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領土擴張史:從路易斯安那看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作者:軍武次位面

《軍武次位面》作者:夏蟲不可語冰

我們都知道一句話叫“沒有永恒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這句人際交往中的“名言”現在也經常被用到國際關系中,國際關系也成了許多人茶餘飯後閑聊的話題。

今天的這期推送,小編就跟大家聊聊曆史上,美國跟法國之間關于路易斯安那的恩怨情仇,看看他們之間的國際關系。

友情提示: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論,文中所有涉及音譯部分的内容以英文原版為準。

路易斯安那(Louisiana),不是州

首先跟大家聲明一下,咱們今天說的路易斯安那并不是美國現在的路易斯安那州,而是路易斯安那領地(以下簡稱路易斯安那),這塊領地包括從密西西比河口開始到加拿大邊境,很大的一片地區。

美國領土擴張史:從路易斯安那看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圖為曆史上的路易斯安那領地,包括從密西西比河口開始到加拿大邊境很大的一片地區。

現在美國那個路易斯安那州,是後來美國政府把這塊領地給劃成15個州裡邊的其中一個。(敲黑闆)不是一個概念,大家要注意區分,别搞混了。

美國領土擴張史:從路易斯安那看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圖為今天的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位置,與曆史上的路易斯安那領地相差甚遠,今天的州隻是當年領地的一小部分而已

在歐洲殖民者來之前,這片土地最早的主人是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在廣袤的大平原上打獵,牧牛放羊。1682年,法國殖民者來到了路易斯安那,發現了這塊“寶地”。法國人說:“這地方好啊,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可惜印第安人就會放牧,白瞎了這麼好的地方,這要是種點啥養點啥,搞得大開發,它不香嗎?”

于是,法國殖民者就上報法國國王說:“發現了一塊無主荒地,我們建議把它劃到我們神聖偉大的版圖之内”。那時候的法王路易十四很高興:“小夥子幹得不錯,我看好你”,這塊地方就叫“路易斯安那”吧。

美國領土擴張史:從路易斯安那看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圖為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全名路易·迪厄多内·波旁(Louis-Dieudonne),自号太陽王(法語:le Roi du Soleil),是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和納瓦拉國王。在位長達72年110天,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确切記錄在世界曆史中在位最久的主權國家君主。

從此,這塊地方就變成了法屬路易斯安那,自1699年起,法國殖民者在此地建立多個殖民點,開始了殖民之路。

1756年,歐洲爆發了“七年戰争”,七年戰争說白了就是歐洲幾個國家的大亂鬥。一面是英國普魯士和葡萄牙,另一面是法國俄國和奧地利西班牙瑞典。戰争打了7年,英國戰勝了法國,法國就把法屬路易斯安那割讓給了英國。

美國領土擴張史:從路易斯安那看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七年戰争(Seven Years War)是英國-普魯士聯盟與法國-奧地利聯盟之間發生的一場戰争,因戰争持續時間長達七年,故稱七年戰争。是一場影響了歐洲,北美洲,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和菲律賓群島的戰争。

但是法國人很不講究,因為他們在戰争結束的前一年就跟西班牙達成秘密協定,為了報答西班牙人的不離不棄,法國就把路易斯安那送給西班牙了。也就是說法國人把已經送給西班牙的路易斯安那領地轉手又給了英國人。

正所謂“一女不嫁二夫,一仆不侍二主”,在戰争結束的條約裡,路易斯安那就以密西西比河為界被一分為二,東邊歸英國,西邊歸西班牙,一人一半。

美國領土擴張史:從路易斯安那看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圖為七年戰争前後,歐洲殖民者在北美大陸的勢力劃分。可以看到戰争之後法屬路易斯安那領地被英國和西班牙分别占領,法國失去了北美大陸的所有殖民地。

于是在七年戰争之後,英西兩國就相當于把北美大陸給瓜分了。戰争把英國的兜打癟了,于是英國開始壓制北美殖民地,獨立戰争爆發了.....

故事還要從美國獨立之後講起......

獨立後美國的領土也就是原來英國靠近大西洋沿岸的那十三個殖民地。但是到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的時候,除了十三個殖民地之外,美國還獲得了密西西比河以東、佛羅裡達以北和加拿大以南的所有地區,也就是英國那一半路易斯安那領地姓了美,美國國土面積從原來的80萬平方公裡直接暴漲到230萬平方公裡。

美國領土擴張史:從路易斯安那看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1783年,英美兩國在簽訂《巴黎條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内容包括:确認美國疆界東起大西洋沿岸,西止密西西比河,北接加拿大五大湖區,南至佛羅裡達北界。

被當作界河的密西西比河成為重要的農産品運輸管道。但是這條河隻有上遊的一半在美國人手裡,下遊地區和重要的出海口城市新奧爾良還在西班牙的控制之下。為了保證美國商人能自由使用下遊和港口,1795年美西兩國簽署了《平克尼條約》。

