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做最堅定的守望者——來自度假區派駐方艙、隔離點黨員志願者的心聲

做最堅定的守望者——來自度假區派駐方艙、隔離點黨員志願者的心聲

有這樣一群度假區的黨員志願者

負責守望那些抗疫方舟的平安

他們用愛心撫平那些入駐人員的慌亂

他們用細心理順千頭萬緒

他們的堅持和付出

讓這些臨時的家充滿希望和力量

他們

是來自度假區的普通黨員

他們

是這些臨時之家的堅定守望者

做最堅定的守望者——來自度假區派駐方艙、隔離點黨員志願者的心聲

來自度假區管委會的南一方艙姐妹花

——劉研、王靜靜

做最堅定的守望者——來自度假區派駐方艙、隔離點黨員志願者的心聲

2022年4月,劉研和王靜靜共同進駐南一片區方艙,近距離接觸方艙後,她們認識了方艙裡衆多默默奉獻不舍晝夜的逆行者,也成為方艙的堅定守護者。

做最堅定的守望者——來自度假區派駐方艙、隔離點黨員志願者的心聲

劉研進艙後被任命為外聯宣傳組副組長,協助完成黨建、宣傳和簡報工作。入駐方艙辦公點後,除了白班夜班正常輪值工作之外,她帶領組員進行南一方艙臨時黨總支部的牆面布置,點位各黨員在黨旗下莊嚴宣誓;她積極聯系方艙各前端管理條線,收集一線素材,牽頭制作一系列視訊和新聞報道發送市區宣傳平台,其中“南一:一座有溫度的方艙”被浦東新區方艙黨建工作手冊選為範例;她響應區委号召,參與一線志願者團隊建設,制作黨總支告志願者書,号召更多一線黨員加入志願者隊伍;她主動聯系浦東新區公益事務所,結合南一方艙特點,量身定制活動方案,定期舉辦方艙線上音樂和運動等活動,并為入住病患提供心理疏導。她說,身在方艙就會充滿使命感和責任感,要守護南一方艙的一方平安。

做最堅定的守望者——來自度假區派駐方艙、隔離點黨員志願者的心聲

“接上級通知,現需要不在崗女性黨員一名,到崗參與南一片區方艙保障工作。”——王靜靜作為一名老黨員,接到通知第一時間主動報名請纓進駐方艙。她一線工作經驗豐富,綜合能力強。一到崗位迅速進入角色,研究掌握整個方艙區位,建築結構和各種交通動線,為與各條線溝通與精準管理打下牢固基礎。對于艙内病患的各種來電,發揮本職信訪工作的優勢,針對不同情況有的放矢進行溝通,有的進行防疫和解離政策解釋,有的進行深入了解給予情感撫慰,一旦發現問題端倪立刻記錄并請醫護跟蹤情況發展,及時化解艙内各種沖突與問題。對于艙内不同時間段輪值工作,因身着大白防護服,9小時夜班前經常滴水不進,成為方艙随時線上的“守夜人”。面臨大量進出艙車輛和人員資訊,細緻嚴謹,在數十個工作群之間高效切換,確定資料統計不出差錯,人員進出安全可控。她說我們的工作做的細緻一點,可以使其他部門的銜接順暢一點;她說我們對病患來電回複溫情真誠一點,可以使輿情言論正面一點;她說希望我們多做一點,可以使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結束早一點。

做最堅定的守望者——來自度假區派駐方艙、隔離點黨員志願者的心聲

她們是來自度假區管委會的姐妹花,是充滿正能量的逆行者,更是正能量的傳播者,把青春的種子。

來自度假區管委會的隔離點“老兵”

——劉钊

3月23日,接新區組織部緊急通知,抽調我委志願者派駐隔離酒店,支援新區疫情防控。劉钊同志聞風而動,主動請纓,在将兩個年幼女兒安頓好後,義無反顧投入到隔離點工作中。而在進點前,他已經連續一周參加社群志願者活動。隻是換了個“戰場”,當被問到社群志願者和隔離點有何不同時,劉钊回答道:不變的是仍然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

做最堅定的守望者——來自度假區派駐方艙、隔離點黨員志願者的心聲

由于他有過隔離點的工作經曆,輕車熟路的他,在進入隔離點後立即全方面開展工作。他時刻保持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發揮良好的專業素養,将責任和擔當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在隔離點熬夜是常态,有時忙到天亮才有點時間吃上一口泡面”劉钊說。“和家人視訊聊天的時間對不上。女兒有空的時候我在工作,當我工作結束時,他們已經睡下了。”雖然十分想念女兒,但他依然希望他的行動,未來能成為孩子們的榜樣。

