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話語|傳統意象“竹”遇上現代工藝,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作者:今說時尚

食者竹筍,居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

上述文字為蘇東坡所述,字裡行間充斥着對于竹子的鐘愛之情,自古以來,竹子一直受到人們的青睐。象征着高風亮節、廉明清正的竹子生長快,适應性強,同時又具有廣泛的用途,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面我将着重以衣、食、住、行四方面來介紹竹子在古時的用途。

從服飾方面看,竹對中國人的衣飾起源和發展起着重要作用。秦漢時期就出現用竹制布,取竹制冠,用竹做防雨用品的竹鞋、竹鬥笠、竹傘,一直沿用至今。

從食用方面看,竹筍和竹荪是極受人們喜愛的美味山珍,竹實是曆代救荒的重要作物原料。先秦文獻中記載,3000多年前的竹筍就是席上珍馔。竹筍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可烹饪數千種美味佳食。竹還具有特别的醫用價值,在中國最早的醫書典籍中,就有用竹治病的曆史記載。竹的全身都是寶,葉、實、根及莖稈加工制成的竹茹、竹瀝,都是療疾效果顯著的藥用材料,竹黃、竹荪也是治病的良藥。

從居住方面看,竹子用于建築的曆史久遠,在遠古時代,人類從巢居和穴居向地面房居演進的過程,竹子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江蘇吳縣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草鞋山遺址發現有用竹作建築的材料,漢代的甘泉宮竹宮、宋代的黃岡竹樓,皆是取竹建造并負有盛名。

圖為北宋文學家王禹偁所描繪的《黃岡竹樓記》

從通行方面看,交通工具和設施的産生與發展,是中國文明的标志之一,竹在交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古代交通運作工具和設施的起源與發展,均與竹子有極密切的關系,古代人取竹制造竹車,竹筏和船以及橋梁工程,創造了世界交通史上許多第一例,對世界交通工具和設施的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當然,随着現代工藝的不斷改進, 竹材的品質也得到提升。一方面是對原竹的雕、鑽、刻、鑲、嵌、繪、編等傳統工藝的改進, 同時提取結合竹材中的文化元素進行設計制作, 進而提升竹制品的品質感和價值感。另一方面, 除了原竹的運用, 還出現了竹內建材、重竹闆材等複合竹材, 這些新型竹材既保留了竹材本身固有的高密度、韌性、強度等優異特性, 又保持了竹材的天然紋理, 清新雅緻, 舒适美觀, 實用性更強, 使竹材在産品設計中發揮的空間更廣。

下面将着重為大家介紹有關竹子的一些富有創意的新用途。

1、竹椅——Ching Chair No.2

在台灣的過去,竹制工藝品在傳統民間藝術中最為常見,大多數器物都是用竹子做的。在我們的文化中,竹子一直是台灣人的紳士形象。它具有空管、立立、直接的特點,可以解釋為謙遜、堅定、正直、完整的含義。為了突出原材料的美,強調竹材的柔韌性,采用獨特的設計結構。青椅二号與傳統竹工藝和現代制造技術相結合。這個凳子是用毛竹做的,經過特殊的處理,以保持表面的綠色。這樣,凳子就能保持原色,永不褪色。

青椅2号是在青椅項目的基礎上,為提高生産效率和穩定性而進行的再設計項目。我們的目标是創造一種新的家具形式,以減少制造過程中的技術難度。為了減少制造難度,每隻凳子隻彎曲一次。

中國話語|傳統意象“竹”遇上現代工藝,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中國話語|傳統意象“竹”遇上現代工藝,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中國話語|傳統意象“竹”遇上現代工藝,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2、竹炭淨化器——K FOREST

竹炭的表面自然閃爍,形狀與竹子一樣。黑森林套餐包括三塊竹炭,支架是通過二維雷射切割工藝在鐵闆上DIY制作而成的,一旦組裝在一起就很難拆卸。支架旁邊刻有十二個象征性的标記,代表從一月到十二月的每個月,這讓使用者能夠知道使用木炭的時間。

中國話語|傳統意象“竹”遇上現代工藝,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中國話語|傳統意象“竹”遇上現代工藝,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中國話語|傳統意象“竹”遇上現代工藝,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中國話語|傳統意象“竹”遇上現代工藝,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2、竹編藍牙揚聲器——Audio Speaker

竹子是地球上生長迅速的植物。這是真正的自然生态友好的産品。同時,還有許多與竹笛等竹子有關的樂器。這個藍牙揚聲器内每個螺絲不僅可以通過竹子盒附着内部部分,但同樣也可能吸收竹子圈,因為它具有磁效率。

中國話語|傳統意象“竹”遇上現代工藝,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中國話語|傳統意象“竹”遇上現代工藝,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中國話語|傳統意象“竹”遇上現代工藝,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4、竹編家用産品——Bamboo Furnishings

竹子作為家裡的産品,竹子能形成什麼樣?在過去,竹子以容器、家具、工具等形式存在于家中。這一次,通過思考竹子作為一種工藝材料在當代家居中的可能性,從材料實驗開始,從編織技術到圖案設計、結構和造型。經過試驗,設計了一系列既具有工業生産性能,又具有手工制作性能的燈具和家用電器。

通過竹編實驗,将天然材料與家用電器、家居用品相結合,制作出一系列讓使用者營造輕松氛圍的産品。這個設計包括兩個燈和一個氣味擴散器。通過竹編的結構,形、香、光、影是串聯在一起的。

中國話語|傳統意象“竹”遇上現代工藝,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中國話語|傳統意象“竹”遇上現代工藝,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中國話語|傳統意象“竹”遇上現代工藝,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有關竹産品的設計還有很多,通過以上的設計我們不難看出竹産品的創意性和豐富性,同時相比于其它材料制品更具備一些先天的優勢 。

首先,自然性,竹制品的很多原材料是天然原竹,賦予了工業産品更多的自然性特征,可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即使是利用竹闆材進行加工,其天然的紋理特征也清晰可見,賦予産品更多的藝術審美性。

其次,低碳環保性,竹材是可降解的材料,廢棄後不會對環境産生影響,相比于天然木材而言,竹材的生長速度更快,利用周期更短,這樣也會提升竹材的使用率。

再者,竹材具有一定的文化屬性,在古代與“梅、蘭、菊”三者并稱為“四君子”,竹産品具有更多的人文屬性。鑒于這些竹産品的天然優勢,在與塑膠産品、木制品等其它材料制品的競争中脫穎而出,成為了産品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好材料。

正如蘇轼所言:“甯肯食無肉,不肯居無竹。”真可謂一日不可無此君也!

圖檔均來源于網絡

指導老師:時尚傳播學院趙春華老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