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汽車大觀|車企造手機 醉翁之意欲何為?

作者|王雲朋

出品|汽車大觀

繼手機公司紛紛入局造車之後,車企開始反向操作造手機了。

5月5日,一則“魅族手機已經被吉利收購,正處于交割階段”的消息登上了各大社交、資訊平台的熱搜榜。一時間關于車企造手機這件事,也再次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焦點。

事實上,有關“吉利收購魅族”的消息已非首次傳出。早在今年1月份就有消息稱,汽車企業吉利集團正在與手機廠商魅族洽談收購事宜,但當時兩家公司并沒有坐實收購消息。

同時,更為值得關注的是,逆流投注手機市場的車企也并非吉利一家。公開資訊顯示,目前國内車企已經宣布涉足手機市場的還有新勢力品牌蔚來汽車,而特斯拉方面似乎也有相關意向。

從商業角度看車企入局手機市場并非一件大事,但如果站在汽車行業的次元,其商業活動背後的邏輯還是較值得關注的。原因很簡單,一家公司進入藍海市場,往往無需過多解釋,但處于朝陽行業中的公司抽出精力布局一塊紅海市場,往往會讓人感到有些費解。

具體而言,手機與汽車已是當下與未來最具代表性的兩大智能終端,但從市場次元看前者已趨于飽和,而後者的開疆拓土才剛開始。這一點,從二者的銷量增速就能看出。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智能手機的出貨量為3.29億台,僅微增1.1%;而手機廠商紛紛入局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21年銷量為352萬輛,産銷均同比增長160%以上。進入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繼續猛增,同比增幅達146.6%。

可以說,在此背景下華為、小米、OPPO等手機廠商入局造車賽道并不稀奇,但吉利、蔚來等車企逆流向手機市場進軍,則多少有些令人費解。

車企逆流“投注”的邏輯

當下,多數車企在釋出新車時,“高度智能化”的車機系統幾乎都是釋出會的重頭戲。

但較為尴尬的是,在實際用車場景中一台廠家宣稱的“擁有高度智能化”的車機旁邊,卻總是固定着一個手機支架。

換言之,不管車企如何濃墨重彩地介紹、宣傳車機系統的智能化程度,其相比于手機而言依然相對落後,存在響應速度慢、應用軟體少、适配度不高等問題,使用者體驗感不佳。

而聯想到這一常見卻又充滿諷刺的場景,也就不難了解為何有車企要逆流布局手機市場了。援引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産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的表述即:“手機更好地發展就能帶來車機更好地發展,車機更好地發展就能夠推進智能座艙水準不斷提升,進而能夠幫助智能電動汽車競争力不斷地提高。”

同時,與手機廠商能掌握的使用者資料量相比完全不是一個量級,或許是部分車企選擇入局手機市場的又一原因。具體而言,在實際用車場景中,使用者很少操作車機系統,這也就導緻車企很難收集到使用者的深度資料,難以改善使用者體驗。

“車企造手機可以在現有的生态系統上進行多元拓展,更好地實作車機協同,在萬物互聯的時代占據主動權,甚至進一步謀劃‘元宇宙’版圖。”張翔表示。

“同時擁有手機與車載大屏後,車企在與軟體開發者談判時,也能獲得更大的主動權和議價權,讓開發者針對不同終端優化産品,實作終端的一體化連結。”有業内人士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

除此之外,經濟效益或許也是車企選擇造手機的原因之一。首先是軟體層面,據麥肯錫釋出的報告顯示,目前汽車軟體在大型乘用車的整車價值中占比為10%,未來預計将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長,至2030年,汽車軟體将占整車内容的30%,整體市場規模将達到4000多億美元。

對于車企來說,在市場爆發的前夜盡快完善和提升自身的實力,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而硬體方面,一個重要的考量便是晶片。相關統計資料顯示,由于晶片短缺,2021年全球市場範圍内汽車累計減産量約為1020萬輛,進入今年以來情況依舊未有改變。是以,如何将晶片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就成了不少中國汽車品牌想迫切解決的問題。

