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母親”那遺傳來的抗壓能力,算不算外挂?

本文來自中國科普博覽大家族

科學大院(ID:kexuedayuan)

你可能聽到過這樣的說法:

“你這麼聰明,你媽媽應該很聰明吧?”

“你媽媽和外婆這麼長壽,你以後肯定也能長壽的。”

這些說法都在讨論母親對于後代的影響,而的确也有研究表明,後代的智力、壽命都與母親關系密切。

圖檔來源:Veer圖庫

不過啊,咱們今天這篇文章要科普的并不是這些,而是另外一種跟母親相關的遺傳現象——應激記憶的母系遺傳。

Part.1

線蟲的應激記憶可以跨代遺傳?

受到環境壓力脅迫時,生物體會産生适應性的應激反應,來抵抗環境壓力,這種應激反應能否遺傳給後代呢?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田烨課題組的研究成果對這個問題給出了肯定的回答。他們以封面長文的形式在《自然-細胞生物》(Nature Cell Biology)雜志,線上發表了題為《神經元線粒體應激通過提高後代體内線粒體DNA的拷貝數誘導應激記憶的跨代遺傳》的文章,報道了線蟲應激記憶的跨代遺傳現象。

這線蟲又是何物?熟悉生物學的朋友們可能會知道,線蟲是一種經典模式生物,它全身透明,成蟲體長僅1mm,微小的身體卻包含了完整的分化組織,甚至有“大腦”的神經系統。

進入21世紀以來,已有六位科學家以線蟲為實驗對象取得成果而獲得諾貝爾獎,這使線蟲成為了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Super Star。

而你能想到嗎,一毫米大小的線蟲,居然能夠跨代遺傳應激記憶。研究人員曾将亨廷頓舞蹈症(Huntingdon’s disease)的緻病基因表達線上蟲的神經元細胞中,造成神經細胞内的線粒體損傷,跨組織跨細胞地誘導了線蟲的腸道細胞出現了線粒體未折疊蛋白反應,簡稱UPRmt——這是線蟲機體的一種保護性應激反應。這種跨組織的線粒體應激的交流可以幫助線蟲更好地應對局部的線粒體損傷。

當這些線蟲與野生型線蟲交配後,并未攜帶緻病蛋白的野生型子一代中,有30%的個體出現了UPRmt信号的誘導,也就是出現了應激反應。并且,在出現應激反應的子一代中,有80%的個體會繼續将UPRmt信号傳遞給子二代。

不可思議的是,研究人員線上蟲的第50代中,仍然觀察到了這種應激信号,表明母體的應激記憶可以跨代遺傳給後代,甚至在50代以上。

線蟲的應激記憶可以遺傳50代以上(圖檔來源:參考資料1)

Part.2

應激記憶的遺傳密碼

那這種應激記憶是如何實作跨代遺傳的呢?答案就藏線上粒體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拷貝數中。

通常情況下,一個細胞内有多個線粒體DNA,即多個拷貝。線粒體DNA的多拷貝性被認為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因為大部分線粒體疾病需要基因突變達到一定比例才會發生。

比如,母系遺傳病中較常見的線粒體疾病: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變(LHON)、非綜合性耳聾等,需要基因突變率達到99.5%以上。

當線蟲神經元内的線粒體受到損傷後,神經元會與生殖腺進行信号交流,通過Wnt通路,使後代的線粒體DNA拷貝數增加。而拷貝數過多,又會引起線粒體内蛋白質穩态的失衡,進而誘導機體激活UPRmt,這就是通過線粒體傳遞應激記憶的原理了。

實際上,後代線粒體DNA拷貝數的增加所誘發的UPRmt,對機體有多重影響。與野生型的同伴相比,這些遺傳了母體應激機制的線蟲壽命顯著增加,并表現出對于熱壓力和百草枯的抵抗力。

然而,魚與熊掌難以兼得,這些具有更強抗逆能力與更長壽命的個體發育遲緩,而且生殖力也下降了。

由于線粒體DNA隻能從母親獲得,是以這種應激記憶是通過母系遺傳實作的。即使子代并未經曆應激損傷,卻仍然能夠繼承“母親”的應激記憶,站在“母親的肩膀上”,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Part.3

什麼是母系遺傳?它和父系遺傳有何差別?

