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叔隻不過想吃塊肉排,結果卻被幾個壯漢揍到頭破血流,起因,全都是因為還在幼稚園的小女孩的一個謊言。

叔叔的隻有這一點
電影《狩獵》是少數讓半隻貓看完氣得牙癢癢的電影,它太讓人無奈,又太過于真實。
看完後總想要表達些什麼,又感覺說什麼都太過于無力。
《狩獵》
這一期,半隻貓就嘗試回答電影中的三個問題,和大家一起來複盤這部精彩的丹麥電影到底在表達什麼。
一、為什麼大家不相信拔叔是清白的?
二、為什麼拔叔後來又被證明是無辜的?
三、為什麼最後還有人朝拔叔開槍,他是誰?
感謝您對半隻貓的支援
#人性##高分電影##經典電影##電影解說#
一、為什麼大家不相信拔叔是清白的?
為什麼大家不相信拔叔是清白的?
電影片名叫作狩獵。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狩獵的對象是麋鹿。
狩獵的對象是麋鹿。
主人公所在的小鎮,打獵是一種文化傳統,甚至一個男人的成人禮,就是獲得可以打獵的資格。
第二層意思,狩獵的對象是拔叔。
狩獵的對象是拔叔。
幼稚園裡小女孩一個不經意的謊言,導緻關于拔叔性侵兒童的謠言散開,拔叔也就成為了衆人攻擊的目标,狩獵的對象。
看過電影的朋友應該都發現了,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一個人是否成年,既是一個人能否成為攻擊者的界限,也是能否成為被攻擊者的界限。
孩子的身上有一層天然的保護屏障,這層屏障來自于成年人世界的社交默契。
第一, 對于孩子必須首先做無罪推定,即預設孩子全都是無邪的。
第二, 對于孩子應當盡可能保護為主,任何可能傷害到孩子的事情都理應被阻止。哪怕有助于更加接近真相,但隻要有傷害到孩子的可能性,真相也可以讓步。
第三, 孩子即使有錯,成年人也應該基于保護未成年人的原則,降低對孩子二次傷害的可能性。哪怕犧牲一些真相。
以上三點。即便在現實社會也都是合情合理的吧。
天真無邪的孩子們
但結果就是
基于第一點,是以剛開始沒有任何大人懷疑孩子會撒謊。那麼預設了做壞事的,就一定是大人。
幼稚園園長
基于第二點,是以拔叔的好朋友沒有第一時間去找孩子問清楚情況。是以整個調查的過程拔叔完全處于被動,處于資訊不對稱的狀态。
拔叔的好朋友
基于第三點,是以小女孩的母親,就算知道了孩子撒謊的事實,但因為要保護孩子,她選擇了将真相隐瞞。
小女孩已經承認錯誤
産生以上行為的理由很簡單:她還是個孩子。
最終,一個無辜人的生活,徹底被摧毀了。
站在主人公拔叔的角度,我們會認為這個世界是不是瘋了?那些人為什麼一個個都不長腦子?難道了解清楚真相以後,再做出判斷,不可以嗎?
看電影的整個過程,我都感覺異常壓抑,臉上的表情幾乎一直是扭曲着看完電影的。
但站在其他人的角度,他們不過是遵循了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間相處的三點原則罷了。
選擇沉默,已經是對主人公最大的仁慈,表示出自己在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事件上,鮮明的立場,也沒有錯。哪怕對拔叔拳打腳踢,也不能說不是在“匡扶正義”。
在整個事件中,比起避免孩子受到傷害,了解真相,簡直不值一提。
是以,拔叔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大家狩獵的對象。
二、為什麼拔叔後來又被證明是無辜的?
為什麼拔叔後來又被證明是無辜的?
是因為他的好朋友知道真相以後,幫拔叔洗清了冤屈嗎?
