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作者:黃娜老師

冷戰結束後,北約隻花了20多年的時間,就向東推進了1000餘公裡,特别是随着2004年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的入盟,還讓北約國家直接和俄羅斯有了大片邊界接壤。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但其餘的各個方向上,和俄羅斯有直接邊境線的國家,依舊在試圖保持克制,以避免激怒俄熊,釀成不可控的後果。

沒成想,近些年,烏克蘭愈發頻頻挑戰着俄羅斯的底線,最終,俄方直接出兵,要“手動”将其“去納粹化、去軍事化”。

一旦這個目的實作,烏克蘭将成被“安排”中立,成為俄羅斯西南方向的戰略緩沖地。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如今,眼瞅着仍舊不太明朗的戰事,芬蘭愈發坐不住了。

今年3月,芬蘭的一份民調中顯示,62%的人支援加入北約,而早在2017年,支援加入北約的人隻有21%。

同樣從3月底開始,芬蘭的多個政府要員,也都曾公開表示,對加入北約的想法表示支援。進入4月,相關議案,已送出議會,拟準備5月12号進行讨論(注意,網傳所謂的“5月12日申請加入北約”的說法,并不符合實情,是那天議會要準備讨論表決,而非提起申請)。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這是芬蘭媒體自己的報道,左邊老漢是總統紹利;右邊婦女是總理馬琳。感興趣的話,可以用翻譯軟體看看

與此同時,芬蘭預備役已經開始動員,并在南部城鎮組織軍事訓練。很多人推測,這是在以預防申請加入北約後,可能引發的某些極端事态。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被動員參訓的芬蘭女兵

顯然,如果芬蘭議會通過了加入北約的提案,俄羅斯必将暴怒。

一旦芬蘭成了北約國家,俄羅斯和北約的邊境線,一夜間就增長了1300公裡。

同時,俄羅斯的第二大城市,普京總統的老家——聖彼得堡,以及大片俄西部領土,将直接暴露在北約的眼皮子底下。

這樣,聖彼得堡離北約的邊境,隻剩下了一百多公裡。而其南北不到400公裡的地方,都将有北約駐軍(愛沙尼亞和芬蘭)。

俄羅斯的波羅的海艦隊也被将如同困獸一般,陷入非常被動的境地。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很顯然,如此驚天動地的反應,長期以來,芬蘭、俄羅斯、北約三方,都心知肚明。

特别是芬蘭,為了避免激怒毛熊,釀成不可控的後果,在相當長的歲月中,對俄羅斯而言,雖然不說上是可争取的對象,至少也大緻做到了嚴守中立。

畢竟,作為前沙俄帝國的自治領,後來又跟蘇聯人真刀真槍地幹過仗,再加上離得這麼近,對于自己的這位鄰居,可是再熟悉不過的了。

曆史上,芬蘭人熬了700多年,才終成一個獨立的國家。

從民族上看,芬蘭和周邊的斯堪的納維亞國家不太相同,他們屬于屬于芬蘭-烏戈爾語族,是北歐五國中唯一一個非日耳曼語族的國家。

而且,大家還可以觀察出來,一些芬蘭人雖然有着白皙的皮膚和金發,但是面部特征,卻比較接近于蒙古人種,線條更柔和,而且很多都是大盤子臉。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比如這樣的

這樣的長相,帶着原住民薩米人的特征。

薩米人,就屬于蒙古人種和歐羅巴人種的混合類型。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生活在北極圈以内的薩米人

芬蘭的西邊是挪威和瑞典,其祖先則為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維京人;東部是不好惹的“戰鬥民族”。

結果,從中世紀到近代,為了生存,芬蘭人不得不先後先後臣服于這兩個“老大”。

公元12世紀初,瑞典十字軍以在芬蘭傳播基督教為由,開始逐漸征服芬蘭境内的各部落。

到了13世紀末,瑞典王國的領土,已經擴張至卡累利阿地區(大部分位于現俄羅斯聯邦境内的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國境内)。

同期,波羅的海的東邊,基輔羅斯公國則在向西發展勢力。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1293年,瑞典王國和諾夫哥羅德公國(由基輔羅斯分裂出來),聯手平分了卡累利阿地區,而這兩個國家的邊界,也成了歐洲北方地區,天主教和東正教的分界線。

接下來的14-17世紀的歐洲格局,北歐霸主,大部分時候就是這個瑞典王國(瑞典曾經加入卡爾馬聯盟,後又獨立出來);而在東歐最說了算的,則是波蘭人。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然而,這樣的局面,随着沙俄帝國的崛起,被迅速打破。

