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秀被圍三載,外無援軍,士卒為之用命,日夜戰鬥,甲胄生虮虱

作者:讀史奇聞錄

中外曆史上戰争不斷,但絕大多數戰争持續時間并不長,至于圍城戰争超過一年半載的隻占很小一部分。雖然總量很大,例子較多,但是圍城三年的戰争你聽說過幾回?

文秀被圍三載,外無援軍,士卒為之用命,日夜戰鬥,甲胄生虮虱

沈文秀(426年-486年),字仲遠

沈文秀(425年~486年),字仲遠,吳興武康(今浙江省德清縣)人,南北朝時期宋朝名将,司空沈慶之之侄。465年(景和元年),沈文秀改任都督東莞東安二郡諸軍事、建威将軍、青州刺史,并勸沈慶之行廢立之事,但被沈慶之拒絕。不久,前廢帝被殺,宋明帝繼位,沈文秀則起兵響應晉安王劉子勳,兵敗後向北魏求援,但不久便重新歸順朝廷,并抵擋前來援助的魏軍,結果被圍在城中三年。

那麼當時招引北魏的南朝宋将領大有人在,為何獨有沈文秀被圍了三年呢?《宋書·沈文秀傳》:“先是,冀州刺史崔道固亦據曆城同逆,為土人起義所攻,與文秀俱遣信引虜;虜遣将慕輿白曜率大衆援之,文秀已受朝命,乃乘虜無備,縱兵掩擊,殺傷甚多。虜乃進軍圍城,文秀善于撫禦,将士鹹為盡力,每與虜戰,辄摧破之,掩擊營寨,往無不捷。太宗進文秀号輔國将軍。”起初,冀州刺史崔道固也起兵響應劉子勳,失敗後與沈文秀一同向北魏求援。但是,北魏派慕容白曜來援時,沈文秀已經重新歸順朝廷,便趁魏軍沒有防備,出兵掩殺。魏軍損失慘重,繼而進圍青州。沈文秀善于撫禦将士,每次與魏軍交戰,都大獲全勝。不久,沈文秀進封輔國将軍。換句話說,沈文秀固然心系南朝,忠于朝廷,但他的出爾反爾和主動攻擊惹怒了北魏,使本來隻是納降的簡單行動變成了北魏的報複性戰争,而這種戰争往往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

但是,沈文秀畢竟是南朝的叛臣,而且并不是十分信任宋明帝,況且和他一同起事的薛安都當時已經投降了北魏。《魏軍·沈文秀傳》:“文秀始欲降,以軍人虜掠,遂有悔心,乃嬰城固守。”後來,沈文秀打算投降,但見魏軍虜掠百姓,便放棄了投降的想法。這就決定了雙方都進入了持久作戰的階段。

同年八月,北魏蜀郡公拔式攻到西外城,被輔國将軍垣谌擊破。此後,魏軍數次攻城,都被沈文秀擊退。468年(泰始四年),沈文秀進号右将軍,封新城縣侯。魏軍圍困青州日久,明帝見所派救兵都不敢進軍,便任命沈文秀之弟沈文靜為輔國将軍,從海路救援。沈文靜在不其城,遭魏軍阻截,據城自守,屢破敵軍。不久,不其城破,沈文靜被殺。如此一來,外援徹底斷絕,本來是劉宋與北魏的戰争,純粹變成了沈文秀帶領的青州軍民與北魏大軍的生死消耗戰,而結果注定慘烈。

《宋書·沈文秀傳》:“文秀被圍三載,外無援軍,士卒為之用命,無離叛者,日夜戰鬥,甲胄生虮虱。五年正月二十四日,遂為虜所陷。”沈文秀被圍困在東陽三年,外無援軍,将士日夜戰鬥,盔甲上都生出了虱子,但是卻沒有一人叛離。469年(泰始五年)正月二十四日,東陽城破,沈文秀被魏軍俘虜,後與長史房天樂、司馬沈嵩被送往平城。

文秀被圍三載,外無援軍,士卒為之用命,日夜戰鬥,甲胄生虮虱

南北風雲落下帷幕沈文秀被俘劉宋痛失青州冀州

本來堅守三年已經足夠驚豔,但被擒之時沈文秀更自有一番風骨。《宋書·沈文秀傳》:「城敗之日,解釋戎衣,緩服靜坐,命左右取所持節。虜既入,兵刃交至,問曰:“青州刺史沈文秀何在?”文秀厲聲曰:“身是。”因執之,牽出聽事前,剝取衣服。時白曜在城西南角樓,裸縛文秀至曜前,執之者令拜。文秀曰:“各二國大臣,無相拜之禮。”曜命還其衣,為設酒食。」東陽城破時,沈文秀脫掉軍服,換上寬大舒适的官服,手持符節,靜坐在書房中。魏軍沖進來後,問道:“青州刺史沈文秀在哪裡?”沈文秀厲聲道:“我就是!”魏軍便剝掉他的官服,送到西南角樓慕容白曜處,然後讓他跪拜。沈文秀道:“我們各自是兩個國家的大臣,沒有互相跪拜的道理。”慕容白曜大怒,對他施行鞭打。後來又将官服還給他,為他設宴。這并不是南朝史官的溢美之詞,《魏書·沈文秀傳》也有類似記載。

沈文秀到平城後,獻文帝當面數其罪責,然後将他赦免,待以下客之禮,隻給他粗劣的衣服、食物。後來,獻文帝敬佩他的節操,提高對他的待遇,封為外都下大夫。479年(北魏太和三年),獻文帝改封沈文秀為外都大官,又為了嘉獎他對故國的忠誠,賜他絹彩二百匹。此後,沈文秀又出任持節、平南将軍、懷州刺史,假吳郡公。當時,河南地區百姓富饒,官員都喜歡贈送禮物,沈文秀卻從不接受,甘于清貧。486年(北魏太和十年),沈文秀病逝于懷州,終年六十一歲。

文秀被圍三載,外無援軍,士卒為之用命,日夜戰鬥,甲胄生虮虱

沈文秀(425年~486

青州不是沈文秀唯一的任職所在,但卻是曆史記載中他唯一打過仗的地方,而這一仗他堅守了三年,如果加上之前與南朝宋明帝勢力的攻守,他在青州守了四年之久。整個南北朝中戰争無年不有,卻少見如此之久的圍城攻守戰争。三年堅守青州是他人生最艱難的時刻,也是他軍事生涯中無所愧悔的停留,畢竟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放眼整個世界曆史,能在外援斷絕的敵軍包圍中堅守三年之久,你還見過哪些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