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進老區看新貌 |“土特産”變“新潮物”火“出圈”

作者:星星飛翔

央視網消息:老區不老,老區也可以很新潮。如今,在湖北的革命老區,還有一大批“土特産”都在向着“新潮物”完美轉身。老區“潮物”是怎麼演變而成的?是如何淬煉出來的?

走進老區看新貌 |“土特産”變“新潮物”火“出圈”

誰說茶葉隻能泡着喝?從甜點飲品到牙膏面膜,在這個恩施的小山村裡,一片片葉子變身抹茶,進入各大城市的奶茶店、咖啡廳,一路香飄海外。

走進老區看新貌 |“土特産”變“新潮物”火“出圈”

北緯31度富硒帶上的獨特茶葉,乘上東西部協作扶貧的“東風”,實作了高附加值的“大變身”,讓茶的故事從一個春天,續寫到了三個季節。

走進老區看新貌 |“土特産”變“新潮物”火“出圈”

大湖荷葉遇上了哥倫比亞的小粒咖啡,混搭出中西融合的“時尚潮飲”。蓮藕飲品、鹵藕零食、藕湯預制菜等,從葉子到蓮子集體“72變”。種了2300多年蓮藕的洪湖水也正在被新思路、新點子,激起層層浪花。最近,洪湖蓮藕還搬進了“新房”,從全自動化加工智能工廠走進了火鍋店、超市、網店,說不定您也和蓮藕家族偶遇過。

走進老區看新貌 |“土特産”變“新潮物”火“出圈”

在香菇之鄉随州,土特産則是換上了時尚可愛的“新潮裝”,變身人氣香菇醬火“出圈”,成為餐桌上的“好搭檔”。不僅“上天”出現在航空餐中,還“出海”以每天近百噸的出口量發往全球。

走進老區看新貌 |“土特産”變“新潮物”火“出圈”

在湖北的革命老區,“寶藏”農産品可不止這些。潛江的小龍蝦遊進了漢堡、披薩;秭歸的臍橙變為橙酒、橙醋、橙茶;連紅安的紅苕也衍生出了蕃薯熱幹面、酸辣粉、飲料等90多種系列産品。從“土特産”到“新潮物”的華麗轉型,每天都在發生。

走進老區看新貌 |“土特産”變“新潮物”火“出圈”

這些變身“新潮物”的土特産,也為老區的鄉村振興再添助力。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強調,把政府主導和農民主體有機統一起來,充分尊重農民意願,激發農民内在活力,教育引導廣大農民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實作鄉村振興。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囑托,老區人民還在着力高品質發展。羅田闆栗、恩施綠茶等一大批老區“土特産”,通過精深加工變身“潮特産”,帶動老區産業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