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終将明白:世界很好,你也很好

“你要相信,你配得上所有的好。願所有的人在繼續前行的路上,感受人間值得,萬物可期。”

這是初小軌在《你是人間小可愛》中的一句話。

是啊,生活很讨厭,但我們都還可愛,還能在可愛中保持對生活的熱愛與向往。

隻不過有些路,我們必須要學會自己走,帶着無畏向前的能力,邁向更美好地生活。

學會自我修複,才能走出羊群

初小軌在《你是人間小可愛》中講到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學妹和另外兩個同學在一塊租住,當時她考研失敗,哭了一晚上,那兩個室友女孩便安慰她,甚至連飯都是幫她端到床邊的。

被室友治愈的學妹,第二天有個決定,她要再戰。同樣考研失利的室友勸她:算了吧,這是命。

但學妹說了一句:我想試試,說不定就能成功了呢。

此後,室友便疏遠了她,再也沒有了往日的親密,後來學妹終于成功,急着與室友分享快樂與喜悅。

但兩個室友都推脫有事,不能與她一起慶祝。更讓她崩潰的是,晚上回家她就看到兩位室友帶一位陌生人來看房子。

原來,四年的感情不如一間空出來的房子;原來,你想要與人分享喜悅,并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原來最大的惡意不是言語,而是人間不值得。

人性是複雜的,有人想要分享快樂,有人隻想同命相連,大家似乎都沒有錯。

過去别人的好,是真得好,而現在的冷,也是徹骨的寒。

曾國藩說:如有本之泉,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

人的一生,若想成為放之四海的人,便會遇到四海内的牛鬼蛇神。

可能會有身邊人的惡意,也有熟悉的陌生人,但向外接納一切,向内接納自己,這時候你就會變成狼,走出羊群。

進而看到更大的世界,擁有着更遼闊的人生。

就算沒人叫好,也要活得漂亮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朋友圈裡很少再有真情實意,也不再是宣洩個人情感的避風港。

都是成年人,沒有人願意為你的不開心,壞情緒買單,更沒有人關心你開心不開心,生活好不好。

從失去朋友圈的那一刻開始,越來越多的人逃離了朋友圈。

很多人說發朋友圈,當初隻是為了記錄一下生活,但偏偏有人為了發一秒鐘的圖,精修了兩小時,變成了朋友圈的一場“秀”。

有時候發出去,純粹就是為了“贊”,因為社交意味着期待,但有期待也就有着落差的反應。

也不得不承認,現在的“贊”很多都是營銷性質的和利益驅動的。當發圈帶着功利性的目的,刷圈也帶着心情的跌宕起伏。

那些浮于表面的你來我往,除了耗費心力外,還有着無奈和一不小心的“陷阱”。

在功利之下,哪有什麼情真意切,大多數的時候隻不過一場接一場的秀,以及鼓吹成功、金錢以及利益的你來我往。

朋友圈,發多了,惹人煩;不發,又顯得有點心機和城府。

我喜歡的一個作家村上春樹說過:人生而孤獨而無法了解,所謂交流不過是尋求安慰。

在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逃離了朋友圈,但這兩年又回歸了朋友圈。

發圈,不是為了能讓人共鳴和共情,隻是為了讓自己這些年熬過得苦,得到的滋養,用一己之力帶給這個冷漠的世界一點點溫暖和啟發。

心若無恙,就不會受傷。就算沒有人回應,也要一個人活得精彩。

這是成熟後的笃定,也是看透一切依然熱愛的堅定。

這個世界很好,但你也很好

當夢想離得越來越遠,當初心被浮躁所切換,在說夢想的時候,會覺得遙遠,再提起終身成長的時候,有點玄之又玄。

讀書似乎隻是逃避生活的方式,性格也越來越孤僻。但當這一切都是遵從内心決定的時候,一切都變得欣欣然。

聽過這樣一句話:

人間法則,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隻能得天下。

也就是說,我們的夢有多大,願就有多長。

如果僅僅隻是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那麼永遠都看不到陽光之外的世界;如果總是呆在自己的舒适區内,永遠都看不到能力之外更廣闊的世界。

是以當你身邊的人,告訴你不要白費力氣異想天開時,不要白日做夢,你成不了大器這時,不要在乎别人怎麼說。

從被孤立和嘲笑中,努力活下來的人,笑着說:世界很好,我也很好。

過去不重要,昨天不重要,明天怎麼過才重要。

人生,就是從自卑開始,然後一步步積累,直到能量越來越強,直到光芒四射。

而在每一個階段的努力與展望,都決定我們将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即便我們不知道明白會成為誰?但朝着一個目标前進的時候,終有一天會見證自己活成自己的模樣。

胡适說:昨日種種,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從今以後,怎麼收獲就怎麼栽。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向前走,别害怕,因為你是人間的小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