那究竟什麼是母系遺傳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父系遺傳。我們知道,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染色體上,一個普通人體内的46條染色體,一半來自母親,一半來自父親。

對于男性而言,從父親處得到的是22條常染色體和一條性染色體Y。一些特定的基因片段隻存在Y染色體上,這些片段也隻能遺傳給男孩。

這種從父親傳給兒子,伴随Y染色體遺傳的現象就是父系遺傳,例如,人類的外耳道多毛症以及鴨蹼病,就是兩種常見的父系遺傳症狀。

那麼,母系遺傳是不是就指一些基因,能通過母親的X染色體傳給女兒呢?

這樣推測可就太簡單了,因為——母系遺傳跟X染色體無關。

是的,沒有關系!在遺傳學上,母系遺傳特指上文提到的線粒體DNA遺傳。

人類遺傳物質除了存在于染色體DNA,還存在于線粒體DNA(約占總DNA的1%~2%)。

線粒體與線粒體DNA(圖檔來源:Veer圖庫)

你可能會困惑,父親也有線粒體呀,線粒體遺傳怎麼就一定是母系遺傳呢?

這是因為,父親精子裡的線粒體特别少,而且受到嚴格的監控,在受精之後便會被很快地降解。

是以,從受精卵發育來的個體,隻會攜帶有來自母親的線粒體,而這些線粒體也隻會通過女兒傳給後代,這就是母系遺傳,是不是很神奇!

Part.4

充滿争議的“線粒體夏娃”

線粒體DNA隻能通過母系遺傳,那它的來源究竟是什麼呢?

上世紀80年代,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威爾遜遺傳小組發現,現代人類的線粒體DNA可以分成兩大類。第一類僅見于一些非洲人中,另一類則分布于包括非洲人在内的所有種族中,且最終來源也是非洲人。

經過進一步研究,威爾遜研究小組認為,在古老的從前,存在一位人類的共同祖先,所有現代人體内的線粒體DNA都來源于這位女性,這就是著名的“線粒體夏娃”。“夏娃”理論一經提出,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也引發了巨大的争議。

當然,我們需要注意,線粒體起源雖與人類起源有一定關系,但絕不能夠劃上“等号”。

“線粒體夏娃”模型:現代人的線粒體DNA往上可以追溯到一個女性

(圖檔來源:參考資料4)

“物競天擇,适者生存”,擁有更強的适應力,才能在更嚴酷的環境中生存。

線蟲是幸運的,它們的适應能力并不需要再經曆一遍母體的“痛苦”就能獲得。線蟲的母體“祖先”,真的是為“子子孫孫”操碎了心。線粒體DNA非常穩定,母體選擇它作為應激記憶的載體,不可謂不聰慧。

透過線蟲的跨代遺傳,我們看到了生命的傳承,也看到了母親們的偉大智慧。

參考文獻:

[1]Zhang, Q., Wang, Z., Zhang, W. et al. The memory of neuronal mitochondrial stress is inherited transgenerationally via elevated mitochondrial DNA levels. Nat Cell Biol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56-021-00724-8

[2]Cann RL, Stoneking M, Wilson AC (1987), "Mitochondrial DNA and human evolution", Nature, 325 (6099): 31-36

[3]Lewin R (1987). "The unmasking of mitochondrial Eve". Science. 238 (4823): 24–26. Bibcode:1987Sci...238...24L. doi:10.1126/science.3116666. PMID 3116666.

[4]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tDNA-MRCA-generations-Evolution.svg

來源:科學大院

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蔣夢萍 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資訊中心

本文已獲轉載授權,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中國科普博覽立場

轉載注明出處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中國科普博覽是中科院科普雲平台,由中科院計算機網絡資訊中心主辦,依托中科院高端科學資源,緻力于傳播前沿科學知識,提供趣味科教服務。

點這裡告訴我你在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