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撿書姑娘
陳喬恩,又上熱搜了。
這是她結婚之後的首次發聲,卻是為一隻叫莫莉的小象求救:
“看到小象渾身是傷非常心疼,它不應該被如此對待,拒絕動物表演,請不要虐待動物,請救救小象莫莉……”
在陳喬恩轉發的博文裡,是一隻受傷的小象在苦苦掙紮。
之後舒淇、阿雅、陳學冬等明星跟上,#拯救小象莫莉#的話題閱讀量,直線攀升。
翻開評論區,網友們也是一邊倒的支援。
莫莉這隻小象究竟有什麼“魔力”,引起了這麼多人的關注呢?
姑娘詳細了解過莫莉的故事才發現,她,真的受了太多苦。
可她曾經明明是個小公主。
六年前,2016年3月20日,莫莉出生在昆明動物園。
剛出生時她還不叫“莫莉”,大家統一稱她為小公主。
因為亞洲象數量稀少,本身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而莫莉是第三代,爸爸媽媽又是昆明亞洲象的首領,還因為她的出生日是“國際幸福日”。
種種光環照耀,是以她出生時就獲得萬千寵愛。
她1歲時,昆明動物園專門為她舉辦生日宴,當天有7個學校共計500名左右的學生、還有無數的學生家長,一起來到動物園為她慶生。
她得到了胡蘿蔔、蘋果、甘蔗、鮮草等食物做成的特制水果蛋糕,頂端放着她最愛的削皮西瓜。
有爸爸中波、媽媽莫坡陪伴,還有數百名小朋友為她唱着生日快樂歌。
也是在這個宴會上,她得名“莫莉”。那是動物園向全社會征集、從上千份稿件裡千挑萬選而來,寓意純潔美好,祝願她健康成長。
那時陽光彌漫,芳草傳香,空氣裡是幸福的味道。
那時莫莉的眼裡倒映着天真單純,閃爍着對未來的期盼。
可誰也沒想到,這份快樂沒有多久就戛然而止。
為了“調整種族血緣”,剛到1歲半,莫莉就被強制斷奶(正常小象2歲斷奶),被帶離媽媽身邊(雌象是社會性動物,本應一生與母親為伴)。
然後被訓練拴腳鍊、鑽鐵籠,最終在2歲時,成功被轉運到河南沁陽的一家動物園。
莫莉一生的噩夢就此開始。
最初是有熱心網友發現,一隻小母象多次在短視訊中表演“才藝”,轉呼啦圈、吹口琴、吹氣球、“金雞獨立”、倒立、給人類小朋友戴帽子、供遊客騎乘……堪稱多才多藝。
後來根據皮膚顔色、絨毛部位等特征,大家确定這隻小象就是當年的小公主——莫莉。這時,她已經4歲。
沒人知道莫莉從2歲到4歲的兩年,究竟經曆過什麼,才會從無憂無慮的小公主,變成彷佛曆盡人事的疲憊模樣。
從紀錄片《黑象》中,我們或許可以得窺一二。
大象天生身材笨重,成年後難以馴服,想要它們聽話,最好從“娃娃”抓起,再配合懲罰手段,更為有效。
第一步,是摧毀大象的意志。
在狹窄的木籠裡,大象的頭部和四條腿被繩索分别捆住,然後不斷播放噪音,也不給足食物。
這樣它就會一直饑餓、一直恐懼、無法躺倒、無法休息。
接着用鞭子、斧頭、象鈎、電擊棒等,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每日早晚不斷擊打它們。
直到它精神完全崩潰,學會順從,開始聽話。
然後,才訓練具體的表演項目。
馴象師人手一支的象鈎,是最有用的“刑具”。
每當大象不聽話,或者哪裡動作不到位,象鈎就會毫不留情地擊打、鈎刺它的脆弱部位:鼻子、脖子、耳後、膝蓋……
這些部位會流血、結痂、再流血、再結痂……不斷重複。
莫莉的遭遇,大概不外如是。
已曝光的畫面裡,姑娘看到莫莉因為長期被綁,腿部皮肉外翻。
等待表演的間隙,她被隻有20cm左右的粗重鐵鍊鎖住,活動範圍,就是以這20cm為半徑的尺寸天地。
表演直立時,她前腿翹起、僅憑後腿站立,憨态可掬。但誰又注意到莫莉無措的眼神、顫巍巍的身體?
倒立時,她以頭搶地,是笨重與靈巧的可愛反差,迎來觀衆此起彼伏的喝彩。
然而在這段“精彩”表演的背後,是莫莉受龐大體重限制,一旦摔倒,輕則骨折、重則擠壓内髒,到那時迎接她的可能會是死亡。
畫畫時,她用自己靈巧的鼻子,一筆一筆勾畫和媽媽散步的溫馨場景。
大象鼻子裡神經末梢豐富,被插進異物時非常痛苦,被訓練作畫的莫莉,要忍受尖銳的筆杆戳進鼻孔,作畫完畢,取出的工具甚至可能還沾着血漬。
一副“溫馨”畫作的背後,于莫莉是一場殘酷的折磨。
莫莉她,雖然害怕做高難度動作,但更怕象鈎刺入身體的疼。
大象的壽命正常是70歲左右,幾乎和人類一樣長久,而莫莉,今年才6歲。
6歲的莫莉,眼裡已經沒有光了。
更心痛的是,象族普遍聰明、記憶力極佳,可以記得很久以前發生的事。
泰國有小哥曾經救過一隻小象,有次他假裝落水,可愛的小象就屁颠颠地沖過去,用鼻子将他拖出了湍急的河流。
年紀雖小,它也記得曾經的恩人。
是以,享受過幸福的莫莉,内心究竟是如何消化現在無邊無際的痛苦呢?