美國領土擴張史:從路易斯安那看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圖為在西班牙的控制之下的密西西比河下遊地區和重要的出海口城市新奧爾良。

時間來到了1800年,這時候法國早就變了天,支援美國獨立戰争的那個國王路易十六已經上了斷頭台,法國說了算是拿破侖。拿破侖在歐洲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24歲就被破格升為準将,這在整個歐洲軍事史上都算是奇迹。

美國領土擴張史:從路易斯安那看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拿破侖·波拿巴(法語:Napoléon Bonaparte),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曆任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年-180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1804年-1815年)。

按理說隔壁住了這麼一位老大,你老實眯着呗,西班牙好死不死非要加入反法同盟,結果被法國揍得鼻青臉腫。這時候西班牙就說:“好漢饒命啊,我拿地跟你換還不行嗎?”于是西法就秘密簽訂了一個《第三次聖伊德方索條約》。

大家看這個名字就知道這不是第一次簽了,但是前兩次跟咱們今天的内容關系不大,是以大家就知道一下就行了。“第三次條約”裡一個重要的條款就是西班牙把路易斯安那還給了法國,路易斯安那之前不是一人一半分别割讓給了英國和西班牙了嗎,現在英國的一半已經歸美國了,西班牙的這一半又回到了法國。作為交換,拿破侖将他剛剛征服的意大利托斯卡尼地區送給了西班牙。

美國領土擴張史:從路易斯安那看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圖中紅色區域為意大利托斯卡尼地區

美國人知道了之後,心涼透了。路易斯安那到了法國人手裡可不好辦,法國人還能不能像西班牙那樣好說話啊?還能不能讓我和以前一樣繼續航行和貿易了?

此外,美國人還發現法國人在新奧爾良搞廢奴運動,新奧爾良又挨着美國的南部。我們知道美國南方實行的就是種植園黑人奴隸制度,後來因為這事還打了南北戰争。是以美國人就怕法國人搞着搞着,連帶着給自己這邊的黑奴也搞起義了。

是以當時時任美國總統的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是着急上火成宿成宿睡不着覺,最後他終于想出一個萬全之策,幹脆花錢把新奧爾良從你法國人手裡直接給買過來,這樣以後就再也不用擔心這塊地方出現什麼變動了。

美國領土擴張史:從路易斯安那看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圖為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美國第三任總統(1801年─1809年),同時也是《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國開國元勳之一,與喬治·華盛頓、本傑明·富蘭克林并稱為美利堅開國三傑。

一不做二不休,傑斐遜就派了一個叫羅伯特·利文斯頓(Robert·Livingston)的人帶着錢去巴黎找拿破侖商量買地。

買地風波

一開始拿破侖是不願意賣的,他好不容易把地拿回來可不是當二道販子賺差價的。按照他原本的構想,不久的将來北美大陸上空飄揚的都是法國的三色旗,那裡的人都會說法語,吃法棍。

但是很快這個夢就被一群黑人奴隸給打破了。1802年,拿破侖派自己的妹夫勒克萊爾(Charles Leclerc)率領了一支四萬人的遠征軍去今天的海地鎮壓奴隸叛亂。剛到海地的時候法軍還有模有樣地占了上風,但是很快就染上了黃熱病,超過三分之二的法國士兵,包括勒克萊爾本人都染病身亡。

美國領土擴張史:從路易斯安那看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圖為海地革命。該地原屬西班牙,是西屬西印度群島的一部分,1697年根據《裡斯維克條約》被割讓給法國,之後便稱為法屬聖多明戈。1790年,法屬聖多明戈爆發反對法國殖民統治的起義,鬥争一直持續到1803年11月驅逐全部的法軍為止。1804年1月,法屬聖多明戈宣布獨立建國,即海地。

眼看“北美法蘭西”的夢做不成,拿破侖就覺得這塊海外飛地沒那麼香了。而與此同時,法國和英國的戰争又即将打響,我們知道英國靠什麼征服世界成為日不落帝國?海軍啊,是以拿破侖想打赢就必須也有一支龐大的艦隊,錢哪來?

于是1803年,拿破侖終于同意了美國人的買地建議。

當時美國隻想買新奧爾良這個港口,出價是兩百萬美元。拿破侖一聽,兩百萬哪夠啊?兩百萬不夠,你們美國也太小家子氣了,我們不零售,要買就全拿走,一口價2250萬美元打包拿走。

美國領土擴張史:從路易斯安那看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圖為詹姆斯·門羅(James Monroe),第五任美國總統,也是最後一位擔任總統的美國開國元勳。1803年,門羅被傑斐遜任命為特使,前往法國協助駐法公使羅伯特·利文斯頓向法國購買路易斯安那。

整個路易斯安那地區214萬平方公裡,相當于當時一個美國的面積,也就是說,美國花2000多萬美元,就能再買一個美國回來,合一平方公裡才七美元,這種便宜事打着燈籠都沒地方找去。

