給人們的良好體驗,都是可以實作的,因為它的實用性和執行力。"曹雪說。

或許在專業上,曹雪也在不斷思考優化城市空間的可能性。

比如,道路方向和引導系統能不能更細緻、更完善,讓任何人都可以看出來?公共汽車停放時,很多人跟着人流跑,卻看不清車位數量,甚至可能造成人身傷害。您能否将圖形和顔色結合起來進行設計,以便乘客能夠分辨出有多少輛公共汽車來自一兩英裡之外?這些都是從設計角度可以解決的問題。設計不僅僅是美化和裝飾。

"為了讓城市生活更美好,城市中的人們需要分享和分享這一點。曹雪總結道。

撰稿:南都記者 吳家玲實習生 歐陽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