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蔡少芬帶娃種菜惹圍觀!養娃如種菜,這樣做,越養越順手!

最近,蔬菜成了大家熱捧的香饽饽。蔬菜自己也沒想到,有一天它們可以“家蔬抵萬金”。

其實在搶菜之前,全民陽台種菜就已經開展得熱火朝天。

蔡少芬帶娃種菜惹圍觀!養娃如種菜,這樣做,越養越順手!

(來自微網誌:echo的北陽台花園)

中國人民刻在骨子的種菜基因,完全被喚醒了!

在農村的天然條件下,種菜這事那真的就是小菜一碟。進了城呢,創造機會也要繼續種!陽台、露台、窗台,隻要1平方米,就可以實作種菜自由。

蔡少芬帶娃種菜惹圍觀!養娃如種菜,這樣做,越養越順手!

就連高貴的“皇後娘娘”蔡少芬也開始種菜了。

蔡少芬帶娃種菜惹圍觀!養娃如種菜,這樣做,越養越順手!

她老公張晉忍不住曬了微網誌,帶娃種菜歡樂多,看這水培效果也不錯。

蔡少芬帶娃種菜惹圍觀!養娃如種菜,這樣做,越養越順手!

大資料顯示,上海、東莞、北京、蘇州、廣州位列最愛在陽台種菜城市的前五名,且多以80後90後為主。香菜、韭菜、辣椒、番茄成為淘寶上最熱銷的蔬菜種子,是最受大家歡迎的“陽台F4”。

這幾類蔬菜好養活,且賞心悅目。從松土、播種、澆灌、防蟲到采摘,整個過程特别治愈人心,每天都能get不同的解壓技能!

最近,身邊朋友們各家陽台大豐收,開始紮堆聊起種菜,有一個媽媽說:其實,這菜種着種着,你就發現和養孩子是一樣一樣的!該做的,不該做的,都是一個邏輯,越養越順手!哈哈……

另一個媽媽也附和道:是的是的,不會養孩子,種倆月菜就會了!

國際兒童學習研究泰鬥級專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在著作《園丁與木匠》中說:高手父母與普通父母的根本差別在于——你是園丁,還是木匠。

“木匠式父母”,顧名思義,就是養育孩子就像木匠打造家具一樣,嚴格按照預先設計好的圖紙,長年累月精雕細刻一件産品。這個過程,他們不會顧及孩子的意願和感受,也不會輕易修改自己對孩子人生目标的規劃。

而“園丁式父母”,認為自己是花園裡的園丁,守護着園裡那些富有生命力的植物,他們把孩子看成一粒有無限可能性的種子。為了培育種子健康生長,園丁式父母會提供安全、自由、健康、愛意滿滿的成長環境,包括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陽光、新鮮的空氣,還會定期清除掉周圍的雜草,剪掉纏繞在周圍的藤蔓。

蔡少芬帶娃種菜惹圍觀!養娃如種菜,這樣做,越養越順手!

整個過程,園丁式父母不會預設種子長大後的樣子,隻是安安靜靜地提供适合種子的環境,不打擾,不強迫,順其自然,朝着好的大方向生長。

種子最重要的營養

上個月,我想在陽台種下一平方米的奶油白菜,本來想在網上買一些精美的種菜盆,後來因為物流發不了貨,索性把閑置的三層收納架改造成了菜地。每一層都鋪滿營養土,噴上水翻耕松土,然後撒上種子又鋪上一層土,最後又澆了一些水。把菜架放在陽台合适的位置,能吸收到陽光,還要避免暴曬。

蔡少芬帶娃種菜惹圍觀!養娃如種菜,這樣做,越養越順手!

沒有華麗的盆,條件也有點簡陋,我還在擔心會不會發芽,但第4天三層種子都成功地破土而出,發出了嫩嫩的菜苗,綠油油的!

是以,隻要給一顆種子最需要的營養,比如陽光,水分,土壤,不管你用的是粗糙的泡沫箱,還是廉價的塑膠箱、月餅盒,都不影響它後期的茁壯成長。

蔡少芬帶娃種菜惹圍觀!養娃如種菜,這樣做,越養越順手!

