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源于認知能力上的差距!

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曆:明明想要學習,卻總是缺乏耐心、急于求成;明明想要努力,卻總是三天曬網兩天打魚、痛苦不堪;你想要變得厲害,卻迷茫無助、異常焦慮……

但有的人,就不是這樣。他們擁有清晰的認知、清楚的目标、穩定的情緒,仿佛談笑間成功就能唾手可得。

你是不是也渴望成為這樣的人?一個擁有良好學習力、自控力、專注力、行動力的優秀的人。

《認知覺醒》這本書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根本差異,很大程度上源于認知能力上的差距。

本書作者周嶺,一位曾經和我們有着相似經曆的普通人,向我們展示了他如何依靠認知覺醒并做到認知覺醒,一步步蛻變,成為一名出色的心智探索者和優秀的作者。正如他的這本書《認知覺醒》,給人醍醐灌頂、獲益匪淺之感。

通過閱讀本書,我們可以在清楚認識大腦構造的基礎上,了解我們行為背後的思維規律,開啟認知驅動,更好地做出應對,徹底走出焦慮和迷茫。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源于認知能力上的差距!

你的大腦裡面,究竟誰說了算

周嶺在書中寫道:“我們對自己的無知使自己看起來就像一個‘醒着的睡着的人’。”

之是以如此說,是因為不少人迷迷糊糊地到了某個年紀,才發現了現實和夢想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而當身上的重負讓人不堪承受之時,身邊那些優秀的人已經走出了很遠。

從迷茫到清晰,離不開認知的覺醒;而認知的覺醒,來自于對大腦的認知。隻有認識了大腦,我們才能對自己的心理和行動有科學的認知,才能更好地認識自己。

1、三重大腦

在我們的大腦裡,由内到外有三重大腦:本能腦,情緒腦以及理智腦。

本能腦源于爬行時代,主管着本能,可以迅速對環境做出本能反應。比如說遇到危險時,會逃跑或者戰鬥;當遇到心儀的異性時,就會展開追求。

情緒腦源于哺乳動物,主管着情緒,開心與傷心、興奮和恐懼等都是因為有了情緒腦的加持。比如恐懼情緒可以讓自己遠離危險,興奮情緒可以讓自己更加專注。

理智腦則是我們人類所獨有的,主管着認知,它讓我們産生了語言、發展了科技、建立了文明等等。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源于認知能力上的差距!

2、三重大腦,誰強誰弱

從上述三重大腦的特性來看,理智腦顯然是更進階的存在。但是與本能腦和情緒腦相比,理智腦卻有着不可避免的弱點。

首先,本能腦和情緒腦出現的時間更長,其發育也更成熟。打個比方,如果本能腦100歲,情緒腦50歲,理智腦則是不到1歲。

其次,本能腦和情緒腦掌管着潛意識和生理體系,比如視覺、聽覺、嗅覺,呼吸、血壓、心跳……都是由此控制。

這些特征表明,理智腦對大腦的控制力真的很弱。是以,我們的一切行為——為什麼知道學習很重要,卻控制不住玩起了手機;明明知道變強需要時間,卻總想急于求成;遇到問題時,也總是避難趨易,隻想待在自己的舒适區内……都有了很好地解釋:我們做的大部分決策都是源于本能腦和情緒腦,而非理智腦。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源于認知能力上的差距!

3、三重大腦,如何使用

三重大腦的不同特性,造就了我們個體之間在認知和行為上的差距。

理智腦雖然沒有本能腦和情緒腦的“能量”大,但是卻能驅動本能腦和情緒腦。

簡單來說,理智腦就是工地上的監工,他不用直接幹活,不能替代勞工,因為他能指揮勞工幹活。如果真的要讓他來幹活,他要耗費比勞工幹活還要多的能量。是以,監工輕易不會幹活。

是以,要讓理智腦變得強大,需要讓這三重大腦協同作用,才能為我們所用、成就我們。

當然,這個過程就像習慣養成一樣,是一個不斷自我鞏固的過程,越用越強,越強越用。

焦慮二字,刻在你的骨子裡

看到别人取得好成績,你會焦慮;想要多學一點東西,你也會焦慮;你希望能立刻改變自己,此時焦慮又找上了你……焦慮似乎總是如影随形,稍有不如意就會出現。

為什麼我們會時常感到焦慮呢?通常,焦慮常常以這4種形式出現,有時是組合出現,有時是單個出現,卻都讓你很煩躁。

■ 完成焦慮。每天的行程表安排得滿滿當當,想學的東西太多,等等,會從根本上導緻我們很難輕松面對。隻要稍稍有地方沒有做好,焦慮就會像個幽靈一樣出現。

■ 定位焦慮。如果你之前沒有寫過文章,卻希望寫出一篇爆款;如果你之前沒有跑過馬拉松,卻希望自己能拿第一……這種錯誤的對标,會讓你産生“一切都來不及了”的想法,能不焦慮嗎?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源于認知能力上的差距!

■ 選擇焦慮。當你要做的事情很多時,你卻把時間浪費在了選擇要做那一件事情上,結果你發現時間不多了。面對這種多元和不确定的情況下,焦慮自然而然找上你了。

■ 環境焦慮。因為工作或者生活中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我們不得不面對,隻能花大量的時間去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比如,因為晚上加班,你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健身、學習。此時,這種無效和無力也能讓你産生焦慮。

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我們想要急于求成,我們想要立竿見影,才是造成焦慮的根源所在。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源于認知能力上的差距!

