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有兩個“孩子”
一個是我,另一個
是家門口的小菜園
在沒有成為父親前
我很難了解這句話
◎視訊:宮舉衛
五月的風,還是和記憶中的一樣,格外躁動。
回到闊别許久的老家,除了層層冒出的綠意,村裡的樣子卻一點沒變。尤其是家門口的小菜園,一壟一行,層次分明,應該是父親剛剛澆過了水,菜葉上還凝着水珠。

從嫩芽破土,再到開花結果,這一片小菜園陪伴着我的成長,也在我離家求學以後,繼續陪伴着父母。
有人說,家門口的小菜園是父親永遠的孩子,能夠互相給予、互相寬慰;也有人說,家門口的小菜園是母親的歌,每一個角落都留着他們歲月的痕迹。
讀懂了占據父母大半時間的小菜園,也就讀懂了他們的愛與心意。
長大後的我們,離開家鄉奔向四方,在追尋詩歌、理想和遠方的同時,别忘了家中那一方小小的菜園。
走了很遠的路,是否還記得父母牽手走過田間的那條路;吃過太多的菜,是否還記得童年飯桌上的粗茶淡飯。
再美的佳肴,都比不過父母的小菜園;吃遍山珍海味,也敵不過父母做的家常便飯。
沒有山珍海味的華麗,卻總能讓我們暖入心底。家,是我們一輩子的饞。
藝術,往往隻需要最簡單的調色方式。
碧水、紅瓦、綠地,被大自然調染過的“風景畫”盡鋪眼底,平平無奇的鄉村裡藏着最惬意的風景。
父母每日的悠閑時光,大多在擺弄着菜園裡的蔬果。
房前屋後的空地用石頭圍起,菜園便砌成了,大塊的石頭層層堆砌,經過風吹雨打,滄桑厚重。
一鍬鍬泥土被翻起,“風裡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着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在微微潤濕的空氣裡醞釀”。
父親站在松松軟軟的泥土上,眯着昏花的老眼,用那雙青筋密布的瘦手,一手提着水桶,一手握着水瓢,均勻地将摻合着肥料的水潑灑在泥土上。
母親翻找出菜種,剪開封口,抖在手心裡,小心翼翼地埋進土裡,連同希望和喜悅,播種在菜園裡頭。
一臉的幸福,滿臉的期盼。
蔬菜喜水,需要澆灌。
一根管子穿過窗戶,連上水龍頭,将小菜園澆灌得水靈靈、旺鮮鮮。
從嫩芽破土、藤蔓攀枝,到開花結果,父母的點滴付出,精心呵護,讓每天都有新的期待。
在菜園裡忙累了,把工具扔在一邊,席地而坐,聊聊家常,看看精心規劃的菜園,想象豐收的喜悅。
一眼望去,菜葉随風輕輕搖顫,一顆顆翠綠的黃瓜墜在蔓枝上,嬌嫩欲滴的小番茄在驕陽下閃着光,視野中的小菜園将一塵不染的小村莊襯托得靜谧安然。
菜園一年四季花樣不斷,冬天稍微靜寂一點,春夏秋便熱鬧繁華起來。
那片菜園四時可見父母的身影,一畦一畦分得清晰,沒有雜草,幹淨利索。地裡阡陌縱橫,便于行走。
種瓜,種豆,種得思念。
勤勞的父母一生奔波,到了安享晚年的時光,他們卻選擇粗茶淡飯,安于自給自足。勤儉持家,在他們身上得到了最好的注解。小小一方菜園,成了父母情懷的寄托。
父母的菜園,似乎從不缺少兒孫們喜歡吃的蔬菜。他們總是想方設法在自己的小菜園裡,種出孩子們喜歡吃的蔬菜。菜園雖小,五髒俱全。
父母在歲月裡奔忙的模樣,終會被大地饋贈。每到假期,總會有電話打來:院裡的菜又該摘了,你們回來嗎?
每逢知道回家,父母一定會早早地去菜園裡把菜采摘好,剝掉腐莖爛葉,收拾得幹淨整齊。等回家時,父母已經把菜分成幾份擺放在地上,隻等孩子帶回城裡。
一份份,都是沉甸甸的關心;一份份,都是牽腸挂肚的疼愛;一份份,都是說不出的牽挂……執着和等待,盼望和團聚,思念和鄉愁,全在這一飯一蔬裡。
後來,菜園子越來越大,思念也越來越深。
小小一方菜園,有父母的辛勞,有家的思念和溫情,也有濃濃的故鄉情懷。
掌上威海微信公衆号送福利啦~
上期幸運粉絲名單!
(4月23日-5月1日)
獎品:《故事中的威海》一本
馬偉亞
光芒…
*中獎粉絲請于下方留言處留下聯系方式
本期福利:
環翠區《文旅手繪地圖》1份
參與方式:
1.在本周任一文章下方點選“贊”“在看”并留言,即有機會擷取福利。
2.“留言”獲得越多,獲贈機會越大。
注意事項:
1.本期共發放3份。
2.獲獎名單将于下周一公布,請保留好點贊、在看、留言截圖,屆時小編将回複您領獎方式。
3.每人限領一份,趕緊參與哦~
監制:殷洪軍
值班總編:王岚
複審:孫美玲
策劃/圖檔:劉彬
視訊:宮舉衛
文字:王昕
編輯:周宗玥 王昕
聲明:本文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使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