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煤、沒油、沒氣,歐盟滿世界找能源,準備紮根非洲再殖民

作者:金投網

事實上,到了現在也沒搞明白了歐盟制裁俄羅斯為啥沒有了底線,有些措施明知道害人害己,還是要硬來,明知道這是美國的圈套,也要往裡面鑽。

前段時間,禁止從俄羅斯購買煤炭,寬限期是120天,于是就有了最近歐盟瘋狂從世界購買,3月從美國進口了80.9萬噸煤炭,從哥倫比亞進口了總量為130萬噸的煤炭,從南非進口了28.7萬噸煤炭。總進口量同比增長40.5%。

那麼未來歐盟從哪兒買的量可能最多的?非洲,例如最近南非煤炭生産商說産能已經被歐洲預定完了。

這三個國家從産量排名來說,美國出口最多,其次是南非和哥倫比亞。之是以從南非購買就是因為便宜,按照3月的猛增的家口國家來看,哥倫比亞煤炭出港價格要比南非的貴一點,美國的更貴兩倍有餘。

即使這樣,煤炭進口價格也比原來從俄羅斯買的貴多了,直接成本就會攤在工業生産和發電上,說白了群眾的生活成本一時半會兒是下不去的。

沒煤、沒油、沒氣,歐盟滿世界找能源,準備紮根非洲再殖民

相比之下,煤炭不算什麼,歐盟真正“狠”的地方是竟然考慮禁止俄羅斯石油,并且逐漸擺脫天然氣依賴,目标是2027年和俄羅斯徹底拜拜。

先說說石油,從供應來看,非洲已探明石油儲量1250億桶,供給歐洲肯定是沒問題,但是在全球的石油出口貢獻上隻占9%,說實話很少。

兩方面原因,第一,根據缺口計算,非洲想要滿足歐洲,每天出口至少740萬桶,但是這裡面有個問題,牽扯到OPEC配額。

非洲有7個OPEC成員國,但與沙特、阿聯酋、伊拉克等國普遍抑制自身石油生産能力不同,非洲OPEC成員國普遍因為各種原因沒法達到約定的産量,且差距較大。

■例如,奈及利亞在2022年1月的原油生産配額為168萬桶/日,但實際上,在2021年最後幾個月的原油日産量不足125萬桶。

■再比如,利比亞的配額為200萬桶/日,但實際産量不足120萬桶/日。

■此外,安哥拉的産量也已有4個月無法達到自身配額。

是以,是以OPEC都是定期公布配額表,每個國家生産多少都是訂好了的,多産肯定是不行。

沒煤、沒油、沒氣,歐盟滿世界找能源,準備紮根非洲再殖民

具體到非洲來說,安哥拉和奈及利亞這兩個非洲最大的産油國,長期沒有接近達到歐佩克的配額。奈及利亞僅生産了170萬桶/日配額的94%。同樣,安哥拉隻完成140萬桶/日配額的78%。

要想滿足歐洲的需要首先要達到要求,然後在擴大産量,這就需要OPEC多給你配,這個有點難,因為不管誰的配額增加,都會相對削弱其他國家的份額。

第二個問題就是基礎設施的問題了,作為肥的流油的産業,石油在非洲都是各方勢力都想争奪的,是以腐敗,偷竊都是常有的事。

而且是不是就會有火拼,這種背景下,原來的基礎設施也不夠安全,建立的也容易出現中斷,是以非洲石油擴産難度不小。

是以,歐洲石油擺脫俄羅斯也不會好過,美國買太貴,中東買,海灣不會賣你太多,畢竟大客戶都在亞洲。

沒煤、沒油、沒氣,歐盟滿世界找能源,準備紮根非洲再殖民

要論難度最高還得是天然氣,現在修得橫跨撒哈拉沙漠,地中海,長達4000多公裡的天然氣管道。何年何月能用還不好說。

是以,更多的還得是液化天然氣,阿爾及利亞和埃及算近的,但産能有限,奈及利亞雖然不少,一年産個120億立方米,這些國家加起來取代俄羅斯留下的缺口1500億立方米差距還不小。

是以,最近歐洲已經在考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莫三鼻克就是其中之一,之前道達爾和埃克森在這裡花了200億美元出口天然氣,每年能增加2820萬噸,相當于缺口的三分之一,很恐怖的了。

不過,那裡前兩年戰亂,然後歐美勞工都跑了,項目中斷,最近莫三鼻克有意重新開啟。

是以,非洲國家現在對于天然氣有三個内在需求:穩定的生産,可靠的财務,公平的貿易。

沒煤、沒油、沒氣,歐盟滿世界找能源,準備紮根非洲再殖民

歐美國家與大陸不同,第一遇到危險跑得比誰都快;第二以往都是歐美能源巨頭股權拿大頭,這些國家隻能被動接收;第三歐盟對于非洲的貿易歧視。

對于第一點不同多解釋,第二和第三點可以說充斥西方殖民思維。就說莫三鼻克的天然氣,話語權在日本(融資方)和法國(投資方)手裡。

說到貿易歧視,更比比皆是,例如非洲最大的咖啡出口國,歐盟隻買咖啡豆,而且是免稅的,但是要自己建立烘焙廠加工後再出口,要收取巨額關稅。

例如2014年德國花了15億美元買的咖啡豆,再加工以後出口獲得30億美元收入。同樣的,非洲隻允許出口純石油,進了煉油廠(除非是歐洲的)出口,稅率暴增。

是以,歐盟找非洲合作,說實話并沒有打什麼好的算盤,與前幾個世紀一樣,最初歐洲商人殖民非洲,将原材料運往歐洲,并且有絕對控制權,這是殖民主義核心思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