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巧手繡出好日子!永仁縣民族民間刺繡産業嶄露頭角

永仁縣中和鎮直苴村的彜族賽裝節已有1300多年的曆史,被稱為“賽裝之源”、中國最大的“鄉村T台”。如今,賽裝節已成為永仁縣對外展示民族傳統文化的視窗,以賽裝節為平台,永仁民族民間刺繡産業得以嶄露頭角。

永仁縣在發揮特色優勢上做文章,在提高民族民間刺繡産品工藝水準和文化品位上下功夫,以“公司+協會+農戶”的經營模式,組建刺繡協會和專業合作社,把分散刺繡戶集中起來,共同應對市場風險、打造品牌,使民族民間刺繡工藝品逐漸走出了家庭、走出了大山,以商品的形式走向了全國各地及國外市場。

巧手繡出好日子!永仁縣民族民間刺繡産業嶄露頭角
巧手繡出好日子!永仁縣民族民間刺繡産業嶄露頭角

“歌聲唱出新生活,巧手繡出好日子”是永仁彜家繡女的真實寫照。外出務工多年的永仁縣蓮池鄉查利麼村彜族村民李曉麗幾年前回到家鄉,率先發展民族民間刺繡,并與同村人開始了自己“一針一線”的産業發展之路。經過幾年的發展,這小小的指尖技藝,每年可以為她帶來20多萬元的收入。

李曉麗說:“我也沒想到做這個刺繡,會讓我的生活變化那麼大,我們的民族服裝現在已經變成了産品,我們的刺繡現在也可以賣成錢了,收入比較可觀。我在城裡買了房子、車子,現在對于我來說,感覺生活比較充實。”

巧手繡出好日子!永仁縣民族民間刺繡産業嶄露頭角

繡女李曉麗的緻富故事在永仁并不是個例。這幾年,以永仁賽裝節為宣傳推廣平台,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一大批民族民間刺繡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永仁阿妹妮若彜繡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靠設計制作獨具特色的民族服裝服飾,公司每年實作銷售收入近100萬元。公司總經理李濟雁是永仁出了名的刺繡帶頭人,也是永仁彜繡産業協會會長。如今,該協會已吸納會員330多名,15家企業和3家專業合作社實作抱團發展,帶動全縣4000餘名繡女共同緻富,人均增收超過1萬元。

巧手繡出好日子!永仁縣民族民間刺繡産業嶄露頭角

據永仁縣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付桂花介紹:“永仁縣依托賽裝節這個平台來發展民族民間刺繡産業,通過我們的傳承人、民間刺繡藝人等協助做好教育訓練,通過資金項目的支援帶動産業發展。我們的繡品還參加了北京國際時裝周、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論壇暨環東華時裝周、全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大會等會展,多角度、深層次展示了永仁民族民間刺繡精品,提升了品牌影響力。”

如今,永仁縣還積極把“彜繡一條街”打造成為“雲南省民族民間工藝品展銷示範街”,帶動成立彜繡協會3個、彜繡扶貧工廠中的房間5個、彜繡公司15家、農民彜繡專業合作社6個,年産彜繡産品28萬件,民族民間刺繡産業年産值突破3300萬元,産業化發展邁出了堅實的步伐。(通訊員 張明秀 佘蕊 楊龍 徐邦恒攝影報道)

來源丨楚雄日報

編輯丨劉思怡

稽核丨李彥锟 周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