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大陸古代有很多奇珍異寶以及珍貴的首飾,在不少文人的作品當中,都曾有過對珠寶的描述,例如韋應物在《詠水精》寫道:
映物随顔色,含空無表裡。 持來向明月,的皪愁成水。
韋應物為我們描述出水晶的晶瑩剔透,詩人也常常喜歡用描述珠寶的方式,表達對于生活的熱愛。
如果說起大陸古建築中的
“明珠”
,當屬萬園之園
圓明園
。圓明園的建築結構在世界園林史上無可比拟,圓明園也被譽為世界的
“璀璨明珠”
。
然而圓明園卻在西方列強侵入中國的時候被洗劫一空,剩下一些無法被帶走的珍貴文物,也全被一把火給燒光。

圓明園
圓明園雖然被列強損壞,但我們國家卻一直想修複圓明園。在一段動蕩過後,直
到1996年,
我們才有時間和精力修複圓明園。然而
圓明園已經遭受到毀滅性的破壞,即使科技不斷提高,想恢複圓明園依舊是一大難題。
與此同時,
在圓明園被毀150年後,專家準備修複它的時候,卻意外收獲了5萬多件文物
圓明園被毀150年之後,專家意外收獲5萬多件文物
圓明園被毀之事還要追溯到
公元1860年
,當時西方列強聯手侵入中國,
他們不僅将圓明園的珍寶洗劫一空,還用一把大火将圓明園燒毀,熊熊烈火整整燃燒三天,才将圓明園中的奇珍異寶燃盡。
圓明園事件也給我們帶來了沉重打擊,我們的珍貴明珠就這樣被列強毀于一旦。時至今日,每每想到這件事的時候,依舊會讓人覺得十分惋惜。
圓明園考古現場
随着新中國成立,國家的各方面逐漸提高,大陸也有精力來修複圓明園
。1996年,
我們希望借助于先進的技術來修複曾經被毀的
“明珠”
。要想恢複珍寶何其容易,圓明園已經不能恢複如初了,不過在此期間專家意外卻收獲圓明園殘骸下面的5萬多件文物。
圓明園考古現場
當時西方列強想盡辦法想要帶走和燒毀圓明園中珍貴的文物,為何還有許多文化遺留下來呢?
對此專家給出解答
:圓明園建築是世界一絕,當時英法足足用大火燒了三天,才将圓明園燒盡。
與此同時,圓明園當中還有許多珍貴的寶物沒有被毀壞,
有些文物不小心落水是以得以保留。
直到我們1996年再次修複圓明園時,才讓這些寶貴的财産重見天日
,有許多文物在幸存中被儲存的很完好,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重要發現。
勿忘初心,文物見證曆史
在這麼多珍貴的文物當中,我們發現一尊被稱為
國寶級文物的銅像
。令人惋惜的是,銅像在出土的時候隻剩下頭顱,專家把它命名為
“鎏金銅象首”
。鎏金銅象首是我們在整個圓明園文物當中發現保留最完整的一件文物,
如今已被放到博物館好好珍藏起來。在
修複圓明園時,發現的這5萬件文物,将會為我們解曆史提供深刻的意義,這些珍貴的文物見證了我們曾經輝煌的曆史。
鎏金銅象首
唐代詩人薛濤曾在《十離詩·珠離掌》寫道:皎潔圓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宮。這首詩描繪出珍珠的皎潔明亮。
在我們漫長的曆史當中,
不僅有人文曆史,還有許多珍貴的文物流傳下來,這些文物代表一段段曆史。
人們現在研究曆史時,
不僅依據古書和文人詩詞,還要依據與這些古代文物。
根據古代文物的形狀,能夠判定當時社會的生産力和社會的繁榮程度,并以此來推敲一位君主統治能力。文物見證曆史,每一件看似冰冷的文物背後都有其深刻的内涵。
十二生肖獸首
每當一些珍貴文物出土的時候,都會為我們訴說一段故事。如今海外依舊有許多屬于中國的文物,例如珍貴的
“十二生肖獸首”
就在列強侵入中國之後,被人席卷到海外。這些文物的流失和毀壞對我們造成不可磨滅的損失,如今很多人都希望圓明園能夠得以修複。但在技術層面上,修複圓明園已經不可能,這無法修複的圓明園也将成為我們的珍貴曆史。
圓明園
曆史不應該被人忘記,每年九一八的鳴笛在提醒我們:
雖然現在人們生活的越來越好,過去的曆史卻依舊在。
如今的祖國帶給我們十足的安全感,
“民主富強”
使我們在面對外國人的時候,感到深刻的民族自豪感。
“勿忘曆史,不忘初心”是
我們走下去的動力,銘記曆史之餘,我們也應該展開心扉迎接更好的未來。
參考資料:
韋應物 《詠水精》
薛濤 《十離詩·珠離掌》