她還會記起水果蛋糕嗎?會想念媽媽嗎?會在無人處悄悄流淚嗎?
而命運悲慘的,還不隻有莫莉。
馬戲團,人類的歡樂場,動物的“無間地獄”。
為了表演猴戲、被鐵圈箍頸練習站立的猴子。
為使其學會直立行走而被鎖鍊拴脖的黑熊。
為使其不具攻擊力、被敲掉牙齒的老虎……
海洋動物也難逃一劫。
水族館裡的海豚,頂氣球、轉呼啦圈、和小朋友打招呼,看起來聰明又可愛。
因為“微笑臉”,海豚往往被誤認為很快樂。
但這些表演根本不是它們的自然行為,它們不了解每個動作有什麼意義,完全是日複一日高強度訓練的結果。
經年累月,海豚們皮膚、骨骼受傷、内髒被壓迫,再加上表演環境嘈雜、長期精神緊張,極容易患上各種疾病。
而一隻成年海豚,智商相當于人類兒童的6至7歲。
越聰明、越“通人性”的動物,學東西越快,也就越痛苦,因為它們也和人一樣懂得感受、擁有喜怒哀樂。
是以聰明是一種罪,對嗎?
還有被困在尖刺圍欄監獄、等待發配的鲸魚。
眼睛嚴重紅腫卻依然在賣力表演的海象。
凡有表演處,背後必有長期的壓迫性訓練,動物們生理、心理必然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有的動物出現刻闆行為。
動物的刻闆行為一般會重複無意義的動作。
有些動物會有意識地自殘。
去年加拿大的一個海洋館發生了件叫人痛心的事,一隻叫Kiska的虎鲸不停地将頭部和身體撞向池壁,一心求死。
被囚禁42年,表演工具、生育工具、五度喪子……
這就是Kiska絕望的一生。
還有的動物在受盡折磨後,會忍無可忍去反抗和報複人類。
夏威夷檀山有過一隻叫泰克的大象,經曆12年的折磨,在退休前一天發狂,踩死了自己的馴象師和美容師。
泰克最後身中86槍倒在街頭,留給世人的是一雙沾血卻悲楚的眼睛,頭上還戴着馬戲團的俏皮帽子。
如果泰克有靈,知道它隻要再忍一天就能解脫,它會感到遺憾嗎?
還是為了街頭狂奔的那30分鐘自由,無怨無悔?
可是,能反抗的生靈終究是少數,更多動物隻能在殘酷的對待下苟延殘喘,等待死亡、退休。
或者,被解救。
幸運的是,“小象莫莉們”的生存困境,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
抵制動物表演的呼聲,也開始被更多人聽到,并加入到實際行動中來。
南京紅山動物園直接取消了動物表演和有償投喂,為全國做出了表率。
這個決定讓他們失去了一大筆收入。
加上近幾年受到疫情沖擊,被迫閉園,遊客銳減,光2020年一年,紅山動物園損失高達3000多萬,一度到了倒閉的邊緣。
然而園長沈志軍不為所動。在最困難的時期,動物園沒有收入,發不出工資,但他甯願自掏腰包、甚至暫緩發放員工績效,但決不肯讓動物們挨餓。
也正是這樣不計代價的付出,感動了無數人,于是當疫情緩解,各地人士紛紛馳援,“報複”性出遊,曾經一個周末入園人數超3萬。
看吧,堅持“以動物為本”的動物園,即使不用動物表演取悅觀衆,觀衆也願意為之買單。
為了改善動物們的生存環境,紅山動物園一直在行動。
它相繼修建了豪華“大别墅”,前有流水,後有假山,腳下芳草,擡眼見青天。
盡力還原動物們所适應的野生環境。
動物園甚至可以滿足孩子們的“特殊需求”。
給大象做美甲。
給貓頭鷹建學校,順利“畢業”的就能回歸自然。
還教紅猩猩畫畫……
它們有自己的名字,活着時做朋友,離開後被懷念。
紅山動物園園長沈志軍,一直堅持自己的辦園理念——紅山的動物,有不被人看到的權利。
同樣的還有廣州動物園,早在2017年就禁止了馬戲表演。
但治本之法,需要我們所有人的參與——不再觀看動物表演。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隻有觀衆變少,動物們才不必再背負繁重的勞役,不必再接受殘忍的訓練。
目前這些行動還隻是寥寥星火,但姑娘相信,隻要大家一起關注、一起發聲、一起努力,涓涓細流終能彙成江海!
希望在不遠的将來,人類與動物相處能獲得更幹淨更純粹的樂趣,而動物們在自己的屬地裡自由嬉戲、暢意奔跑,再也不必經受虐待。
我永遠期盼那一天的到來!
點個在看
隻有觀衆變少
動物才不用被迫“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