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文物說話:遼北春秋(七)

邊關曉月——秦漢時期
1981年,在鐵嶺、沈陽交界的萬泉河北岸,發現了鐵嶺邱台遺址。
位于鐵嶺縣新台子鎮的邱台遺址環境
依據遺址位置和出土文物,有學者認為,這裡是秦漢時期燕國遼東郡望平縣治所。
遺址地層分上下兩層:上層為戰國到漢時期,下層為青銅時期。上層出土文物展現了此時期的社會文明情況。
軍帳模型,背景遠處可見燕長城
青銅戈(鐵嶺市有色廠揀選)
戰國至西漢時期,遼北是漢族與北方部族接觸的邊疆地帶。據史料記載,燕漢長城經由鐵嶺境内,用于防衛戍邊。
鐵鏟等鐵器(鐵嶺縣新台子出土)
在遼北考古發掘中,鐵鏟等鐵器的出現是這一時期文物一大亮點,展現了遼北冶煉技術更加多元化。
内有文字圖形的青銅鼎(鐵嶺市有色廠揀選)
銅耳飾(鐵嶺市有色廠揀選)
銅帶鈎(鐵嶺市有色廠揀選)
銅帶鈎相當于今天的腰帶扣。此時遼北的青銅制品已經具有較高的審美和工藝标準。
馬蹄金金塊(鐵嶺縣新台子磚廠出土)
秦半兩圓錢(鐵嶺縣新台子磚廠出土)
一化圓錢(鐵嶺縣新台子磚廠出土)
出土的戰國刀币、布币
大量貨币的出土,展現此時遼北與中原地區貿易往來已經非常頻繁。
銅風鈴(鐵嶺市有色廠揀選)
繩紋同心半圓瓦當(鐵嶺縣新台子磚廠出土)
銅風鈴、繩紋同心半圓瓦當的出土,展現了當時遼北在建築方面,除了内部實用性以外,對外部裝飾美感有了追求,文明持續進步。
來源:鐵嶺線上
【來源:鐵嶺文化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