近代沙俄的擴張帶着“牛皮糖”一般的韌勁,它盯上的東西通常不會輕易放棄,不惜代價,也要搞到手。

17-18世紀的沙俄,經過彼得大帝的改革,日益強大起來。

18世紀初,大北方戰争後,彼得大帝從瑞典手中奪得了波羅的海東岸和芬蘭灣,獲得了第一個出海口。

彼得大帝仿照歐洲城市格局,在芬蘭海灣,建立起一個嶄新的城市——聖彼得堡,。并不顧大量貴族的反對,從俄羅斯的發祥地莫斯科,遷都于此,将它作為沙俄海上擴張的起點。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老早前,聖彼得堡原本是芬蘭的領土,而芬蘭又曾經被瑞典王國統治了好幾個世紀——怎麼算,都是一筆糊塗賬

從1712年開始,長達200多年的歲月裡,聖彼得堡作為沙俄的首都,一直是俄羅斯人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聖彼得堡,曾是一片荒蕪的沿海沼澤地

随後,1741—1743年、1788—1790年、1808—1809年,沙俄帝國與瑞典王國又展開過三次争奪芬蘭的戰争。1809年芬蘭全境淪為了沙俄境内的自治大公國,宣誓效忠俄羅斯沙皇。

1812年,沙皇亞曆山大一世将芬首都從離瑞典較近的圖爾庫遷至了如今的赫爾辛基。

19世紀的時候,沙俄曾經多次試圖強行在芬蘭推行俄羅斯化,但均引發了當地激烈反抗,最終無奈作罷。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芬蘭歌舞,既不日耳曼或者維京,也不斯拉夫,自成一體

總的來看,沙俄對芬蘭的統治遠不像對其他斯拉夫民族那樣深刻,芬蘭更好地保持了自己的民族、語言和文化,人民的獨立意識代代傳承。

20世紀初,随着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爆發,沙俄帝國境内各地掀起了一股猛烈的獨立潮。

畢竟,這些地區被征服時,公開效忠的,都是羅曼諾夫王朝和沙皇陛下;如今羅曼諾夫王朝終結,末代沙皇一大家子人也全被弄死了,所謂的“臣服”和“效忠”,自然也就随之終結。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趁熱,1917年12月6日,芬蘭宣布獨立。12月31日,列甯上司的布爾什維克政府承認芬蘭獨立後的政權,并與之建交。

這一舉動,讓列甯赢得了當年全體芬蘭人的尊敬。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也正因如此,在後世的芬蘭,列甯的口碑一直不錯。

哪怕是在1940年蘇芬戰争時,前蘇軍上将克魯特茲基赫在占領區都驚歎道——當我們走進一所房子後發現,居然發現牆上挂着列甯的畫像....列甯之是以受到尊敬,是因為他給了芬蘭人自由。

大體上,從蘇芬戰争和二戰,以及後來冷戰爆發、蘇聯解體,70多年來,芬蘭對待曆史還算比較客觀,幾乎沒有做過诋毀列甯之事。

直到...今年4月,為了抗議俄羅斯的“特别軍事行動”,芬蘭的舊首都圖爾庫公開毀壞了市中心的一座列甯塑像(下圖)。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要知道,在蘇芬戰争最激烈的時候,芬蘭國父,卡爾·古斯塔夫·曼納海姆都曾說過——“反對俄國人,也沒必要去侮辱列甯”。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曼納海姆(1867-1951),這是在沙俄軍隊中服役時的正裝照

這裡,就有必要說說令芬蘭人至今不得釋懷的“蘇芬戰争”。

1939年,蘇聯打算脅迫芬蘭,讓其同意自己的“領土交換方案”。

芬蘭表示不從。

然後雙方開打,一直持續到了1941年,德國進攻蘇聯之前。

原本,全球人民都以為,這是一場螞蟻和大象的戰争——芬蘭的國土面積隻有33萬多平方公裡,而蘇聯有2000多萬平方公裡,蘇聯是芬蘭的70倍;芬蘭的人口僅僅440餘萬,而蘇聯的人口将近2億,蘇聯是芬蘭的40倍;

芬蘭的常備陸軍隻有3.2萬人,而蘇聯的軍隊規模比芬蘭整個國家的人口都多。

好似,芬蘭的那點兵力,還夠蘇軍塞牙縫的。

沒成想,這并非是場一邊倒的戰争。

漫長嚴寒的天氣,厚達1米的積雪,茂密的森林,縱橫的湖泊,堅固的曼納海姆防線,還有戰鬥意志堅定的芬蘭人,都令芬蘭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了自己的潛力,創造了很多以劣勝優的光輝戰例。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電影《蘇芬戰争》劇照——趁着交戰間隙,也得洗個三溫暖,不愧為芬蘭的國粹

蘇芬戰争中,蘇聯紅軍共投入120萬大軍,損失了約20萬,傷亡合計70萬以上,與此同時,國家聲譽也受極大的傷害;

