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弩炮計劃”:丘吉爾孤注一擲,法國艦隊遭團滅,戴高樂欲哭無淚

作者:路之意

1940年6月21日,濃霧彌漫在倫敦上空,街道上的汽車全都大開着燈,慢慢地爬行。行人在霧氣中時隐時現。泰晤士河邊上的大笨鐘,發出了哨哨的響聲,與河面上輪船的汽笛聲響成一片,巨大的轟響震蕩在倫敦的上空。

唐甯街10号,首相官邸十分甯靜,衛兵站在那裡,好像無事可做,門前偶有行人走過,也是腳步匆匆,無暇旁顧。

“弩炮計劃”:丘吉爾孤注一擲,法國艦隊遭團滅,戴高樂欲哭無淚

這時遠在倫敦的丘吉爾首相,坐在收音機前,收聽德國和法國和談的廣播。在聽廣播之前,他就有一種憤怒的情緒。衆所周知,英國和法國早有協定,永不單獨簽署停戰協定,可現在法國人把這個協定丢到腦後去了。再就是幾天之前剛通過的英法聯盟的決定,法國政府竟然沒有通過。當然雷諾已經下台了,這是一屆新的政府,可是說到底,這也是法國的政府呀!

當他從收音機裡聽到,德國允許法國保留海軍艦隊,他一下子從椅子上跳了起來,在屋裡踱來踱去,沉思良久。

這個問題在他的心頭已經萦繞了很久了。6月17日,當貝當上台的那一天,丘吉爾首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不能讓法國艦隊落到德國人的手裡。

他馬上給英國地中海艦隊司令坎甯安上将發了一份特級絕密電報:“如果法國單獨講和,應全力使法國艦隊歸我方指揮,否則就擊沉它。”

這時丘吉爾好像已經看到了希特勒的獰笑。希特勒先用這一招将英國穩住,然後再将法國海軍據為已有,對英國海軍發起突然襲擊。不能再等了,一分鐘也不能再等了,丘吉爾首相已經看到巨大的危險正在向英國逼近。

“弩炮計劃”:丘吉爾孤注一擲,法國艦隊遭團滅,戴高樂欲哭無淚

這時候,龐德海軍上将和總參謀長迪爾将軍,匆匆來到了首相辦公室。

“你們來得正好,對法國海軍我們一天也不能再等了!”

“對法國海軍來說,他們很難聽從我們的指揮!”龐德海軍上将說。

“那,我們就全部擊沉它!”丘吉爾終于說出了他的心裡話,

“啊……這……”兩位将軍全都愣住了。在這個時候将盟友的艦隊擊沉,那就會種下萬世不絕的仇恨。

“首相先生,我們是不是還可以想一想别的辦法。”

丘吉爾慢慢地吸了一口煙:“讓它中立那是不可能的,很快它就全站到德國人那邊的,不要說是對英國,就是對美國都是一個極大的威脅。讓它站到我們這一邊,也是不可能的,法國政府已經投降了。現在隻有一個戴高樂了,他現在在我們這裡,剛成立了一個委員會,響應者寥寥無幾,他是法國最年輕的将軍,許多人都看不起他,有人說他是個小醜,連過去和他共事的主戰派中的許多人,也棄他而去。有名望的政治家更是敬而遠之。他現在還需要我們的幫助,法國艦隊不會聽從他的指揮。我認為現在最可靠的辦法,就是擊沉它,如果喪失了這個機會,德國人用它來進攻英國,那麼我們就是千古罪人!”丘吉爾首相幾乎是一口氣說出了自己的全部想法。

“弩炮計劃”:丘吉爾孤注一擲,法國艦隊遭團滅,戴高樂欲哭無淚

龐德海軍上将和迪爾将軍終于被丘吉爾說服了。

“海軍部馬上制定作戰計劃,越快越好!”

“整個法國海軍一共有300多艘軍艦,這是一個不小的艦隊,位居世界第四,他們的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潛水艇、驅逐艦許多都是比較先進的。另外,這些船分散在英國的樸次茅斯、普利茅斯、埃及亞曆山大港和地中海的奧蘭和法國的土倫,我們要一下子擊沉它們,這中間有許多困難……”龐德海軍上将臉帶難色。

“這個問題,我看主要是我們的海軍将領,許多人都是法國海軍的老朋友、老關系,一下子要置對方于死地,這裡面有一個感情問題。可是關系到國家命運的時候,就不能再想那麼多了!”丘吉爾首相說這些話的時候,口氣十分強硬。

“如果有人不執行指令,那我們就要毫不客氣,撤職查辦!”