有人說拿破侖是不是傻啊?那麼大一塊地那麼便宜就給賣了?雖然拿破侖擁有當時全歐洲最強勁的軍隊,但是英國也不是吃素的,一旦英法開戰,不指望美國能牽制英國,最起碼能保持中立就算幫上忙了。

在一番讨價還價之後,拿破侖最終同意1500萬美金(相當于8000萬法郎)的價格成交,錢留下地拿走。

美國領土擴張史:從路易斯安那看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圖為路易斯安娜購地條約正本。(圖檔來源于百度百科)

雖然臨走之前總統特意交代說最多不能超過1000萬美元,多了就報不了了。但是面對“天下掉的這麼大一個餡餅”,美國代表還是決定先斬後奏,當場就簽了字。

這個事件史稱“路易斯安娜購地案”(Louisiana Purchase)。

買家秀和賣家秀

由于拿破侖着急用錢,是以他要求美國政府必須盡快把錢付清。但是以美國當時的财力來看,就算是1500萬也拿不出來。去一趟巴黎回來就背了1500萬的債,國内好多“有識之士”就開始拿起他們的“鍵盤”啪啪打字,如果那時候有網際網路,恐怕美國的網費都要漲價了。

美國領土擴張史:從路易斯安那看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圖為10美元。上面所印的人物為亞曆山大·漢密爾頓,美國國父之一,他就因為購買路易斯安那與政敵決鬥而被殺。

有人說買地隻會激怒西班牙,給美國帶來災難;還有人說美國應該跟英國保持友好而不是去給法國人提供軍費。

不管怎麼說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字都已經簽了,反悔也來不及了。無奈之下,美國聯邦政府隻能向兩家歐洲銀行貸款,利息6%。最終美國分兩次向法國付清了全部費用,而這筆錢美國一直到1823年才全部還清。

此後,美國的領土擴大了整整一倍,其疆域也從大西洋沿岸向西延伸到了落基山脈(The Rocky Mountains),向南到達了墨西哥灣,基本奠定了現代美國的版圖。

美國領土擴張史:從路易斯安那看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圖為購入路易斯安那後的美國,其領土擴大了整整一倍。

得到軍費的法國也更加充裕,在此後的數年裡拿破侖先後擊敗了奧地利和普魯士,成為了歐洲的霸主。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現在回過頭來看,美國能獨立、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當年撿了英法戰争的漏兒。尤其是法國,說是美國的“開國功臣”一點也不為過,法國給了美國這麼大的幫助,美國是怎麼回報法國的呢?

美國人回頭就給法國挖了一個大坑。先說美國獨立之後,1794年就跟曾經的死敵,也是法國死敵的英國簽署了一個《傑伊條約》(Jay's Treaty),雖說這是一個不平等條約,但是也在某種程度上恢複了跟英國的貿易往來。

美國領土擴張史:從路易斯安那看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圖為約翰·傑伊(John Jay)美國政治家、革命家、外交家和法學家。1794年美英簽署《傑伊條約》,因美方代表約翰·傑伊得名。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波旁王朝土崩瓦解,美國以法國變成共和國為由,生生賴掉了獨立戰争時欠下的所有債務,還極力批判法國大革命是極端、激進的行為。

美國領土擴張史:從路易斯安那看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圖為法國大革命中的經典名場面——路易十六上斷頭台

法國又出錢又出人幫你獨立,現在法國有難了美國的第一反應是做老賴,這就使得法國與美國關系的進一步惡化,美法兩國一度接近戰争的邊緣。但是法國實在是太忙了,拿破侖哪有閑工功夫搭理美國啊,你算個6啊,我天天跟反法同盟火并忙得跟什麼似的。到最後兩國談了幾次也就不了了之了。

美國領土擴張史:從路易斯安那看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圖為“三皇會戰”油畫。因參戰三方的君主——法蘭西帝國皇帝拿破侖·波拿巴,俄羅斯帝國皇帝亞曆山大一世,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均親臨戰場,禦駕親征,是以被稱為“三皇會戰”,是世界戰争史上的一場著名戰役。

此後,無論是英國還是法國,都沒有能夠在世界老大的寶座坐得長久,反而是美國不斷迎頭趕上,成為了世界第一大強國。

美國過河拆橋的行為理應鄙視。但是仔細想想,誰是朋友,誰是敵人,對于一個需要時間來崛起和發展的大國來說,真的需要分得那麼清楚嗎?

美國的故事到這裡還沒有講完,此時的領土距離他們“全球第四大”還差得很遠呢。在收下路易斯安娜之後,美國依然沒有停下擴張領土的腳步。

幾年後,他們的目光就盯上了北美大陸的東南海岸,那個地方有金色的沙灘和舒适的熱浪,還有一個美麗的西班牙名字,叫“佛羅裡達”。

美國領土擴張史:從路易斯安那看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