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論無知和愚昧
這是鄒海公衆号的第214篇原創文章

圖/網絡
之是以要讨論“無知和愚昧對個人的影響”。
原因很簡單,主要有三:
其一、衆所周知,無知和愚昧會阻礙個人發展,展現在方方面面面,包括戀愛婚姻、人際關系、職場工作、生活人生等;
其二、因無知和愚昧的局限性,活在認知自我世界中,會使人做出錯誤的思考和決策;
其三、無知和愚昧,會讓一個人與真理和智慧無緣,一輩子處在勞苦愁煩的牢籠中。
那在日常中,無知和愚昧又會什麼方式呈現?接下來為你揭曉
揭曉之前,有必要來看看對于“無知和愚昧”了解。
我不知道你是怎麼了解的,我談談我的了解和維基百科的定義。
維基百科這麼說:
無知是指缺乏知識和重要常識(有時指對象對于相關領域),出自《谷梁傳·僖公十六年》
而愚昧指缺乏知識,愚蠢不明白事理。也指愚蠢而不明事理的人。出自晉郭璞《蚍蜉賦》:“伊斯蟲之愚昧,乃先識而似悊。”
我的了解:
受成長環境和自我認知的束縛,缺少必要的常識和知識,進而缺乏對世界正确的認知。
特點是:
以為自己認知世界就是全世界,但凡和自己認知觀念不符,内心的小人就開始抗拒,不願接受新的思想或觀念或事實。
知道了“無知和愚昧”的含義,那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又是如何呈現的?又或是說有什麼預兆和表現。
畢竟很多時候,我自己也會範無知和愚昧,但有時羞于正面面對自己的無知和愚昧,生怕在别人面前顯露不足,也不願提及。
還有更要命的是犯了無知或愚昧,自己卻不自知。
那針對無知和愚昧,有什麼解決方案嗎?
方法自然也是存在,我們先讨論無知和愚昧的日常呈現。
具體主要表現有:
胡思亂想牛角尖
膽大放肆不知恥
逞強逞能無敬畏
較真較勁認死理
還價複稱不擔虧
得意忘形占便宜
痛苦不堪難自拔
無知無畏不懂理
自以為是話又多
封閉自己不開放
死守自己三畝地
一個人容易犯無知和愚昧,也往往會處在人生四重境界裡打圈。
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
其中,全世界有95%處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那犯上無知和愚昧也不足為奇。
知道了無知和愚昧的日常呈現目的,是拿自己去對照,顯露自己不足,進而再針對性去改變。
那,又如何避免或如何解決無知和愚昧?
關于如何避免和解決,可以從幾點入手
第一、保持開放和空杯心态
第二、多學習、多走出去、多看世
第三、摒棄經驗主義和自我主義
第四、凡事探索源頭探索,找到本質規律和邏輯
以上4種方法,能幫一個人避免無知和愚昧。
當然這也隻是“術”,遠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找到本質“道”。
也就是導緻個人無知和愚昧的根源,我不知道看到這裡的朋友,你的答案是什麼?
且分享我的思考和答案,是主導你思想的靈,而且還是邪靈。
展現在驕傲、自大、固執、封閉、抵觸、嫉妒心等等。
是以,想要徹底根除無知和愚昧的思想和行為,從道的層面出發,無疑是個絕佳選擇。
至于這個“道”是什麼?
期待你的思考和答案,也敬請後續為你揭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