“弩炮計劃”:丘吉爾孤注一擲,法國艦隊遭團滅,戴高樂欲哭無淚

6月27日,英國戰時内閣一緻通過了海軍部的作戰計劃,控制與擊毀法國艦隊,行動代号“弩炮計劃”。

7月1日夜,整個倫敦都在沉睡之中,隻有唐甯街的前面,不時有汽車駛過,仍有政府各部的官員匆匆出入。

丘吉爾首相心急火燎地在等待海軍部的電話。這幾天有消息傳來,海軍的進階将領們不願意進攻法國艦隊,他們認為這是可惡地自相殘殺,甯可辭職,也決不幹這種傷天害理的事。

丘吉爾已經等不下去了,他親自撥通了龐德海軍上将的電話。

“我不想說更多的沒用的話,這是關系到國家的命運和我們的事業還能不能延續下去的頭等大事。現在就下達指令,越快越好!”丘吉爾大聲指令龐德海軍上将。

“首相大人,除了海軍部的官員之外,各艦隊司令部都來電表示,無法接受海軍部的指令,他們認為如果對法國海軍動武,後果不堪設想!”

“你告訴他們,就說是我說的,我丘吉爾說的,誰不執行指令,就地免職!好了,不要再說了,馬上行動吧!”

當天夜裡2時25分,海軍部下達指令:7月3日,開始執行“弩炮計劃”。

“弩炮計劃”:丘吉爾孤注一擲,法國艦隊遭團滅,戴高樂欲哭無淚

7月3日,在英國海岸,“弩炮計劃”進行得十分順利。天亮的時候,大批全副武裝的英軍士兵,悄悄登上了法國軍艦,以檢查為借口,将正在熟睡中的法國士兵,全都趕上了岸。隻有法國的巨型潛艇“蘇爾古夫”号上發生了戰鬥,英國人遭到了法軍的反擊,在将英國人趕下海去之後,更多的英國兵沖上船來,将船俘虜過來。

法國艦隊的主力,停泊在阿爾及利亞的梅塞爾克貝爾港口,法國大西洋艦隊的旗艦是“敦克爾刻”号,艦隊司令官是讓蘇爾。

英國艦隊司令薩默維爾中将,和他的副官霍蘭德上校堅決反對對法國海軍動武,可是丘吉爾又一次打電報來說:“我知道你們所擔負的任務,是英國海軍最不愉快和最困難的任務之一,可是我相信你們會毫不留情地執行這一任務。”

“弩炮計劃”:丘吉爾孤注一擲,法國艦隊遭團滅,戴高樂欲哭無淚

下午3點,霍蘭德上校登上了法國海軍的旗艦“敦克爾刻”号,讓蘇爾将軍一言不發,隻是用敵視的目光看着他。

最終,讓蘇爾拿出了法國海軍司令達爾朗海軍上将的密電:“如果敵人要截獲艦隻,可将其鑿沉。”

“對此,我已經采取了措施,決不讓艦隻落到德國人和意大利人手中。”

霍蘭德低聲說:“這不是我們的條件,我們的條件如果你們不接受,我們就将所有的船擊沉!”

“那好吧,你們就看着辦吧!”

下午5時54分,英國艦隊開始對法國大西洋艦隊發起攻擊,法國艦隊沒有任何準備,戰列艦都一字排在防波堤的後面,正好成了英國大炮射擊的目标。

英國飛機從“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艦上起飛,擦着水面飛向法國軍艦,重磅炸彈一串串地投了下去……海面上一片火焰,滾滾濃煙遮住了西落的太陽……

“弩炮計劃”:丘吉爾孤注一擲,法國艦隊遭團滅,戴高樂欲哭無淚

法國海軍戰列艦“不列颠”号,還沒有來得及發射一發炮彈,就被英軍的炮火擊中了,艦上燃起沖天大火,10多分鐘之後,便沉入了海底。旗艦“敦克爾刻”号被擊成重傷,法軍損失慘重。法軍士兵死亡1300多人,重傷340多人。

7月4日早上,戴高樂将軍從睡夢中醒來,第一件事便是收聽來自法國的消息。這一次他收聽的是英國廣播電台的廣播:“在昨天的海戰中,英國海軍已經完全摧毀了法國海軍.這是英國海軍的勝利,也是英國的一次……”

戴高樂一下子愣住了:“這是哪來的消息?這是造謠,這是希特勒的謠言……”

他拿起收音機看了半天,無論如何也不明白,這條消息是怎樣通過英國廣播電台播發出來的。

“弩炮計劃”:丘吉爾孤注一擲,法國艦隊遭團滅,戴高樂欲哭無淚

門打開了,戴高樂将軍的副官庫塞爾走了進來。

“你剛才聽到什麼廣播了?”