養孩子也是一樣,促使一個孩子自然、健康地成長,外在的物質條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内在擷取到父母給予穩定的愛與安全感。内動力十足的孩子,可以經受住風吹雨打,亦能有自己明确的人生方向。

種菜時,如果急于求成,施肥過多,營養太充足,也會傷害到幼苗的生長。按需給量,是種菜時一個重要的原則。

反觀養娃,一些家長出于愛子心切,給孩子豐富的營養品,各種補品統統上陣,而且為了滿足攀比心,不惜給孩子購買名牌用品等等,這些都是在表面下功夫,如果不願意花時間用心陪伴孩子,僅用物質彌補,那麼孩子的内心依然是空洞的。沒有了核心的營養,其他都是虛無,一戳就破。

“小苗小盆,大苗大盆”

每種蔬菜的生長方式都不一樣,所選取的盆的體積有大有小,土壤的厚度也會有所差別。比如小苗,它的根系非常弱,如果把它放在大盆裡,看似施展空間比較大,但澆一次水土壤就很難幹透,這樣小苗的根很容易悶壞,最終就死掉了。

蔡少芬帶娃種菜惹圍觀!養娃如種菜,這樣做,越養越順手!

在種菜養花界,有句俗話說,“小苗小盆,大苗大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要根據種子和菜苗的能力強弱,來選取合适的種植環境。如果給小苗無法承受的優渥的條件,反而會讓它很快蔫掉。

土壤的養分适當,也很關鍵。有的蔬菜大多都是橫向生長的,要是土層過厚的話,其根系會頂到盆底的,會影響到根系向下生長,要是選擇淺盆的話,下面的土層會薄一點,其呼吸的能力會強一些,并且也有更大的橫向空間,這樣就有利于蔬菜的生長。

蔡少芬帶娃種菜惹圍觀!養娃如種菜,這樣做,越養越順手!

不同品種的蔬菜,它的培育方式是不一樣的。就連奶油白菜和大白菜,小蔥和大蔥,生長環境也都是有差別的。

同理,父母也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适的養育方式。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沒有天生的壞孩子,隻有教育的壞方法。

有的孩子慢熱、敏感,适合處在溫和且陽光的環境氛圍下,養育者要更加有耐心,用自己的樂觀積極感染到孩子,讓他感受到輕松、自在,而不是把孩子放在一個高壓、緊張的環境下,人為創造挫折來“磨煉”孩子的心智。

總之,我們不能按照大衆标準、傳統認知來對待一個充滿無限生命力的孩子。社會上這麼多教育理論,對立觀點參差不齊,我們要避免教條式地照搬理念複制到自己孩子身上,這樣的後果就是影響孩子身心發展,也傷害了親子關系,得不償失。

可以除草驅蟲,但不要傷及根部

菜苗越長越大,會面臨害蟲和雜草的侵襲,枝葉和果實會受到損傷。這時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幫助蔬菜除草驅蟲,更好地維護它的生長環境。

但這個過程中,一定不要傷到植物的根。驅蟲還要選擇合适的藥,強度和分量要掌握好。

蔡少芬帶娃種菜惹圍觀!養娃如種菜,這樣做,越養越順手!

我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不好的誘惑或幹擾。那麼父母要做的也是幫孩子減輕這些大大小小的損傷,讓他們更安全地變強大。

比如孩子遭受校園暴力,父母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起,消除一切危及孩子身心健康的因素。

比如孩子玩手機打遊戲上瘾,我們有義務幫助他們脫離這種狀态,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中。如果我們态度強硬,使用武力和語言暴力打壓孩子,奪走手機,切斷任何觸碰到手機的可能性,那麼這樣也切斷了親子良好溝通的機會。因為不被尊重、遭受控制的孩子,叛逆情緒會集中爆發,失控的場面可能導緻無法挽回的結果。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父母可以和孩子建立信任共同體的關系。

首先,對手機遊戲的認識要客觀,不能一刀切,如何把有益的遊戲轉化成幫助孩子成長的力量,是值得研究的。

然後,我們允許自己蹲下身,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是不是學業壓力大,或是父母陪伴時間短,找不到更有意義的事情可做等等原因,才把注意力放在遊戲上;

最後,和孩子協商一個“條約”,合理安排玩手機時間。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參加集體活動,也是緩沖這種緊張感的好方法。

父母提供有效的引導和支援,可以讓孩子内心有足夠的底氣處理困境。這樣有愛的家庭就是孩子的安全港灣,有危險時,迷茫受挫時,孩子可以随時回來擷取能量。

為人父母,本質是愛,好父母一定是園丁,而非木匠。

愛的意義不是塑造我們所愛之人的命運,而是幫助他們塑造自己的命運;不是為了向他們展示道路,而是為了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道路,哪怕他們所走的道路不是我們想選的,也不是我們能為他們選擇的。

願為人父母的我們,可以做個輕松自在的園丁,用愛培育出最茁壯美好的“花園”。

蔡少芬帶娃種菜惹圍觀!養娃如種菜,這樣做,越養越順手!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