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約車查車神器再更新:大資料精準布局,無證司機插翅難逃

作者:網約車第一現場

要說今年網約車行業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砧闆上的魚肉。網約車老大滴滴的倒台,讓整個行業的風向标徹底扭轉。

原本還能梗着脖子硬抗監管的一些平台,現在也隻能乖乖地服服帖帖,也閉口不提給司機“報帳”罰款那回事了。

網約車查車神器再更新:大資料精準布局,無證司機插翅難逃

簡而言之,除了滴答出行、一喂順風車這種原本就不要求合規性的平台來說,其他的快車平台,基本都要在年底前實作全面合規。

這是個不小的工程。

檢視每個月交通部出具的網約車相關資料就知道了,合規司機在緩慢地增長,但是每個平台的合規率卻參差不齊。T3出行、如祺出行等幾個平台算是乖學生,合規率穩居榜三。

但是某些老牌平台就不是這樣了,不管是滴滴打車,還是高德打車等旗下的聚合平台,多少都有些問題。

不過,随着第二輪網約車嚴打風暴的開始,這些網約車平台也進一步收緊了政策。再加上查車神器不斷問世,留給無證司機的生存空間,是越來越小了。

網約車查車神器再更新:大資料精準布局,無證司機插翅難逃

近來,天津問世了一個查車神器----執法布控球,隻要在一定範圍之内,有不合規車輛駛入,該布控球就會在背景立即報警,同時快速記錄資訊,友善執法人員進行提前布控,進而進行精準檢查。

如果說之前運管攔路查車的方式,還能給無證司機一點喘息之機,大不了避開機場、車站等監管比較嚴格的地方就行。但是這樣的電子裝置上線,可比人力監查要管用多了,幾乎是網約車界的“天網”。

這不僅僅上線幾天,就有不少司機自投羅網。

新手段的上線,對于網約車的合規化必然是有好處的,但是卻是治标不治本。因為造成不合規車輛橫行的原因,是平台急速擴張運力造成的惡果,但是隻能司機自己扛起來。

網約車查車神器再更新:大資料精準布局,無證司機插翅難逃

筆者不由得聯想到前幾天出具的一則網約車平台的調研報告,揭露了不少滴滴打車、妥妥E行等平台在各地的營運情況,有些僅僅在4月份就受到了上百個罰單,累積罰款上百萬。

這個調查結果,引得T3出行、一喂順風車、滴答出行等平台都在看熱鬧。

但是這對很多平台來說,根本算不上什麼損失,再剝削幾個網約車司機就能拿回來了。對此很多網約車司機都氣憤不已,為什麼不把源頭給控制住,隻去為難在底層讨口飯吃的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