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費列羅巧克力染菌事件:多國暴發兒童病例,警惕非官方管道

作者:南方周末
費列羅巧克力染菌事件:多國暴發兒童病例,警惕非官方管道

主要涉事産品為健達驚喜蛋Kinder Surprise,非中國國内銷售的健達奇趣蛋Kinder Joy。 (人民視覺/圖)

2022年4月27日,聯合國網站消息,歐美多國暴發與巧克力産品有關的沙門氏菌疫情,受影響産品被确定為比利時阿爾隆的費列羅公司工廠生産的健達牌(Kinder)巧克力系列産品。

4月29日下午,世界衛生組織(WHO)給南方周末記者提供的一份聲明指出,涉事産品銷往113個國家地區,其中包含中國。

WHO資料顯示,截至4月25日,已有11個國家報告了151例疑似與食用受污染巧克力産品有關的沙門氏菌感染病例。病例症狀發作日期為2021年12月21日至2022年3月28日,其中89%為10歲以下的兒童,66%為女性。症狀較為嚴重的21例中過半數出現血性腹瀉,截至4月25日,無相關死亡報告。

此前的4月10日,國際食品安全當局網絡(INFOSAN)已釋出全球警報,啟動全球産品召回。

費列羅中國公司(以下簡稱費列羅中國)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稱,此次疑與沙門氏菌感染關聯的召回産品隻涉及在比利時阿爾隆工廠生産的任何批次及保存期限的健達産品,品類包含Kinder Surprise、Kinder Mini Eggs、Kinder Surprise Maxi 100g、Kinder Schokobon,及包含上述任意一種産品的混合包裝産品。

“主要涉事産品為健達驚喜蛋Kinder Surprise,非國内銷售的健達奇趣蛋Kinder Joy。” 費列羅中國稱。二者從外觀可以輕松分辨:驚喜蛋外層為完整的蛋形巧克力層,“蛋殼”内含裝有奇趣玩具的塑膠膠囊,以整蛋形式出現。健達奇趣蛋采用塑膠包裝并附贈勺子。食品與玩具部分完全分開,由兩個單獨密封的半球組合而成。

沙門氏菌被WHO列為具有嚴重危害和中等危害的食品傳播性病原菌,容易引發傷寒、急性胃腸炎等疾病,感染者一般會在12到72小時内出現腹瀉、高燒、胃痙攣、脫水等情況。WHO資料顯示,2010年,有42萬人死于沙門氏菌和大腸杆菌感染等疾病,其中1/3是五歲以下兒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資料顯示,大陸每年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的發病人數達300萬人次。

費列羅中國企業傳訊事務負責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涉事四款巧克力均不在費列羅中國官方管道銷售。由費列羅中國生産及進口至中國(包括在途與官方管道銷售)的全線費列羅旗下産品與此次全球範圍召回的沙門氏菌關聯産品沒有任何聯系。

4月15日,中國海關總署曾釋出消費提醒,提示消費者暫不購買和食用費列羅召回産品。

涉事産品或在中國非官方管道銷售

費列羅中國企業傳訊事務負責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集團已确認此次事件的污染源為比利時阿爾隆工廠健達生産線中,一處生産加工元件受到了沙門氏菌污染,該感染僅限于費列羅比利時工廠的健達産線。目前,比利時工廠暫時關閉,配合當地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徹查并進行整頓。

此前的3月27日,英國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一組沙門氏菌感染病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此次疫情的感染源可追溯到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意大利費列羅集團在比利時阿爾隆的工廠生産的Kinder巧克力系列産品。

據了解,費列羅中國曾邀請中國工廠所在地——杭州的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抽檢,沒有發現涉事産品。費列羅京東自營店産品銷售如常。客服表示,其銷售的産品均為國産,不涉及本次事件。

目前來看,不排除部分消費者通過海淘、代購等方式購買到涉事産品。

費列羅官方客服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目前因為沙門氏菌事件主動聯系的消費者中,沒有人購買過涉事産品。截至4月29日下午,費列羅中國的消費者服務熱線将近有5000人次的咨詢量,大部分是征詢購買産品是否為涉事産品,客服會協助消費者對貨源進行甄别。

如果中國境内的消費者通過非一般貿易管道接觸到比利時生産的健達産品,建議暫不購買或食用。如已購買,請消費者第一時間聯系原購貨管道(标簽上注明的進口商或購買平台)進行退貨處理。

“因為涉事産品在中國非官方管道銷售,我們無法聯系消費者主動召回,消費者遇到問題可以撥打客服電話,如果在本次召回範圍之内的,會做下一步的二級判定進行賠償。”費列羅中國稱。

費列羅巧克力染菌事件:多國暴發兒童病例,警惕非官方管道

不排除部分消費者通過海淘、代購等方式購買到涉事産品。 (人民視覺/圖)

巧克力中含有沙門氏菌并不常見

費列羅擁有13.5%的市場佔有率,是全球第三大巧克力制造商。産品中被檢出被嚴格禁止的沙門氏菌對品牌形象無疑是一次打擊。

沙門氏菌廣泛分布于家畜和野生動物中,如家禽、豬和牛、寵物等。2020-2021年,宜春學院研究人員從江西宜春市某農貿市場采集920份樣本,沙門氏菌核酸陽性樣品159份,檢出率17.28%。2011年至2013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對大陸6個省的市售生雞肉進行調查,發現大約40%存在沙門氏菌污染。

大陸對食品中的沙門氏菌含量要求嚴格。《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預包裝食品中緻病菌限量》要求,包括巧克力類及可可制品在内的13種即食預包裝食品中,被檢的5份樣品中,任一樣品均不得檢出沙門氏菌。

在進口食品中,沙門氏菌超标是最常見的違規問題。2022年3月21日,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服務局釋出的報告顯示,美國在2002-2019年發現的22460起進口食品病原體/毒素違規行為中,沙門氏菌超标事件27922起,約占80%。

不過,在巧克力中檢測出沙門氏菌并不常見。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1970年至今,至少發生7起巧克力中檢測出沙門氏菌導緻感染的疫情。最嚴重的一起發生在2001-2002年,德國一家連鎖超市分銷的特定品牌巧克力被污染,導緻至少439起病例報告。

澳洲聯邦大學的研究顯示,由于沒有足夠的水,沙門氏菌難以在巧克力中生長,但它“可以在巧克力中存活得很好”。丹麥獸醫與食品管理局也提示,巧克力受沙門氏菌污染,情況會“格外嚴重”,因為巧克力所含脂肪可以“保護”沙門氏菌進入人體胃部後免受胃酸滅殺。

而且,由于巧克力的主要購買人群為兒童,需要額外重視。對于兒童和老年人感染沙門氏菌的患者,相關的脫水會變得嚴重,并危及生命。

“巧克力應該是在生産過程中污染的,離開高溫後的所有環節都有可能被污染,現在難以憑空猜測。” 科信食品與健康資訊交流中心主任鐘凱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巧克力生産過程中,相關的控制方法包括良好生産規範(GMP)、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HACCP)等,以及微生物檢驗等驗證措施。

鐘凱提到,沙門氏菌生活中最常見于生肉,雞蛋,是以,“生熟分開和燒熟煮透是較好的預防措施”。世界衛生組織亦建議,用肥皂和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觸寵物或農場動物後,或上完廁所後;避免結冰,除非它是用安全的水制成的;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