如何緩解焦慮,找回内心的秩序?

■ 克制欲望。《微習慣》一書中提到,微習慣數量不要超過四個,數量多,精力容易分散。正所謂,貪多而嚼不爛。是以,克制住想要同時做很多事情的欲望,學會斷舍離,畢竟人的精力有限。

■ 面對現實。未來都是遙不可及的,立足當下才是最重要的。明确知道自己與他人的差距,接受自己當下的水準,與自己和解,才能腳踏實地的去學習、去成長、去進步。

■ 選擇重要的事情去做。要做的事情很多,選擇當下最重要最緊急的事情去做,畢竟這才是當務之急,也是快速完成目标的前提,同時能讓你免受情緒的波動。

■ 接受環境。平靜地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放平心态,不要讓自己陷入情緒之中,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畢竟,做了總比不做好。

■ 直面核心。摒棄雜念,直面核心所在,理性地看待一切,逼迫自己去做并且一點點地突破它。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不要和焦慮對抗。就像青春期的孩子,你越讓他不要做什麼,他偏要做。焦慮也是如此,和它對抗,不能不僅消滅它,反而會助長它嚣張的氣陷。

是以,面對焦慮,我們要做的是接受和釋懷,與自己握手言和。

耐心,人一生最長的修行

柏拉圖說:“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可是,現實告訴我們,耐心真的很有限。

你有多久沒有看完一本書了?你有多久沒有認真地陪孩子玩?你有多久沒有靜靜地看花開花落?……

試問:為什麼我們的耐心總是有限?答案還是:與我們的天性有關。本能腦和情緒腦隻在乎是否舒适,根本不會在乎你是玩手機還是幹其它的事情。

那麼要怎麼才能提升耐心呢?我們需要知道三個規律,可以讓我們的耐心倍增。

第一個:舒适區理論。

這個理論想必大家都聽過。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會很容易,但可能讓大家覺得無聊甚至常常走神,此時處于舒适區;做自己不太會但又知道點的事情,會讓大家覺得有挑戰性,做成了會有滿滿的成就感,此時處于拉伸區;做自己完全不會的東西時,會讓人産生畏難心理,此時處于困難區。

要知道,我們的天性是趨易避難、急于求成,隻想在舒适區内躺平,這與舒适區規律完全相反。

但是,躺在舒适區裡,你就可能得不到想要的人生。

是以,唯有跳出舒适區,才有可能有收獲、有進步、有成長。我們可以遵循刻意練習的原則,在舒适區邊緣一點點地擴充自己的能力邊界。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源于認知能力上的差距!

第二個:複利曲線。

複利曲線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迹”,其規律是:前期會非常緩慢,甚至讓你很難看到是否有進展;後期到達某個臨界點,則會開啟飛速增長模式。

這與我們想要學成或做成一件事情非常相似。舉個例子,我最近正在學英語,已經持續學習了77天。剛開始,我的聽力很弱,短句子很難聽懂,複述下來談何容易。但是學習了快兩個月時,我能很好地複述下來了,雖然有點磕磕盼盼。

是以,如果真的想要做成某件事,在正确的方向上,堅信并踐行這個規律,早晚也能有收獲。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源于認知能力上的差距!

第三個:學習曲線。

任何學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剛開始的時候進步很快,然後會變慢,進入一個平台期;接着又會進步很快、變慢,進入平台期。

以我減肥為例。剛開始運動時,體重很快就能減兩三斤、三四斤,可是想要再瘦一點,就很難。于是,我除了運動外,還盡量按照食譜吃減脂餐。大概過了二十多天後,體重共減了快10斤。此時,又到達了一個拐點,想要更瘦有點難。

想要真正瘦身減脂,通常需要兩三個月才能有所突破到你想要的那個狀态。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往往堅持了1個月,看到沒什麼效果就放棄了。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源于認知能力上的差距!

可見,耐心不是毅力帶來的結果,而是長遠目标的結果。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提升耐心呢?

■ 面對避難趨易的天性,坦然放下沒有耐心這個包袱,接納自己,從接受自己缺乏耐心開始。

■ 面對舒适這個誘惑,學會延遲滿足——先任務後放松,變對抗為溝通。

■ 面對很容易放棄這個困難,主動改變視角,比如不喜歡看書就聽書,不喜歡跑步就跳繩。同時賦予行動意義,知道做這件事的意義和好處。

是以,面對耐心,我們要做好終生努力的準備。無論你當下處于哪個階段,都需要沉下心來,慢慢修煉耐心,才能撥開雲霧見天日。

寫在最後

正如周嶺在《認知覺醒》中所寫的:“成長是克服天性的過程。”

當我們清楚了大腦的構造,以及知曉造成一切問題的根源背後的規律,才能更加坦然地了解我們的行為,才能開啟自我改變的原動力,最終成為我們想成為的樣子。

人生沒有什麼定數,不折騰,時間同樣會過去,是以,去做總比什麼都不做好,開始總比放棄強。

是以,行動起來吧!

@驢小驢讀書 要把讀書當回事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