以吉利汽車為例,其入局手機市場背後的核心權衡大機率就是晶片。公開資料顯示,吉利的手機業務由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負責,該公司的法人代表沈子瑜又是汽車智能化公司“億咖通科技”的CEO。而億咖通科技2018年曾與安謀中國共同成立了汽車晶片公司芯擎科技,并于去年11月釋出了一款7納米制程的車規級主晶片SE1000。

不過,由于晶片研發成本較高,如果僅應用于汽車闆塊,或将導緻其未來業務難以開展。“汽車晶片的量級較小,是以車企需要将業務擴充至手機,乃至物聯網闆塊。”奧緯咨詢董事合夥人張君毅表示。

那麼,其他車企是否會跟進入局手機市場?有業内人士表示,這或取決于吉利和蔚來的實際表現,如果它們能借助手機業務打造出閉環生态,完善人、車、移動裝置之間的互聯體驗,全面提升智能汽車業務的核心競争力,其他車企極有可能陸續入局。

還需跨過多道隐形門檻

凱文·凱利在《失控:全人類的最終命運和結局》寫道:“我們的整個世界都将被數字化,一個真正萬物互聯的世界即将到來。”

如果置身于書籍出版的上世紀90年代,這無異于天方夜譚。但站在當下的時間節點看,凱文·凱利的預言卻正在成為現實。尤其是随着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萬物互聯的時代正在加速到來。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時代的到來也讓終端廠商之間的邊界變得愈發模糊。而也正因如此,每一家終端企業都期望能打造出自己的完整生态,将使用者、資料掌握在自己手中。當下部分車企宣布入局手機市場,便是這樣的道理。

那麼,入局手機市場就真能讓車企快速建立完整的生态,提升智能座艙水準嗎?在業界看來,想要達成上述目的,車企尚需跨過多道隐形門檻。

公開資料顯示,經過多年的沉澱目前國内手機相關産業供應鍊已較為完備,而且從制造角度看車企生産手機也并非難事。

不過,相比産品的制造,如何打造使用者認可的品牌卻是頗有難度的。具體而言,當下國内的手機市場格局已基本穩固,vivo、OPPO、榮耀、小米、蘋果五大公司已經占據85%的市場佔有率。

“上述品牌基本上都有10年乃至20年的沉澱,包括研發實力、管道能力、品牌與産品力、組織管理能力,後來者都很難超越。”有電子産品業内人士接受采訪時表示。

事實上,情況也确是如此。這裡以格力為例,2015年格力開始進軍手機市場,如今近7年過去,其釋出的6款産品中銷量大多僅有數千台。

在手機市場和消費者認知已基本固化的情況下,車企推出的手機是否能避免格力手機業務的困局,還是一個未知數。而且,就算是車企能夠成功吸引車主使用自己的手機,年銷量或許也僅在百萬部左右。有限的銷量,對車企打造生态閉環、提升智能座艙水準能有多大幫助,目前還很難确定。

相較于品牌建設和産品銷量,産品的研發投入也是車企必須面對,并跨過的一道門檻。以吉利和蔚來為例,兩家車企瞄準的都是高端手機市場。

這也就意味着,它們的産品不僅要達到頭部廠商旗艦機的水準,并且還要有與之相對應的研發投入。但在車市整體較為困難,主營業務盈利下滑,新車型開發尚且來不及的情況下,造手機的錢從何來?

“還不僅是錢的問題,企業與企業家的專注度是有限的,不太可能同時做好很多件事。”在業内人士看來,要做到主營業務與其他業務齊頭并進,相關車企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寫在最後:

在筆者看來,車企入局手機市場最大的症結在于對資料和技術主導權的顧慮。這一點,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去年在股東大會上關于“是否與華為這樣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動駕駛”的發言就是最好的例證。

換句話說,在汽車智慧化的産業革命中,車企并不想淪為其他企業的附庸。

然而,較為尴尬的現實卻是,在自動駕駛技術全面普及前,手機注定是車聯網不可或缺的一環。是以,可以預見車企和手機廠商之間關于市場與技術主導權的争奪,或将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而在此過程中不排除會有其他車企放言“造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