而芬蘭的傷亡人數僅有2.6萬人。

蘇聯付出巨大代價後,取得了“慘勝”,通過《莫斯科條約》,拿到了芬蘭大約11%的領土。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不久後,蘇德戰争爆發。芬蘭為了收複失地,主動協同德國出兵,很多芬蘭青年也加入了武裝黨衛軍,他們大多被編入了北歐師。

然而,二戰中的芬蘭人,始終保持着理智。

在協同德軍的過程中,他們恢複了蘇芬戰争爆發前的邊界,但打到蘇芬邊境處就停止了進攻,不進入蘇聯境内作戰(當然,加入武裝黨黨衛隊北歐師的芬蘭人除外)。

特别是到了戰争後期,芬蘭又趕緊掉頭向蘇聯示好,轉身去打了正在潰敗的德國,開始和法西斯正面對決,并在蘇聯的授意下,靠自己的軍隊,把德國人趕出了芬蘭。這就是曆史上的拉普蘭戰役。

當年,芬蘭人,對蘇聯和德國的感情,都非常複雜。

電影《戰場上的布谷鳥》,演繹的就是這段過往——在芬蘭和俄羅斯的邊界處,一位蘇聯士兵,一名芬蘭狙擊手,和一位薩米族女人,在人迹罕至的北歐森林中,從仇恨到和解并“共享愛情”的傳奇故事。

最終,薩米女人生了一對雙胞胎男孩,可連她自己也搞不清楚,究竟誰是兒子們的爸爸。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戰場上的布谷鳥》結尾

戰後,芬蘭人借着拉普蘭戰役,成功從納粹仆從國,華麗轉身為了反法西斯戰勝國。

但是,他們曾經一度收複的領土,又被蘇軍趁着“大反攻”重新占領。

可你換個角度,參考一下二戰後其他蘇聯鄰國的境遇,又會發現——夾在那樣的地緣環境中,沒有被蘇聯直接“收編”,搞成加盟共和國或者衛星國,就已經算是相當幸運了。

還要什麼自行車!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此後,芬蘭一直堅持着中立立場。

早在1948年,芬蘭就同蘇聯簽訂了《蘇芬友好互助條約》,芬蘭公開保證不參加蘇聯敵對的任何同盟。

冷戰期間,芬蘭以中立地位拒絕了“馬歇爾計劃”,經濟上跟西方的交往适可而止。

在政治自主獨立的前提下與蘇聯保持睦鄰關系,并參加經互會活動,甚至還裝備了蘇聯的米格-21戰機,并充當着蘇聯的“外貿中間人”角色,從中撈了不少回扣。

同時,芬蘭和蘇聯的民間交往也非常密切,芬蘭人尤其愛去蘇聯境内旅遊——離得近,便宜又大碗嘛!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1970年代,克裡米亞的芬蘭遊客正在放飛自我

就這樣,在整個漫長的蘇聯時代,芬蘭一直小心翼翼地在北約與華約之間求生存,維持着和平安甯的發展環境,到了1970年代,已經從二戰結束時的一個百廢待興的貧窮農業國發展成為了人均GDP排名世界前列,且科技最為先進的一流發達國家。

芬蘭的這種國際政治外交模式,還由此形成了一個專業名詞——芬蘭化,意指一個國家在維護國家主權的同時,絕不挑戰更強大的鄰國。後來又被西德等歐洲政客引申為,特指“自由世界”國家聽命于集權國家。

其實,這樣的選擇,對于芬蘭而言,也是沒有選擇的選擇,跟其他直接倒向西方的國家不同,看地圖——蘇芬之間,無論是陸地還是海洋,都是緊挨着的。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西方再怎麼幫襯,也難有作為,若要生存發展,就不能再招惹這個龐大的東鄰。

所謂的“遠交近攻”,大機率會把自己玩死。

也正因如此,蘇聯解體後,芬蘭仍舊不願意刺痛已經“瘦身”了的俄羅斯。

直到本次...在“特别軍事行動”的刺激下,芬蘭突然想去投靠北約。

很明顯,加入北約的結果,帶來的,不一定就是靠譜的安全保障。

正如前面說的那樣,一旦芬蘭成為北約國家,俄羅斯将和北約增加1300公裡的邊界,聖彼得堡離北約的最近距離,隻剩下了100公裡。而其南北不到400公裡的地方,都将有北約駐軍;整個波羅的海在各個方向,幾乎被北約團團堵死....而且,芬蘭身旁的另一個中立國瑞典,肯定也坐不住了。

芬蘭,這次也坐不住了:曆史上,沒有人比我更懂俄熊

你覺得,俄熊能咽得下這口氣?

芬蘭人一直做得很“懂”,這次...?

當然,具體事态發展,還有待觀望。

不過,從最近的一些越來越“魔幻”的國際事件,大家肯定也都看出來了——強大和靠譜的實力,才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一旦實力衰弱,你就會發現,曾經的好鄰居都變成了呲牙咧嘴的“猛獸”;即便那之前,它看上去,更像是個“萌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