好朋友的忏悔
是,也不是。
可以說,即便他的好朋友願意出面為拔叔作證,他的說辭也很難會令人們信服。
第一, 是因為他跟拔叔之間是幾十年的朋友關系,甚至是最好的朋友,可以嘴對嘴的朋友。是以人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他是在為自己的朋友曲解真相。
第二, 在聖誕禮拜上,拔叔把好朋友揍了一頓,是以人們也完全有理由相信,他的朋友是受到了人身威脅,屈打成招。
是以半隻貓認為,即使拔叔的好朋友願意出面為他辯解,也隻能起到一部分的作用。
曆史的經驗告訴我們,謠言往往不是止于真相,而是止于另一個謠言。
孩子們會把什麼都當成真的
更有力的武器,是孩子們紛紛提到的那個不存在的地下室。
因為人們堅信孩子不會撒謊,是以也堅信那個地下室的存在,最後卻發現,這個地下室根本就子虛烏有。
是以拔叔才會被當庭釋放。隻不過,當拔叔回來的時候,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是錯的。
除此之外,比謠言還要厲害的,是時間。
時間可以消化幾乎所有一切。
每當我們看到時下熱搜榜上名列前茅的話題,我們仿佛總是滿腔熱血,有抒發不完的正義感準備從體内洶湧而出。
然而時過境遷以後,又有多少人還會關心“曾經”的熱搜,會關心“過時”的真相呢?
因為我們在乎的,從來都不是真相,而是當下自己的情緒。什麼能吻合了自己的情緒,帶動了自己的情緒,我就跟着她走。當情緒淡了,也就是不了了之了。
想象一下,自己身邊的那些滑稽事,是不是也同樣如此呢。
三、為什麼最後還有人朝拔叔開槍,他是誰?
為什麼最後還有人朝拔叔開槍,他是誰?
事情發生一年以後,鎮上的居民聚集到一起為拔叔的兒子舉行成人禮
成人禮
拔叔又重新抱起曾經撒謊的那個小女孩。顯然,真相早就已經大白于天下了。
真相早就已經大白于天下了
隻是,在席上拔叔眼神一掃而過,卻依然可以捕捉到一些不太友善的目光。
然後,最讓人壓抑的結局,出現了。
本以為真相已經明朗,終于可以恢複到從前正常的生活。拔叔卻在森林裡遭遇到一記冷槍。
原來真相對射出子彈的那個人來說,一點都不重要,對有些人來說,一點都不重要。
因為這不是他們的真相。
真相有時候很奇怪,它并不是一個客觀的存在,往往是一個主觀的存在,人們不會承認自己不相信真相,人們隻是都秉持着這樣一個原則:我相信什麼,什麼才是真相。
最後那顆子彈,雖然沒有打中拔叔,但拔叔很清楚這意味着什麼。躲藏在暗中的惡意,比顯露在明處的更可怕。
他的生活,還遠沒有脫離曾經的陰影。
那麼,到底是誰開了這一槍呢?
到底是誰開了這一槍呢?
是他的最好的朋友嗎?
好朋友
是他好朋友的大兒子嗎?
好朋友的大兒子
是幼稚園推搡過他的大漢嗎?
大漢
是超市裡揍過他的吃瓜群衆嗎?
賣肉哥,我不賣
我發現,關于《狩獵》這部電影,人們最為熱衷的話題,就是最後那一槍,是誰打出的。并且,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經過缜密的推測,仿佛他們真的都有可能。
我也曾經在這支龐大的隊伍之中,揣測電影裡最後出現的惡意,究竟會來自于怎樣一個人。
但是想着,想着,我卻猛地背脊一涼。
我們現在在做的事情,不就是“狩獵”嗎?
人們朝森林裡無辜的麋鹿射出子彈,謂之狩獵
人們向小鎮上無辜的拔叔投出惡意,謂之狩獵
我們現在對某個無辜的人妄加揣度,亦可謂之狩獵
是以電影裡那些我們認為荒唐至極的瞎眼群衆,其實一點都不荒唐,而且還很合理,和我們一樣合理。
荒唐嗎?不荒唐
我們的原則都是一樣的:我們自己相信的,才是真相。
三個問題回答完畢,現在你認為,口口聲聲說關心真相的我們,真的關心真相嗎?
感謝您對半隻貓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