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7歲蔡少芬深夜崩潰,曝十年沒睡過整覺,但這還不是最慘的……

前段時間,

蔡少芬在一檔綜藝中,

說了一句話讓我破防了:

“差不多十年吧,

就其實沒有完整的覺可以睡。”

蔡少芬有三個孩子,

不管哪一個都是她親力親為一手帶大的。

她幾乎每天5點多就要起床,

給孩子準備早餐、梳洗;

小兒子有時候還會半夜醒過來,

找奶嘴吃;

當小兒子鬧情緒的時候,

她還要像超人一樣抱着他煮飯。

蔡少芬坦言:

“我不騙你,真的很辛苦的。”

當然,最累的還屬要帶娃上班。

趙麗穎在剛剛離婚的時候,

接戲都會提出一個要求:

必須要把2歲的孩子帶在身邊。

不僅如此,

她還特意請了随行保姆,

這樣拍戲的時候,

保姆就能在房車上照顧兒子,

也友善趙麗穎自己能在空閑時陪孩子玩耍。

消息傳出後,

立刻引起了網絡熱議。

有網友稱贊她的是女強人,

工作帶娃兩不誤;

也有人質疑她是個不合格的媽媽,

“拍戲帶孩子,能專心嗎?孩子多可憐啊。”

其實對于職場媽媽而言,

既想要努力完成工作,

又想給予孩子最好的陪伴和照顧,

可謂是難上加難,

甚至可以直接定性為一個僞命題。

就像馬伊琍說到的那樣:

“我絕對不相信誰可以做到,

如此光鮮亮麗的把職業成功女性

和一個優秀合格的媽媽,

去兩者兼并,絕對不可能。”

世界上哪有什麼平衡術?

不過是職場媽媽們在你看不見的角落,

一邊努力調适,一邊負重前行。

在綜藝節目《上班啦!媽媽》裡,

有一個新詞叫做“工斷女”,

特指那些因為結婚和撫養孩子而辭職,

導緻職場履曆出現斷層的媽媽們。

這是女性們在考慮生育時,

面臨的主要困境之一。

她們想要給孩子最親密的陪伴,

就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時間,

但這也必然會讓媽媽們在工作中分身乏術。

同樣,也會受到很多排擠和非議。

不光是普通人如此,

就連女明星們,都會面臨這種難題。

在《甄嬛傳》中扮演沈眉莊的斓曦,

就在節目中感慨過,

曾經她以為生個孩子,

停工一兩年,關系不大。

但現實卻狠狠打了她的臉,

讓她一度面臨無戲可接的窘迫境地。

就連明星們因為結婚生子,

都會被市場“抛棄”,

何況是作為普通人的我們?

是以,

很多媽媽們都出于無奈,

隻能在工作和家庭中,

做出一個選擇。

選擇工作,

就勢必難以陪伴孩子更好的成長。

而選擇家庭,

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再也無法回歸職場。

因為時代瞬息萬變,

你稍不注意就會和時代脫節。

如果你放不下事業,

又舍不得家庭,

由此選擇做一個職場媽媽,

那麼困難級别可能是開啟“地獄”模式。

你需要不停地在各個身份之間來回切換,

白天要更努力地完成工作來打消上級對你的顧慮,

晚上回去還要哄孩子、陪孩子玩,

而且由于陪伴孩子的時間不足,

你有可能會面臨親子交流缺失、

家庭關系緊張的頑疾。

“像陀螺一般活着”,

是職場媽媽們最真實的寫照。

職場媽媽總是看似很強大,

實則連軟弱的時間都沒有。

而就是這樣勇敢無私的職場媽媽們,

也依舊免不了被指責。

就如同姚晨在一次演講中說的那樣:

“這個時代對女人要求太高,

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職場女性,

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

是個糟糕的媽媽;

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

又有人會覺得:

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

不算是一個職業。”

盡管每個人都會在特定的時刻,

歌頌母親的偉大,

但當一個媽媽,

在社會中想要展現自我價值,

卻會被百般刁難。

為什麼世界總是對媽媽們如此苛刻?

為什麼不能允許一位母親也有軟弱、

害怕和不完美的時刻?

紀錄片《小小少年》中,

有一個極具舞蹈天賦的女孩叫小雲。

小雲的母親是雲南閉塞的鄉村裡,

再普通平凡不過的婦女。

她開了一家豬肉鋪,

一手操持家裡,

就算是面對着鏡頭,

都沒空整理一下頭發。

而還在讀國小的女兒小雲便要幫母親賣豬肉,

還要幫着帶弟弟妹妹。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小雲的母親也是一位職場媽媽,

豬肉鋪就是她的工作,

她必須在賺錢與孩子成長中,

找到一個脆弱的平衡點。

但她經常忙碌到要讓雲都幫她照顧家裡,

還供不起熱愛舞蹈的女兒去上舞蹈學校。

可她同樣也是女兒最忠實的觀衆和培練師。

在豬肉鋪裡,

她看着女兒翩翩起舞,

幫助女兒對着視訊做動作,

在能夠承擔的範圍内,

不遺餘力的幫助孩子實作夢想。

她算一個稱職的母親嗎?

可能在很多人眼中她并不算。

她不夠富有,

沒有帶給孩子體面的生活;

她不夠有文化,

連芭蕾舞的動作發音都說不來;

她不夠專注,

一邊照看孩子一邊賣豬肉,

抽不出更多時間來培養有天賦的女兒。

但在我看來,

她依舊是個偉大的母親。

她擁有的或許不多,

但卻把最好的都留給了孩子。

也正是因為有了孩子,

她才更有勇氣去面對生活的殘酷。

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這樣的視訊标題:

“做全職爸爸的24小時。”

“你願意當全職爸爸嗎?”

家庭中的男性會用一天的身份交換體驗,

得出母乳媽媽很辛苦的結論。

但母乳媽媽的心酸,

豈是短短24小時就能體會完全的?

女人生育的苦、哺乳的痛,

男人永遠無法感同身受,

更何況是職場媽媽呢?

是以,

爸爸一定要在養育和教育問題上多承擔一些,

畢竟媽媽也不是超人,她也會累。

《請回答1988》是這樣描述媽媽的:

“聽說神無法無處不在,

是以才創造了媽媽。”

“即使到了媽媽的年齡,

媽媽的媽媽仍然是媽媽的守護神。”

“媽媽這個詞隻是叫一叫,

也覺得喉間哽咽,

媽媽,是最有力量的名字。”

每一個職場媽媽,

背後都是特寫的強大。

是以,

請善待那些奔走在職場和家庭的媽媽們,

她們很難,卻一直在堅持。

如果你也感同身受,

請努力生活,永不辜負。

最後,提醒一下大家,

明天就是母親節了,

多些陪伴,多些問候,

别讓她們孤零零地過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