成立臨時黨支部,增強團隊合力

做最堅定的守望者——來自度假區派駐方艙、隔離點黨員志願者的心聲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劉钊作為隔離點位裡的區府領隊,負責臨時黨支部新一輪的日常工作。他對隔離點内從業人員進行了全面排摸,了解其身份和特長,建立“雙錄”機制,即黨員名錄和從業人員名錄。每天安排一名黨員夜間值守辦公室,協助做好突發情況的應急處置。由于該隔離點正式黨員僅有4名,是以每個黨員每4天時間都要熬至少一次通宵,但所有黨員都無怨無悔。從“你先上”變成“跟我上”,劉钊說道,黨員幹部需要沖鋒向前,也必須沖鋒向前!讓别人沖鋒,自己躲在後面的不算真正的共産黨員!非黨員同志受到團隊的鼓舞和黨員的帶頭模範作用感染,先後4名年輕同志送出入黨申請書,志願加入中國共産黨。同時,他們紛紛提出要求輪換夜間值守,減輕黨員同志壓力。酒店從業人員看到後感歎,工作都如此“内卷”了嗎?為更好汲取精神力量,他還組織不定期召開黨支部(擴大)會議,提供分享經驗、交流心得的平台,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圍,讓團隊充滿戰鬥力、凝聚力!

解決封控出行難,纾解滞留人員

做最堅定的守望者——來自度假區派駐方艙、隔離點黨員志願者的心聲

“請問,我該怎麼去虹橋樞紐?”

“現在浦東、浦西不連通,沒有地鐵,可以去距離隔離點5公裡外的東方路濰坊路,那裡公交樞紐有專線直達。”

“如何去公交樞紐呢?打不到車啊?”

“非常抱歉,我們在想辦法解決。”

這是劉钊剛到點位上面臨的第一個棘手的難題。4月初的上海,因為疫情浦東、浦西封控,交通不便,是以隔離點上滞留了很多無法出行的人員。半天下來,接了幾十個咨詢電話,都是詢問出行方式的,他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解釋着交通管制期間出行難題,安撫着他們的情緒。經過排摸,點位上滞留了因公務離滬及需要傳回浦西的大約80人,此部分隔離人員早已超過隔離期,個别人員甚至延住一周以上,情緒波動較大。劉钊就想盡辦法合理調配一切可用資源,為解離人員提供便利。他牽頭公安、酒店召開專項協調會,請求公安民警去公交樞紐現場勘查,掌握路徑和專車運作班次,根據實際情況後聯合隔離酒店方拿出短駁車接送可行方案,解眼下燃眉之急,此舉得到了區辦的肯定。期間,中國援助巴貝多第五批醫療隊隔離期滿順利離滬,來信對隔離期的關照和出行提供的便利表示感謝。雖然劉钊和他們未見過彼此容貌,但多日的交流下來,已如同好朋友。“我們不僅是為大家服好務,更希望向大家傳遞一個信号。”劉钊表示,“那就是,我們和大家一直在一起,不能讓大家寒了心,不能讓他們覺得我們不作為!”

錄制操作英文版,友善外籍人士

做最堅定的守望者——來自度假區派駐方艙、隔離點黨員志願者的心聲

劉钊所在的隔離點承接了大量境外抵滬的人,包括一部分外籍人士。由于很多外籍人士不懂中文,亦不會使用随申碼,甚至微信、支付寶軟體都沒有,如何高效與外籍人士溝通成了另一個難題。“很多老外弄不懂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的概念”劉钊說,“還有一位來自印度的朋友,英文口音中充滿了“咖喱”味兒,交流起來極其困難。”

就在上述短駁出行方案的出台過程中,就充分考慮到隔離點裡有外籍人士的實際情況,為外籍人員提供便利定制了方案的英文版本,但僅僅這樣還遠遠不夠。很多外籍人士,對如何做抗原檢測表示擔憂。抗原檢測裡的說明書全中文的,無英文注釋,老外根本看不懂,而抗原檢測項目是這次疫情防控新增項目,之前并未遇到過。這是一個嶄新的課題,為了在最短的時間裡讓更多的老外們了解政策,劉钊上網查詢了“三區”政策的英文版,聯合醫務組錄制了抗原檢測全過程的英文版講解視訊,制作了支付寶國際版下載下傳使用過程的圖檔截圖和英文說明。“全部轉發給了他們。” 劉钊說道,“在經曆一周的摸索實踐中,現在我們已經将此标準化、流程化操作了,凡是進點的外籍人士,人手一份,減少了很多無效的溝通”。在溝通的過程當中,老外對此稱贊不已,用蹩腳的中文說道:我愛中國,我要學中文!“這彰顯了中國的文化自信,也彰顯了中國抗疫之路走在世界的前沿。讓老外都要學習中國話了”劉钊自豪地說。

在隔離點繁忙的工作背後,離不開從業人員家屬的支援和鼓勵。劉钊6歲的女兒在知道爸爸要離開家一段時間與病毒戰鬥後,沒有哭鬧,隻給他畫了一幅畫,畫上寫着“爸爸加油”。“我已經在隔離點待了快一個月了,從最初的忙碌、無序到現在的井井有條”他說道,“家人就是我最堅強的支援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