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人不敢吃的福壽螺,為何卻在印度成了香饽饽?還一次吃掉一大鍋

作者:紛享科學

天氣漸暖,福壽螺進入了繁殖期,鄉間水稻田、河道、湖泊、池塘周邊,一團團、一串串,類似“粉色桑葚”的物體就是福壽螺卵。專家警示如果遇到了福壽螺,千萬别輕易觸碰和食用。這種長相類似田螺的福壽螺到底什麼來頭,為什麼不能吃?清蒸、水煮、燒烤它不香嗎?它有什麼危害?

國人不敢吃的福壽螺,為何卻在印度成了香饽饽?還一次吃掉一大鍋

福壽螺的引進

福壽螺是一種大型淡水螺,原産于南美洲,主要分布于普拉塔流域,及亞馬遜河流域。20世紀80年代,一名華裔從外地引進中國南方地區進行養殖。由于福壽螺生長速度快,個大肉多、産肉率高,繁殖周期短,又好養,很快吸引無數養殖戶規模化養殖,并作為一種高蛋白食品進入市場的餐桌。不到十年的時間,福壽螺在大陸很快被推廣南方多個省份,福壽螺的養殖熱潮推上了巅峰。

國人不敢吃的福壽螺,為何卻在印度成了香饽饽?還一次吃掉一大鍋

福壽螺被引進就是用來吃的,但這種螺的肉質很硬,為了保證螺肉感,有些廚師會縮短煮熟時間。是以後來吃福壽螺出事的案例時有發生。就比如2006年北京的一家川菜館,推出一道新版“涼拌螺肉”,使用的食材就是福壽螺,但由于未充分煮熟透,爆發了一次群體性寄生蟲感染事件,87多名食客陸續感染了“廣州管圓線蟲病”,出現喪失知覺,頭痛發熱,頸部還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僵硬症狀,苦不堪言。此事件一出,福壽螺變得“人人喊打”,北京、上海開始禁止福壽螺銷售,福壽螺自此一蹶不振。

國人不敢吃的福壽螺,為何卻在印度成了香饽饽?還一次吃掉一大鍋

福壽螺的危害

經過實驗研究發現,一隻福壽螺體内竟然多達3000~6000條寄生蟲,如果在烹饪過程中沒有完全煮熟透,吃進去後,其攜帶的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可能會在人體内感染,線蟲幼蟲會損傷神經組織,引發腦膜炎等疾病,輕則引起頭痛發燒、拉肚子,重則可緻癡呆或緻死亡。因而福壽螺逐漸變得很少有人敢吃。

國人不敢吃的福壽螺,為何卻在印度成了香饽饽?還一次吃掉一大鍋

此事件過後,雖有些地區禁售福壽螺,但仍不乏有部分不良餐廳會用福壽螺冒充田螺,使不少食客誤食而患病。我們常吃的田螺與福壽螺長相十分相似,不了解的人很容易混淆。是以吃貨們一定要學會區分,千萬不要吃錯了。通常福壽螺要比田螺大很多,至少是田螺的3倍左右;福壽螺的螺口大,螺尾比較扁平,殼比較薄;而田螺的螺口小,螺尾尖尖的,殼比較厚。

國人不敢吃的福壽螺,為何卻在印度成了香饽饽?還一次吃掉一大鍋
國人不敢吃的福壽螺,為何卻在印度成了香饽饽?還一次吃掉一大鍋

雖說田螺也能感染廣州管圓線蟲,但比起福壽螺,田螺的寄生蟲要少得多,感染幾率也小很多,煮熟了食用,一般不會有問題。

國人不敢吃的福壽螺,為何卻在印度成了香饽饽?還一次吃掉一大鍋

2006年福壽螺出事後,被紛紛棄養,它們被大量遺棄到野外的水田、河道、池塘、沼澤中。它們适應能力強,繁殖能力更強,在大陸又幾乎沒有天敵的制約,在這些地方開始“安營紮寨”,引發入侵之路。經過多年的野蠻繁殖生長,四處蔓延,現在很多地區福壽螺泛濫成災,對當地的生态系統帶來嚴重危害。

國人不敢吃的福壽螺,為何卻在印度成了香饽饽?還一次吃掉一大鍋

福壽螺食量大、食性廣,以植物性飼料為主,可攝食水稻秧苗、浮萍、蔬菜、瓜果、荷花等,也吃水中的動物腐肉,隻要是田裡種的幾乎見什麼都吃,破壞蔬菜和水生植物生長,尤其對水稻莊稼的危害是最大。福壽螺從孵化出來的幼蟲便開始大量啃食農作物的嫩芽和葉子,造成水稻減産,堪稱“農作物殺手”。對原生物種生存環境造成極大影響,嚴重破壞周圍的濕地、江河生态系統和農業生态系統。在2003年的時候,福壽螺就已被認定為首批入侵中國的16種危害最大的外來物種之一。

國人不敢吃的福壽螺,為何卻在印度成了香饽饽?還一次吃掉一大鍋

近年福壽螺高發的稻田,幼體福壽螺每畝密度最高能超過10萬隻。在大陸為徹底消滅福壽螺絞盡腦汁時,這種讓大陸吃貨都束手無策的螺螺,在印度卻十分搶手,印度三哥将它們端上餐桌當飯吃,一次消滅一大鍋,這是怎麼回事呢?他們難道不會感染寄生蟲嗎?

印度人怎麼吃福壽螺?

印度三哥烹饪通常都會把食物煮透甚至煮爛成糊糊狀才吃。那印度人是怎麼吃福壽螺呢?

國人不敢吃的福壽螺,為何卻在印度成了香饽饽?還一次吃掉一大鍋

首先,架起一口大鍋生火,放入滿滿一大堆的福壽螺一頓煮,并将洋蔥、香菜、 蕃茄切碎備用。等福壽螺煮熟後撈出,去殼留肉,螺肉再用清水淘洗幾遍。接着起鍋燒油,加入香料、薄荷葉、洋蔥、咖喱葉、蒜泥爆香翻炒,然後加入洗好的螺肉,放入姜黃、番茄、青尖椒等佐料繼續不停地大火翻炒,攪拌到徹底變成一鍋糊糊,最後撒入一把胡椒粉,就大功告成了。他們會将做好的螺肉糊糊淋在米飯上,這樣一道螺肉蓋澆飯就誕生了。

國人不敢吃的福壽螺,為何卻在印度成了香饽饽?還一次吃掉一大鍋

在這樣的烹饪過程中,螺肉煮的時間足夠長,可以充分消滅福壽螺裡面潛在的寄生蟲,可以說是一道“幹淨又衛生”的美食。要知道,大多數印度人是有嚴格的宗教信仰的,他們不吃牛肉、豬肉,在有些比較貧窮的印度地區,福壽螺可以作為豬、牛肉的蛋白質替代品。福壽螺大量繁殖,産量高,好擷取,拿上口袋,到池塘或者稻田裡,很輕松就能捕捉到一大堆。他們每次一燒就是一大鍋,螺肉蓋澆飯成了他們的家常便飯。

國人不敢吃的福壽螺,為何卻在印度成了香饽饽?還一次吃掉一大鍋

是以,對于福壽螺確定高溫烹饪煮熟,就可以安全食用。而國内之是以沒人吃,主要還是因為不好吃,不熟沒人敢吃,熟透了又不好吃!你有吃過嗎?對福壽螺有什麼看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