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了什麼?

作者:慧眼速遞

本文轉自作者 | 馮郁青

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了什麼?

股市某種程度上是“獎懶罰勤”的,你每做一筆交易時就面臨一次判斷,而都有50%的可能是錯的。普通投資者躺平反而可能是王道。

巴菲特雖然已經92歲了,可依然魅力超凡,今年是疫情後第一次舉辦線下股東大會,全球的朝聖者依然如約而至。我曾經連續五次專訪過股神巴菲特,得股神親授,受益匪淺。對于我們這種非職業的一般投資者,巴菲特給的建議就是買标準普爾500指數。

2013年,在接受我專訪時他說,“如果普通投資者購買并長期持有指數,會獲得良好收益。對于普通的投資者來說,他們不适合投資個股。如果他們嘗試買賣個股,他們不會比買指數并持有很長時間做得好。”在去年伯克希爾的線上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再次向股東們推薦,“我建議大家買标準普爾500指數,這就是持有美國最大的500家企業,而且持有很長很長時間。”他自己也身體力行,建議留給妻子的信托賬戶,将10%放入短期政府債券,而90%放入低手續費的S&P指數型基金。

在過去50年中,标準普爾的平均年回報率約為10%,盡管特定年份的實際回報率可能會有很大差異。在某些年份會虧損。但是在任何給定年份,收益的幾率都高于虧損的幾率。從1972年到2021年,标準普爾在50年中有41年獲得了正回報。而在50年中能有此收益的主動型資産管理機構寥若晨星。

2018年巴菲特在接受CNBC采訪時說,如果有人在1942年他買第一支股票的時候投資1萬美元标準普爾500指數并一直持有,到2018年就有驚人的5100萬美元。也不止巴菲特,經典名著《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Down on Wall Street)的作者伯頓•麥基爾(Burton Malkiel) 也持同樣的看法。麥基爾是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同時又浸淫華爾街數十年。

他認為最有效的投資政策是購買便宜和易操作的指數基金,被譽為指數投資鼻祖。他最經典的比喻是,一個蒙上眼睛的愚蠢的猴子朝着報紙金融版面上擲飛镖,它所選擇的投資組合和一個專家精心選擇的投資組合表現一樣好。巴菲特和麥基爾都對華爾街上自稱能給客戶帶來高額回報的基金經理不以為然。每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都會制作短視訊來嘲弄他們收費昂貴,回報差強人意。幾十年來,主動型基金經理一直争論,在乏味的市場中,不要指望他們會跑赢大盤。不過,當經濟前景快速變化和市場高度波動時,他們能夠快速做出決策碾壓指數基金。

從2020年到2021年6月,再沒有比這一階段的股市更跌宕起伏了。但是大部分基金也還是沒能跑赢大盤。标普道瓊斯指數最近的一份報告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在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12個月期間,58%的大盤基金、76%的中盤基金和78%的小盤基金落後于标普500、标普中盤 400和标普小盤600。

從長遠來看,主動型基金經理的表現會變得更加糟糕:根據晨星的報告,在過去10年期間,所有主動型基金中隻有25%的表現優于指數基金。可是,那為什麼大多數人仍舊不那麼做?巴菲特對我說:“因為他們覺得買個股更有趣,總是有人讓你買這買那,你希望能快速賺錢。而試圖快速賺錢是最糟糕的錯誤。”其實如果真的聽從巴菲特的建議,大部分人都可以躺着賺錢了。

股市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獎懶罰勤”的。買了指數基金放在那裡就好了。可是你會發現大部分人都在股市裡看日線圖,進進出出,而越是在股市交易頻繁的人越容易虧錢。因為當你每做一筆交易的時候,你面臨着一次對未來的判斷,而都有50%的可能性是錯的。你需要做決定的次數越多,就越容易出錯,也就越容易在股市中虧錢。

是以對于普通的投資者來說躺平(長期持有)才是王道。另外一點雖然是老生常談,但也是巴菲特最為人稱道的,股市制勝最重要的法則“别人恐慌時我貪婪,别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這實際上這是很難做到的,因為這個原則和人性相反。大跌時刻往往是直覺的恐慌性抛售,大漲之際人性貪婪不能止歇。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美國股市瀑布式下跌,幾近崩潰。巴菲特在危機最慘烈之時,購買了50億美元的高盛優先股,優先股股息為10%,穩定了市場人心。在獲得伯克希爾注資後的第二天,高盛成功在股市上通過發行新股融資57.5億美元。2008年10月份巴菲特在《紐約時報》上發表文章,鼓勵美國人在充滿驚恐氣氛的股票市場中勇于投入購買美國股票(Buy America)。

2011年4月,高盛以10%的賬面溢價贖回優先股,并支付了應計未付的股息,回購使得伯克希爾當時便淨賺了17.5億美元,其中股息12.5億美元,回購溢價部分獲利5億美元,兩年半時間的回報高達35%。曆史上看,美國的金融市場暴跌之後絕大多情況下都會反彈,恐慌性抛售往往會造成虧損。這實際上也是驗證投資者對美國經濟的信心。

2020年3月新冠疫情造成的懸崖式大跌也再次驗證了市場最恐慌的時候不是賣出而是買入的好時機。當時,特斯拉的股票已經跌到了70美元(按拆股後計算) 到2021年12月,特斯拉從最低點上漲了1305%。而在什麼時候賣出更是千古難題。2007年 10月伯克希爾以40億美元的價格賣掉了2002年4.8億美元購入的中石油1.3%的股份,之後中石油繼續猛漲,很多人都質疑股神是否看走了眼。

然而2008年國中石油大跌,我在2008年5月第一次參加股東大會,專訪巴菲特, 當時大家都在感慨“股神終究是股神!”其實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隻要能做到巴菲特建議的第一條“買指數基金長期持有”就自然避免了瘋狂和貪婪的考驗。畢竟,管他市場東南西北風,咬定指數不放松就能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