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花與華之展:華人畫家李焱畫作亮麗仙台

文/張石

中文導報訊 日本仙台島川美術館的春季特展《花與華之展》于2022年4月20日開展,展期至6月19日。

本次特展以“花”為主題,展出了近代日本畫大師東山魁夷、速水禦舟、森本草介等藝術家的作品,而中國藝術家、旅日畫家李焱女士也應邀參加了這次大師級展出。

李焱女士

李焱5歲開始學習中國畫,少年時攜水墨作品出訪多國,并在多國舉辦個人畫展,後遠赴日本,轉攻西洋繪畫十數載,成為日本多摩美術大學第一位藝術博士暨中國首位藝術女博士。2014年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李焱繪畫作品展》,2022年初春與日本阿部憲子女将創立李焱24小時美術館。

李焱參展繪畫都為抽象藝術,抽象藝術是一種不去原原本本地描述自然世界的藝術,透過形狀和色彩的超越具象的組合,吸引出畫家在世界的深處看到的宇宙靈魂的閃光,給予世界以嶄新的節奏與律動,可謂“得魚忘筌”,“得意忘形”。

《莊子·外物》:“筌者是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是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是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

意思是說筌、蹄、言皆為捕魚、捕獵的工具,目标還是魚、兔,而其他的事物也是如此,隻要得到和領會了事物的精神實質,那麼這些工具和外形都可以忘掉。繪畫更是如此,得“意”可以忘形。

花與華之展:華人畫家李焱畫作亮麗仙台

《芳華》

《芳華》與《絢麗》是一組作品,兩幅作品在似與不似之間,形成一種藝術與心靈的換位,用稍有變化的形狀,凸顯生與滅的流轉,以悠遠的雲霧,表現了時間移動的色彩,一縷蛛絲柔和着天地,半個山坡,殘缺着世界。

花與華之展:華人畫家李焱畫作亮麗仙台

《絢麗》

花與華之展:華人畫家李焱畫作亮麗仙台

《拈花一笑》

《拈花一笑》,是花魂在爆發中的升華,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中所記:“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衆,是時衆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顔微笑。”意為迦葉尊者與佛祖釋迦牟尼以笑傳心,心心相印,而李焱的《拈花一笑》,并非佛家典故中那種靜谧中的悟道,而是一種通過無限的伸展,以緻爆發式的花的追尋與探求,是一種“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陸遊的《蔔算子·詠梅》)式執着,而用《拈花一笑》為題,正在在文字與圖畫對立的世界完成靜與動的統一。

在這裡,畫題原有的功能通過否定式解構,讓文字與畫自說自話,自述自美,畫表達的内容與圖名相左,語言放棄了對畫面意義的诠釋的職能,而是作為畫面相反相成的一種全新的補充,進而形成無限的互補式釋義的結構。

花與華之展:華人畫家李焱畫作亮麗仙台

《天地合一》

《天地合一》這幅畫包含深邃的哲學意象。“天人合一”為中國哲學思想,儒、道、釋等諸家各有闡述。多指人與道合而唯一,“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而《天地合一》這幅畫包含着畫家幽深的心理意象,也可以說是“天地人合一”。

《天地合一》以一個具象的含苞欲放的蓮荷,在色塊與斑點的抽象世界中,脫穎而出,讓我們感到世界孕育于混沌,誕生于具象,想象着一個我們的内心與世界合而為一的宇宙的原初風景,混沌是生命零位儲存點,也是生命怒放的始點。

這是島川美術館繼去年的《傳奇畫家與海外藝術家展》之後,第二次隆重推出李焱女士的作品,李焱的繪畫以一種東西藝術珠聯璧合的意境,深邃的哲思意境,讓人們流連忘返。

李焱的作品先後被日本國會議事廳、美術館、美國前總統裡根、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澳洲前總理福雷澤、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菲利普親王、日本前首相羽田孜等各界知名人士以及多國美術館、大學、知名畫廊、藝術機構所收藏。(照片由李焱女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