“将軍,我聽到廣播了,也已經收到了英國方面的檔案。”

“你說的是什麼檔案?”

“就是關于英國炮擊法國艦隊的檔案。”

“這麼說,這一切都是真的!”

庫塞爾沒有說話,隻是用力點了點頭。

戴高樂将軍一下子從椅子上跳了起來:“可恥,可恥,這是背信棄義,這不是什麼勝利,這是失敗,英國人怎麼可以這麼幹!英國人害怕了,他們怕德國人的強大,于是,他們就對法國下手了,他們隻相信自己,隻相信他們自己!”

正當戴高樂将軍欲哭無淚的時候,斯皮爾斯将軍前來探望。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英國這時候還需要了解一下戴高樂對“弩炮計劃”的态度。

“弩炮計劃”:丘吉爾孤注一擲,法國艦隊遭團滅,戴高樂欲哭無淚

戴高樂将軍強忍悲痛,努力使自己冷靜下來。他對斯皮爾斯說:“你們的行為從你們的立場來看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對于法國來說可是一個大的悲劇,我不得不考慮是否與你們合作下去問題……”

斯皮爾斯一下子愣住了:“問題有這麼嚴重嗎?”

“我們是繼續合作下去呢?還是我退出曆史舞台,寓住加拿大,讓我考慮一下再告訴你們。”

“什麼時間?”斯皮爾斯關切地問道。

“明天早上之前。”

斯皮爾斯匆匆趕回了唐甯街10号,向丘吉爾首相報告戴高樂将軍的态度。

丘吉爾首相一言不發,在施行“弩炮計劃”的時候,對戴高樂将軍的态度,英國并沒有考慮很多,甚至事先都沒有聽一聽他的意見。因為在丘吉爾首相的眼裡,戴高樂畢竟還是一個小人物,他組織的法蘭西委員會此時也沒有多高的威望。而且他孤身一人飛到英國,是丘吉爾首相給了他種種援助。

5天之後,戴高樂将軍在倫敦廣播電台發表講話,規勸法國人民對“弩炮事件”保持冷靜,而他本人也從大局出發,努力克制住了悲憤的情緒。

“弩炮計劃”:丘吉爾孤注一擲,法國艦隊遭團滅,戴高樂欲哭無淚

直到此時,丘吉爾首相才松了一口氣。

英國人從敦克爾克的撤退,已經使許多法國人感到了英國的背信棄義,好在最後丘吉爾做了不少工作,總算挽回了一點面子。可是這一次“弩炮計劃”怎麼說呢?

英國人僅僅用怕法國艦隊落到德國人手裡為由,就要擊沉它,這個理由是站不住腳的。

法國人對英國人的仇恨之深,留下的痛苦之大,是不可低估的。整個法國都在咒罵英國是“背信棄義的小人”。

法國的投降派找到了與希特勒合作的充分理由,法國的報紙上寫道:“英國在一天内殺死的法國水兵,比德國在一年内殺死的還要多。”

“弩炮計劃”:丘吉爾孤注一擲,法國艦隊遭團滅,戴高樂欲哭無淚

丘吉爾首相的決定到底是正确的還是錯誤的,曆史總會有明确的答案。

90年代末,德國統一之後,法國與德國結成了軍事聯盟,兩國軍隊組成了法德軍團,而不是和英國。許多人都明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德國入侵的法國為何要與德國結盟,這個答案難道和給法國人造成刻骨銘心痛苦的“弩炮計劃”,沒有一點關系?

如果說二戰使法國人産生了仇視德國人的情緒,那總歸是一種反入侵的情緒。

7月14日,是法國的國慶節。1994年,法國進行了隆重的國慶活動。這一年的8月23日,也是反法西斯戰争勝利、法國巴黎解放50周年紀念日。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德國軍隊被作為貴賓,特邀出席了巴黎的閱兵式。參加閱兵的有歐洲軍團的800名士兵,他們來自比利時、西班牙、德國和盧森堡,這裡面唯獨沒有英國。

這并不是法國總統密特朗一時心血來潮的決定,而是經過民意測驗,經由70%的法國人同意的。由此可以看出,何謂民心所向。

“弩炮計劃”:丘吉爾孤注一擲,法國艦隊遭團滅,戴高樂欲哭無淚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1994年7月17日載文指出,現在英國總是形單影隻,我們是由于自己可悲的愚蠢行為和多種幻想才落到這種地步,我們不隻是過去5年,而是在過去50年裡都有這種愚行和幻想。

“弩炮計劃”也許是丘吉爾犯下的一個跨世紀的錯誤。

可是,如果沒有“弩炮計劃”,德國真的收容了法國海軍,英國被德國占領本土,哪一個錯誤更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